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外国文学研究(1949—2019)在线阅读
会员

当代中国外国文学研究(1949—2019)

陈众议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52.9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5 19:37:17 最新章节:第三节 最近十年重要理论思潮与文论家研究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当代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修订版,增加了2009—2019年十年的内容。综观新中国成立后七十年外国文学研究,有两个主要事实:一、最初十七年基本上沿袭苏联模式,却对西方文学及文化传统有所偏废;二、后四十年“乾坤倒转”,西方文学的大量涌入不空前地撞击了中国文坛,而且为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提供了某种先导作用;没有外国文学理论狂飙式地出现在我们身边,中国文学就不可能迅速穿越传统政治与美学界限,实现广泛深刻的转型。但是,这后一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明显改用了西方模式,从而多少放弃了一些本该坚持的优良传统与学术范式。当然,这是一种大处着眼的扫描方式。具体情况要复杂得多。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近年来文学与文化前沿与热点问题纷呈,亟待批评界给予及时回应,本书即是对现当代文学与文化思潮若干热点问题进行思考、批评与探究。它由现当代文学专题、作为文化现象的文学与文学史、当代西方文化思潮热点问题、观与评的人文之思各有偏重又相互呼应四部分组成。本书将现当代文学放置在中西方文化视野中去考量和研究,并反思文学史写作的语境下重新检省作家的定位与书写,同时对西方当下的热点文化思潮理论做了较为深入探析,展现
    于文秀文学17.2万字
  • 会员
    本著基于张爱玲1955年赴美之后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行为,从张爱玲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生命哲学的形成及表现形式入手,系统展开张爱玲晚期文学研究,全面探讨了张爰玲人与文的绝望、虚无和颓废内涵,动态地呈现出其对中华民国深沉绝望的过程,尤其在“港战”叙事上以国家不幸自家幸的妥协与投降意识,导致其人与文底线一再下滑。这些深刻地影响着张爰玲创作格局的拓展和境界的提升。本著能在张爱玲的文学文本和成长体验的对
    程小强文学21.3万字
  • 会员
    《现代诗歌的国家主题研究》从现代诗歌的国家主题入手,并辅以主题学等多种方法展开研究。课题的内容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相继涉及国家主题在现代诗歌中的历史演变、意象的解读与诗意的考辨、国家的想象与诗人心态的探析等论题。通过多角度探讨国家主题在现代诗歌中的基本表现样态,呈现国家主题在现代诗歌中的复杂构成,从而以若干范畴、专题的论述,再现在国家主题影响下,现代诗歌在历史演变、创作选择、文化价值、诗人命运等方面
    张立群文学22.6万字
  • 会员
    美国犹太裔作家索尔·贝娄的小说《奥吉·马奇历险记》《雨王亨德森》《赫索格》《赛姆勒先生的行星》和《洪堡的礼物》中的超验主义思想及其在形式层面的展现手法,表明贝娄在创作时受到了传统超验主义思想的影响,但由于历史语境的差异性,贝娄对传统超验主义思想进行了扬弃。本书依据文学社会学理论,以访谈、贝娄的评论性文章、传记等为佐证,集中探讨贯穿贝娄小说的主导主题——精神追求和道德旨归,探究贝娄小说的主题和叙事形
    赵秀兰文学17.2万字
  • 会员
    《俄国作家创作心理研究》曾由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年初版,1999年再版。《俄罗斯作家个性心理和社会心理》选自《文学艺术和社会心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艺术家个性心理和发展》选自《艺术家个性心理和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心理美学和文艺心理学》中的三篇论文分别选自《现代心理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俄国作家创作
    程正民文学39.3万字
  • 会员
    本书采取知人论世与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九位当代小说家近年来的重要作品,同时对其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做了定位性分析。附录部分是对作家与读者、作家与批评家、作家与文学史等关系的敞开式评点,是一种朋友之间闲谈的叙述风格。
    程光炜文学20.3万字
  • 会员
    21世纪的中国,挑战与机遇并存。该确定一个什么样的基本立场去理解历史,思考当下,探索未来?本书的作者坚守现代性的价值观,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诸如中国现代文学内在规定性,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发生,世俗化思潮的流行,并从现代性历史演进的角度来探讨启蒙现代性与革命现代性的关系及其深远的历史影响,强调五四文学革命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原点的历史地位,又以现代性的观点选取新文学期刊的角度,来考察俄
