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章太炎口义
更新时间:2024-07-18 14:42:56 最新章节:语录
书籍简介
本书是“章太炎讲述系列”之一种,旨在研究、发掘、整理章太炎的学术思想,编纂出版章太炎研究的普及性成果。由著名宋史专家虞云国教授编选。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名炳麟,字枚叔,初名学乘。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中国近代著名朴学大师,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还以传授国学为己任,被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口义是一种宋代以后出现的著述体裁,即学生对先生的谈话式讲课的笔录疏记。比起高头讲章,口义在形式上自由活泼,在内容上不拘一格,往往就某一问题生发议论。本书包括章太炎三种以菿汉命名的著述以及《菿汉闲话》27则,大抵以佛教唯识论为主体,将其与中国的儒、道、易、玄、理学等贯通比较,凡先秦以来的典籍、医学、历算、数学、音乐、文学、音韵、史事等,多所涉及,在太炎先生繁富的学术论著中具有特定地位;其间又自述学术思想变化之迹,作为自我认定,因而备受学人重视,梁启超、钱穆等多有推崇,是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参考之作。
上架时间:2023-06-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在晚清的语言与政治间寻找“中介”,在卢卡奇《小说理论》的棱镜中追索当代中国长篇小说的“形式”之“内容”,迷恋于《狂人日记》里“吃人”的不可转译性,试图为《繁花》的“不响”提供别一种解释……这部文集收录的8篇文章,既回溯“新文学”演进的重要时刻,也考掘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幽灵”。文学14.5万字
- 会员1914年,黄侃把《文心雕龙》作为一门学科搬上大学讲坛,标志着现代意义“龙学”的诞生;而他为授课撰写的讲义《文心雕龙札记》,则成为现代“龙学”研究的奠基之作。《札记》从传统的校注、评点中超越出来,开创了把文字校勘、资料笺证和理论阐述三者结合起来的研究方法,给人以全新的视野,“从而令学术思想界对《文心雕龙》之实用价值,研究角度,均作革命性之调整”。《札记》重点落在三十一篇主旨的阐释上,因为黄氏学殖深文学27.9万字
- 会员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五言诗逐渐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而“拟诗”是此期五言诗创作中出现的新现象。当时许多^疏的大诗人都有许多拟作,而且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本书通过对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及其序文的研究,探讨这种特殊的文学现象与当时士人创作心态之间的关系,与当时的诗歌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关系,并将这三十首诗放在整个南朝文学发展的大环境中加以考察,给这种“为文造文”、“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思潮一种相对客观公允的文学17.8万字
- 会员张一南国文课系列收官之作,文学黄金时代的风骨与兴象!唐代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黄金时代,尤以诗歌为最,唐诗崛起成为一座不可跨越的巅峰,并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伟大诗人,至今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文学记忆。本书是张一南老师“北大国文课系列”收官之作,六朝文学之后步入唐代文学。从唐朝立国到南唐覆灭,跨越三百余年,作者以诗歌的发展为主线,详细梳理唐代文学史的脉络,初唐四杰、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高适、岑参、韩愈文学26.4万字
- 会员西南联大多元自由的学术、教学环境,为师生提供了成长和发挥的巨大空间;西南联大开创的中国通识教育系统,创造了教育神话,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西南联大写作通识课》由四个部分和附录组成。第一部分由朱自清先生讲解文学常识、语言艺术审美;第二部分由沈从文先生讲解具体写作方法和技能;第三部分是朱自清、沈从文两位先生为学生开的阅读赏析课;第四部分选用了沈从文先生作为创作者的一篇独白。附录部分,则是联大各文学13.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