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野心家在线阅读
会员

战国野心家

最后一个名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上古先秦335万字

更新时间:2019-07-06 23:20:00 最新章节:第1003章 终章(完)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穿越到战国初年,身份卑微到连姓都没有,却敢有野心。为了支撑野心,拜墨子为师,混入墨家隐忍数年以篡巨子之位。墨子述而不作,他编纂墨经将墨经改的面目全非。诸侯争霸、大争之世,他却偏偏相信宁有种乎。总之,这是个野心家的故事。
版权:起点中文网

最新章节

最后一个名 作者
作家主页

最新上架

  • 免费
    本作品围绕卫国太子伋的死,讲述了春秋战国时代,发生在卫国贵族阶层的一段故事。
    司马贴历史完结9159字
  • 免费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慢慢的慢历史完结6.3万字
  • 免费
    李凡穿越到了古代,他能长生。214万年前的巫山,他和最早的人类一起,思考该去哪里寻找光明。180万年前,山西西侯度山洞中,他看到祖先们已经把火光点亮。之后的漫长岁月里,从云南的元谋到山西的蓝田,从汤山到许昌。他和这片大地上的祖辈们一起斩荆棘劈山河,一脉相承,生生不息,从未间断的走向文明,世界唯一。大约5000前,当时世界大多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大量的城邦已经出现在这
    落寞的花生历史连载14.3万字
  • 免费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不惑解一历史连载3267字
  • 免费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暗流宇宙历史连载6651字
  • 免费
    “春秋乱世,殞地剑出,一城贵族血战楚军。战场动刀,卸甲对饮,血旗传魂,英雄末路”。
    慢慢的慢历史完结9319字
  • 免费
    在现代生活的喧嚣与快节奏中,旅行爱好者李明意外触发了一次时空穿越,来到了一个未知的原始世界。这里,时间仿佛停滞在了人类文明的黎明时期,茂密的森林、蜿蜒的河流和连绵的山脉构成了一个未被现代文明触及的自然天堂,李明利用其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构建了第二故乡。
    骑狗追公交历史连载6354字
  • 免费
    当李世民穿越为公子扶苏,大秦少了一位君子监军,多了一位天策上将军。将盛唐的魂注入强秦的躯,断胡贼骨血灭天下狼烟。秦王自当为秦皇,暴秦亦可作贞观。始皇未崩,汉祖尚壮,霸王正勇,冒顿窥伺,天下英雄争风流。又如何?一曲秦王破阵乐,为大秦贺!
    黑茶芝士历史连载16.3万字
  • 免费
    咸阳郊外的破落药铺里,那个总被孩童扔泥块的"痴傻药商子"正捏着半片焦黑的竹简,指节泛白——那是他在柴房墙缝里抠出的,属于"公子扶苏"的最后一道血诏。"阿苏哥又犯傻啦!"巷口传来孩童哄笑。他抬头,眼尾却漫过寒刃般的光——三个月前,他还是监军上郡的大秦长子,如今却成了人人踩践的"庶民"。赵高的密探在药铺外转了七圈,蒙家旧部的血还未干透,而他袖中藏着的
    揽星河与娜历史连载1.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当赵括有了“纸上观兵”的能力,那长平之战中赵军还会大败吗?当赵军在长平之战中没有大败,那赵国会一蹶不振吗?赵孝成王还会被称为昏君吗?当赵括有了现代人的思维,那大秦还能一统六国,成就霸业吗?直到那天,赵括开了全地图......三十年后,嬴政扔下手中的锄头,撕心裂肺地喊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PS:已看过《绍宋》、《晋末长剑》、《北齐怪谈》、《满唐华彩》等万均作品,本书总订已超
  • 免费
    一部春秋史,一半看晋国。这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晋国文化的历史杂谈。晋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云,为我们贡献了大量姓氏、成语、名人、典故、战役、习俗、古迹、礼仪等等历史文化。作为春秋江湖永不落的超级霸主,晋国为我们留下了韩原之战、城濮之战、崤山之战、鞍地之战、鄢陵之役、麻隧之战、逼阳之战、平阴之役、铁丘之役等等数十个经典战争,以及三百多位留名历史的风云人物。晋国公室、狐
  • 会员
    大秦渭阳君嬴傒觉醒后世记忆,本以为能凭借先知先觉搅动风云,在这个乱世之中一展拳脚。却惊觉此方天地乃是武道通玄的秦时明月,别人的拳脚是真的比他厉害。当六国剑客斩出百丈寒芒,阴阳术士驭使五行术法,这位大秦宗室望着自己孱弱的拳脚,意识到先知先觉在绝对武力前何等苍白。幸得至宝浮黎图,可窥浮生万相。借入梦神通,他既可在蒙骜帐下历经百战淬炼兵道,
  • 会员
    现代,咸阳市上方,一座海市蜃楼突兀现身,笼罩方圆数里。殿栾成群,城墙浩大,一道人影高居天穹之上,引得民众好奇驻足观瞧。“孤为嬴政,此为何处?”然而,当海市蜃楼中那道人影俯瞰人间,话语响彻耳畔时,全城轰动了!“陛下,你看这虞姬长的漂亮不?收入后宫吧!”“陛下,东边有个岛,风水还行。”大秦天军出征,千年后的人们一早醒来,发现某岛竟成了一个省?搞事的民众:“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