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文前
前言
第一章 差序世界:中唐的现实主义诗歌及其语体意识
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书写中的“现实主义”理论及其结构模型
二 中国古典文学思想中的差序性观念
三 差序性想象与唐人的语体意识:以白居易为核心
第二章 负相关:唐代诗人笔下的命运与文章
一 言说的二元:命运与文章
二 “负相关”的文学透视:以文学文本中的杜甫形象为核心
三 侥幸与罪悔:唐人诗中的另一种相关性
第三章 空间场域与符号边界:一种对于文学的多模态解析
一 社会的层级及其边界
二 多模态解析之一:文学的空间性流动
三 多模态解析之二:文学中的边界意识
四 空间概念与边界意识的极端显现:以韩愈《论佛骨表》为例
第四章 诗耶词耶:古代文学中的另一种边界
一 发生论视角下之词体:以李白、白居易等人的作品为核心
二 早期词风的通约性:以薛能、欧阳炯等人的作品为核心
三 对于风格边界的坚守:以二晏为核心
四 守体与破体:以柳永、李清照为核心
五 诗与词的高端融合:以姜夔为核心
第五章 韵文体的终极形式:散曲的文体扩张与融合
一 相似的形式:令曲
二 文体的扩张之一:带过曲
三 文体的扩张之二:套数
四 文体的扩张之三:联章体
五 文体融合之一:南北合套
六 文体融合之二:叙事性的增强
第六章 游艺抑或游戏:古代文学中的文化完形与个体安放
一 来自轴心时代的话语规定
二 游戏之文:“游于艺”的一种极端显现
三 私人游艺生活的再结构化:以明清文人的花艺活动为核心
四 入画与入诗:生活世界中的文化完形
第七章 国家与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的清代皇室文学
一 从私人文本到公众的道德范训:清代皇帝的御制诗
二 调试道德、知识与信仰冲突的基本方式:以“心镜”诗为例
三 有限理性与有效性:御制诗中体现的“道德治理”原则
四 国家文化建构与差异性个体:以爱新觉罗·永琪为例
五 清代前中期文化建构之一瞥:以永琪《演喜起舞纪事》诗为核心
六 国家之谊:清代皇室文学中的超地域性关系
七 皇权的闺阁回应:以八旗女作家高景芳的纪恩诗为核心
第八章 文体、知识与性别:清代女性散文的社会性研究
一 性别内外:男性的“他观”与女性的“自观”
二 知识结构与文体选择:以赵棻和高景芳为例
三 身体、服饰与女权:以骆树英为例
参考文献
后记
更新时间:2025-04-27 17: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