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王国维讲读《红楼梦》
更新时间:2020-12-11 16:09:17 最新章节:王国维年谱
书籍简介
本书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在1904年发表的第一篇文学论文,也是中国文学研究历史上第一篇运用西方文艺理论评论中国古典文学明珠的论文,历来评价甚高。本书除全文收录《红楼梦评论》一文并加以详注外,还挑选了王国维其余讲述叔本华哲学与美学思想的几篇文章,包括《叔本华的哲学及其教育学说》《论叔本华与尼采》《古雅在没血上之位置》《自序》《自序》《自序二》,并附录有《王静安先生遗书》序、《王静安先生与晚清思想界》《王静安先生之文学批评》以及王国维年谱,助读者进一步了解王国维对《红楼梦》的研究和文艺理论思想,以及王国维其人其学。
品牌:大吕文化
上架时间:2020-11-01 00:00:00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大吕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国维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从宋代城市与媒介革命这一新视角,多方面探索了宋代城市文化繁荣与媒介革命对宋代文学的变革与创新产牛的深远影响及其新的文学特质的形成。上编基于宋代发生的印刷媒介革命对整个宋代文学生态环境,对宋代文学的变革与创新,乃至南宋文学新特质的形成产生多方而的影响这一基本认识,研究了宋代印刷媒介文化如何影响和催生宋代文学变革与繁荣,形成新的文学生产。传播与消赞、阅读等诸多文学现象及其生产机制,思考和探索了宋代文学27.4万字
- 会员“苏轼的自我认识”是既往研究中较为忽视的考察角度,却可能为深化苏轼研究提供一种不同于纯粹客位评判的新思路。本书通过文本细读,梳理整合苏轼文学书写中关于自我的信息,依循从文本现象、人生实践到思考生成的论述逻辑,从多个侧面呈现了苏轼自我审视下的个体形象与人生状态。首先分析苏轼笔下大量存在的自称、自喻、自嘲、自许等自我表达现象,继而以仕宦体验、社会关系、自然观照作为苏轼人生实践的重要对象,探知他在具体情文学28.5万字
- 会员《诗经》中的《周南》《召南》(简称“二南”),是《诗经》“国风”最重要的内容,也是《诗经》研究中争议最多的部分。前贤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宏观把握和系统性不够。而且资料也比较零散,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书运用文学地理学和文史考证研究方法,从多学科的视角,结合地方文献史料,对《诗经》中“二南”的名称、地域及时代进行了辨析;梳理了先秦至近现代“二南”研究的内容、特点及研究价值;探讨“二南”诗歌的文学31.4万字
- 会员本专著较为系统地阐释了19世纪晚期至21世纪初,从鲁德亚德·吉卜林到扎迪·史密斯英国流散作家作品中英国人从英国到其海外殖民地和从(前)殖民地到英国的双向流散和与之相伴而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与人种安全等问题。文学21.8万字
- 会员知青文学研究的新视野在哪里?本书跳出革命、政治、阶级等视角,全面梳理知青作城乡经验,立足于对知青作家私人经验与社会历史、地理空间的驳杂关系的考辨,沿着“空间迁徙—城乡经验—文学书写”的思考路向,探寻“社会—文化—审美”的研究路径,从文化诗学和审美诗学两方面激活知青文学的潜在价值。通过绘制知青文学的“时间—空间”研究谱系,破解了既往知青文学研究意识形态色彩过于浓重的困局,提出并论证了知青文学的场域学文学18.5万字
- 会员周立波是一位创作丰沃、影响深远的作家,中国的文学批评却在很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内未对其给出应有的历史评价。在激情蓬勃的年代,周立波的作品因为“不够理想”和“不够纯粹”而受到打压,而在“新时期”,其作品义因“告别革命”的时代风潮而备受冷遇。周立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塑造成了一个犹豫徘佪的踟蹰者或是激情涌动的盲从者,他长时间被批评界所低估和片而阐释。本书对周立波的文学创作进行了重新的解读,将他的作品和“五四文学15.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