    陈国恩文学17.5万字
  • 会员
    本期内容共分为6个专栏。“基础理论研究”栏目立足中国文论研究,对西方文学理论的中国旅行进行反思,既从宏观的学科建设或长时段的文学史角度思考问题,又以具体文论家为例,厘清其中国旅行的诸种影响。“西方文论研究”栏目则兼顾了欧陆与英美两股不同的文论传统,既有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关注,又聚焦媒介-符号等方面的前沿思想。“古代文论研究”栏目则专注于古代文论研究。本期论文既以人为纲,把握个体文论家的思想,例
    高建平主编文学30.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对比语言学、语料库翻译学及译者风格研究理论等为基础,采用实证方法对莎士比亚的四部戏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粱实秋和朱生豪汉译本的语言特征进行了定量描述和定性对比研究。研究视角包括词汇密度、句长、特色词、高频词等词汇特征以及“被”字句、“是……的”结构等句式、文化意象等。研究充实了以语料库为基础的文本特征和译者作风格描写范式,证明了两位译者的现有风格定论,深
    张威文学13.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现代诗歌的国家主题研究》从现代诗歌的国家主题入手,并辅以主题学等多种方法展开研究。课题的内容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相继涉及国家主题在现代诗歌中的历史演变、意象的解读与诗意的考辨、国家的想象与诗人心态的探析等论题。通过多角度探讨国家主题在现代诗歌中的基本表现样态,呈现国家主题在现代诗歌中的复杂构成,从而以若干范畴、专题的论述,再现在国家主题影响下,现代诗歌在历史演变、创作选择、文化价值、诗人命运等方面
    张立群文学理论22.6万字
  • 会员
    《夷坚志》是中国文言小说史上最杰出的小说集之一。本书在细读文本、重视原始材料梳理的基础上,从成书论、主题论、文化论、传播论等方面入手对《夷坚志》展开研究,认为作者洪迈对小说文体有着独特的认识,小说理论观念豁达通脱,注重并追求小说创作的娱乐功能与社会认识价值,他以超出常人之意志和热情坚持六十年之久采用采编记录、修订增补、摘录互证、删润傅益等多种创作方式编撰了这一皇皇巨著,借表面上奇幻不经的志怪故事相
    邱昌员文学理论18.7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国内外从整体上研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第一部著作。本书在总体概括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总体概貌的基础上,主要从实践美学的存在维度、语言符号学转向、艺术样式理论及其批评实践来探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问题。本书依据第一手资料的深入解读,从中国立场出发,依据苏俄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视野,充分考虑文艺理论中的符号学、语言学等重要命题,系统地研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傅其林文学理论18.7万字
  • 会员
    本书着眼于李渔文化品格及其成因的考辨研究,梳理影响李渔一生的主要线索,选取一些存有争论但又对李渔一生极为关键的问题作深入研究,力求较为客观地描述李渔思想发展的动态过程,阐释李渔人生选择、思想演变、创作风格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从历史的高度,全方位地去把握李渔,还原李渔。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探讨李渔早期人生选择几个关键环节中李渔的心理动因,第二章第三章探讨医学修养与养生哲学对李渔思想、创作的深刻影响,第
    张成全文学理论24.9万字
  • 会员
    吴伟业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戏曲家、书画家,他创作的一系列长篇歌行体诗歌被誉为“梅村体”,以沉雄博丽、哀感顽艳的风格奠定了其在长篇叙事诗领域的地位、吴伟业写诗之余,兼及戏曲,创作了传奇作品《秣陵春》和杂剧作品《通天台》《临春阁》,抒发了朝代更替之际的黍离之悲和内心之痛,可备一代心史。本书从吴伟业戏曲方面的交游出发,分析其戏曲作品的内容和叙事方式,在对戏曲文本进行细读的基础上,分析其“梅村体”诗歌创
    楚萍文学理论17万字
  • 会员
    本书在全面梳理“新批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新批评”主要理论家布鲁克斯、沃伦的理论主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布鲁克斯、沃伦的小说情节理论及批评实践;布鲁克斯、沃伦的人物性格理论及批评实践;布鲁克斯、沃伦的小说主题理论及批评实践;布鲁克斯、沃伦“问题式”文本批评面面观。
    王有亮文学理论20.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