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写作测试语境效度研究(英语)在线阅读
会员

二语写作测试语境效度研究(英语)

陈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语言文字6.4万字

更新时间:2019-11-07 18:18:52 最新章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外语出版分社读者信息反馈表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语言的功能在于交际。鉴于写作是一种交际行为,写作任务应为写作者创造交际的氛围,本书从“语境效度”这一概念入手,运用写作测试、问卷调查、文本分析、观察、回顾和访谈等多种方法对比了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语境特征量不同的三次写作任务上的写作质量和文本特征的异同,同时探讨了写作者在三次写作中的认知过程和情感因素的变化。研究表明:语境特征量对写作质量、文本特征、认知过程及情感因素产生了显著影响。最后,本书指出,写作任务应为外语学习者提供较丰富的语境特征,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交际意识。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4-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書是一部系統研究重文的專題性著作。緒論闡述了韓道昭《五音集韻》的成書價值,重文的内涵與發展沿革,以及《五音集韻》重文的術語系統、字料來源和基本類型。正文依卷次逐條考辨《五音集韻》一百五十二個韻字頭下所屬的九百餘例重文字形,基本嚢括了韻書中的生僻、疑難和典型重文。全書材料翔實,條理清晰,考證嚴密,層層剖析,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邱龙升社科19.8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基础上增益完成的,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结项成果。分为绪论、第一章(敦煌非经文献疑难字词的研究价值)、第二章(疑难俗字考释)、第三章(疑难词语考释)等四个组成部分。绪论主要对敦煌非经文献进行界定并分为三个阶段,介绍了目前敦煌非经文献字词训释工作目前整体情况。第二章,敦煌非经文献俗字考释。第三章,敦煌非经文献疑难词语考释。本书中所说的敦煌非经文献指敦煌文献中除佛经道经儒经
    赵静莲社科21.9万字
  • 会员
    写小说让你感到痛苦吗?为了写出完美的作品,你绞尽脑汁,瞻前顾后,以至于无从下笔。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过多的思考分散了你的注意力,让你错过了创作的关键瞬间。对此,巴特勒认为,写作不是一种理性活动,而是一种情感抒发。他提出了“梦空间”这一概念,认为它是创作真实而充满灵感的小说的必要工具,并且给出了进入“梦空间”的方法。他认为小说创作要以“欲望”为指南,深入探寻人类的生存状态,重新阐释了“人类欲望”这一
    (美)罗伯特·奥伦·巴特勒社科12.1万字
  • 会员
    本书包括“诗之思”“诗与人”“诗本身”三辑,涉及现代诗歌的想象、修辞等语言本体问题,并通过对诸多当代有代表性的诗人诗作进行细读,力图探索进入现代诗歌词语丛林的多种途径。
    陈培浩社科21.5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为文明传播、文献天地、汉学人物、马可·波罗研究、纪念周绍明教授等专题,收录了《儒学与近世日本的秩序观》《汉化佛教东传日本中的“丝绸之路”文化传播史意义——从敦煌到奈良》《袁同礼致伯希和书信》《共叙前贤:泽田瑞穗先生》等文章。
    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编社科25万字
  • 会员
    阅读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功能之一,研究阅读的一条重要途径是眼动追踪法。本书作者师从世界著名的眼动研究专家KeithRayner教授,在国际一流的眼动实验室学习,有多年的眼动阅读研究经验。本书中,作者把握当前国际眼动阅读的现状,结合中文有别于拼音文字的特点,设计实验,以揭示中文阅读独特的认知加工机制。本书是作者多年眼动阅读研究成果的总结,对读者了解当前眼动阅读研究的背景和将来发展的方向都有很大的启发
    杨锦绵社科14.2万字
  • 会员
    在学术灵感写作状态下研究写作过程,通过观察写作过程总结学术灵感写作规律,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学术灵感写作路径,基于路径建立学术灵感写作机制,顺应机制融入学术灵感写作状态,在灵感状态下印证写作规律,往往需要无意识状态与有意识状态的耦合。
    田富强社科32万字
  • 会员
    日本在进入江户时代之后,庶民教育逐步兴起。町人阶层开始接触到汉籍,并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及精神层面上的满足,汉语学习成为热潮。本书以《唐话纂要》《重订冠解助语辞》等江户时代十九部汉语研究类著述为文献基础,揭示江户学者对汉语所进行的研究。同时,对中日同期的汉语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并从学术史的角度梳理江户时代汉语研究的学术源流。以期为读者了解江户时代日本研究古汉语虚词、俗语的情况以及古汉语语法研究对近现代
    王雪波社科11.8万字
  • 会员
    本書綜合利用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兩百餘種,對先秦兩漢时期的量詞系統進行全面描寫和研究。先秦兩漢时期量詞總計三百三十九個,其中名量詞三百二十個,動量詞十九個。本書在共時研究的基礎上展開歴時探討,分析了每一個量詞的語源、發展及興替,其中對一百零六個量詞的探討修正了之前學界的觀點。本書還進一步考察了先秦兩漢量詞的语法特徴、量詞發展的地域性和不平衡性等問题,并结合漢藏語系和南亞語系相關量詞研究的成果從類型學
    李建平社科3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