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炎天: 希腊、土耳其边境纪行在线阅读
会员

雨天炎天: 希腊、土耳其边境纪行

(日)村上春树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外国随笔6.8万字

更新时间:2016-09-30 15:23:37 最新章节:第23章 24号国道沿线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记录了村上春树在希腊和土耳其旅行期间的所见所闻与所思,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展示希腊和土耳其的人文景观。如果说在希腊村上感受的是宗教,那么在土耳其感受更多的则是政治。宗教关乎人的精神本源,政治是驱使人的外在力量。此次旅途中村上对二者的体验和思考,融入了他后来的长篇巨著《奇鸟行状录》之中。可以说,旅行不仅产生了游记,也间接催生了他的小说。只是小说中的村上是“门内”影影绰绰的村上,旅途中的村上更是“门外”真真切切的村上。
品牌:上海译文
译者:林少华
上架时间:2016-09-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上海译文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日)村上春树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以十个篇章讲述了毕加索与科克托横跨整个二十世纪的友情。这两位各富创造力的艺术家性格迥异:毕加索是惯于保持沉默的天才画家,而科克托是热爱社交生活的作家、诗人和电影导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两人在震动了整个欧洲的巨变中相知相识,开始了他们延绵五十年时间的紧密友谊。
    (法)克洛德·阿尔诺文学10.1万字
  • 会员
    《塞尔伯恩自然史》是英国著名的自然经典随笔,也是作者在英国科学研究中对生态学领域所做的最重要的早期贡献之一。书中对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及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对包括鸟类、植物、气候等很多物种及自然现象有着生动细致地描写。然而,更具普遍意义的是,从吉尔伯特·怀特的文字中,生活在高科技时代的现代人可以逐渐领悟到怎样在人类和自然之间形成一种共有的宽容,怎样在热爱自然与享受都市生活中找到一种平衡。
    (英)吉尔伯特·怀特文学22.3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德国作家黑塞的读书随笔精选集。黑塞写书、爱书,最能知道书的魅力。他一生写了3000余篇书评,思考读书的目的与过程、人与读书的关系,也分享自己喜爱的读物。他认为读书必须走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阅读的目的不应当是为了忘却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而是为了重新更加自信而成熟地、牢牢地把握我们自己的生活。黑塞强调书与自我的内在统一,他的文学评论不是客观的分析,而是经过内化后从中超拔出来的“随感”。在
    (德)赫尔曼·黑塞文学7.3万字
  • 会员
    《枕草子》是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清少纳言的随笔散文集。其内容主要是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随想,取材范围极广,包含四季、自然景象、草木和一些身边琐事,也记述了她在宫中所见的节会、所见到的男女之情,以及生活的感触、个人的品味等。《枕草子》以断片式的寥寥数语,文笔简劲而犀利,文字清淡而有意趣。常用“以某为佳”这类句子来说明自己的喜好,有时作者会对此解释,有时则是仅简单地列出一串事物。日本文学界推崇本书为日本古
    (日)清少纳言文学13.7万字
  • 会员
    本书精选福楼拜写给情人路易丝·科莱的私密信件,这些信件记录他们长达8年的深情往复,不仅是19世纪最动人的情书文本,更呈现了福楼拜在爱情、孤独、艺术与自我怀疑中的挣扎与剖白。“她既想死,又想去巴黎”是福楼拜受路易丝·科莱启发,塑造包法利夫人。爱玛的原话,也是这本书最动人的注脚——献给每一个渴望逃离,却又被生活困住的人。这不是一部虚构小说,而是真实情感的档案;它不仅是爱情文学,更是一个作家如何将爱淬炼
    (法)古斯塔夫·福楼拜文学7.1万字
  • 会员
    《她要自己去买花》是英国意识流巨匠、女性主义旗手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姐妹篇,由其代表性随笔和部分日记交织而成,既有犀利的社会洞察,也有细腻的自我拷问,为读者呈现思想者与生活者的双重面貌。本书中,伍尔夫将女性主义从“要有钱,要有自己的房间”的外部诉求推向“杀死‘屋中天使’”的内在革命,她不仅提醒我们去夺取物质与空间的自由,更引导我们直面潜藏于心底的桎梏,挣脱传统社会强加给女性的美德枷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文学7.9万字
  • 会员
    以自己为写作出发点的安妮·埃尔诺,为什么将写作视角反转,投向外部世界?答案就在这本时间跨度长达7年(1993—1999)的社会观察记录中。从波斯尼亚的战争到贫困、艾滋病等社会问题,从巴黎地铁的恐怖袭击到与普通店员的细微互动,埃尔诺试图通过捕捉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量快照,抵达一个时代的真实。时间流逝的感觉不是来自我们自身。它来自外部,来自成长中的孩子,来自搬离的邻居,来自那些变老和死去的人。——《外面的
    (法)安妮·埃尔诺文学3.6万字
  • 会员
    安妮·埃尔诺和她的爱人马克·马力,拍摄下14张两人云雨过后的杂乱相片,然后分别用文字记录下可见和不可见的东西。在拍摄这些相片的时间前后,埃尔诺罹患乳腺癌。生长肿瘤的乳房,大量脱落的头发,抗癌药物侵害的病体,这位用自身经历书写生活的作家将残缺的身体转移到相片之中。物质性的东西成为爱、死亡、欲望、缺失的唯一证据。
    (法)安妮·埃尔诺 马克·马力文学4.1万字
  • 会员
    1928年10月,伍尔夫以“女性与小说”为题,在剑桥大学的两个女子学院做了两次演讲。1929年,她将演讲内容整合成《女性与小说》一文发表,后来又将其修改和扩充,最终写出了传世名作《一间自己的房间》。本书讲述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生存的困境、历史对女性的偏见、女性面对的共同命运以及女性贫困对其创作的影响等问题;提出女性要认清自身的境遇,积极争取独立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地位,独立思考,自由生活,发挥出女性的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文学7.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