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筱园诗话校注
更新时间:2025-04-29 18:19:21 最新章节:从唐宋诗之争的角度看朱庭珍诗论的诗学取向[52]
书籍简介
晚清朱庭珍《筱园诗话》综合古今之长,深化传统命题,集前人诗论之大成,被誉为“云南古代文论之冠冕”,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书以云南图书馆光绪六年(1880)年朱庭珍《筱园诗话(筱园先生自订钞本)》为底本,以光绪十年(1884)云南丛书初编本为校本,借鉴郭绍虞、张国庆等前贤之经验,补充现有版本之缺憾,以校、注结合的方式,对筱园诗话所涉人名、地名、文论专有名词、宗教名词等加以阐释。此书的整理出版,对研究云南古代文艺理论有较大价值。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4-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清)朱庭珍著 王欢笺注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以民国时期(1912—1949年)的侦探小说翻译及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当时报纸杂志刊载及单行本出版的侦探小说作品为立论基础,以民国时期的侦探小说发展史为研究重心,兼及对于晚清、民国侦探小说的都市起源、公案传统、域外译介、代表性作家作品、形式特征(含叙事模式)及思想价值等方面的考察。一方面努力梳理出民国侦探小说的类型演变轨迹与文学史发展框架,即为“史”的描述;另一方面尝试在其中提炼出民国侦探小文学69.2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三大部分,分别从文本细读、史料研究和学人评议等方面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了专题性的研究。“文本与方法”注重文本细读,从具体的文本出发,利用新批评的细读原则和形式主义文论的叙事学方法,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对文本的人物形象、叙事艺术、主题意蕴等多方面深入开掘,力图得出一些创新性的结论。“史料与问题”主要是从文学史料、文学期刊、文学版本等文献出发,采用无征不信、论从史出的史学原则出入于文学历史,在触文学27.5万字
- 会员中华民族创世史诗是我国多民族创世史诗的总称。中华民族创世史诗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诗学表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本书开篇讨论中华民族创世史诗的定义、文本,进而分析中华民族创世史诗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的特点,最后阐述中华民族创世史诗的价值等。本书的主体部分,按照概述、精彩诗篇故事情节举例、诗歌美学、诗性智慧的结构论述了我国28个民族的33部创世史诗。本书具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保护文学38.8万字
- 会员本书在梳理晚明诗歌演进的基础上,从诗人心态的角度探究晚明诗歌的发展轨迹,论析晚明诗风由“复古”走向“性灵”的原因及晚明诗人对“师心”与“师古”的反思,并论述了明末爱国主义诗歌的创作情况。本书重点研究晚明主流诗人心态对诗歌走向的影响,以便准确把握晚明诗风的传承与新变。此外,本书还从晚明女性意识觉醒角度出发,对闺阁女性、青楼女性及“女山人”等创作群体进行深入剖析,总结了晚明女性诗歌发展的新动向。文学24.4万字
- 会员本书在实证考察读者分布的基础上,理解什么是网络文学读者和网络文学粉丝,进而理解他们的“三观”与阅读兴趣构建。然后,以“入场”姿态解析网络媒介对阅读方式的深刻影响,把握网络文学阅读的独特性。而对读者们的书评话语,则抓住主要关键词进行分析,不仅体现读者的欣赏取向和审美心理机制,也深入分析网络文学的接受与传播,进而在理解读者批评的基本价值指归基础上构建网络文学读者批评理论,以期从接受之维推进对网络文学的文学16.1万字
- 会员本书为中国俗文学文献的考订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书中以古代戏曲和俗文学研究为主要对象,以实证研究为特色,重视第一手文献资料的发掘与利用,强调对基本文献的调查、编目、考释,尤其强调文献资料考证研究,即集中于作者考、重要事件考、版本文献考索、海内外藏家目录编集、稀见文献考述、新文献材料辑录考释等。戏曲、俗文学、文献、实证,便是本书有别于其他同类刊物的关键词。文学22.9万字
- 会员J.M.库切(J.M.Coetzee)是南非当代著名小说家,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就继戈迪默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南非白人作家。作为一名深富内省性的白人作家,话语、性别、身体构成其后殖民创作的三个基本维度,从三个维度出发,库切建构起自己的文学大厦,探讨了解构殖民主义的话语、性别和身体策略,表达了对不同性别、种族、文化间关系的主体间性追求,倡导建立一种自然和谐、多元共存的新型历史伦理规范。本书文学22.7万字
- 会员本书在幽灵批评的理论视域下,从四个方面阐释当代英国新维多利亚小说的叙事特征。首先,在语言上,新维多利亚小说采用腹语术,挪用维多利亚时代的词与物,在与前辈幽灵的对话与磋商中努力再现历史真相。其次,在文本上,新维多利亚小说打破线性叙事,使文本成为幽灵游荡的空间性场所,以表征幽灵超越在场与缺场的悖论。再次,在主题上,新维多利亚小说着重再现“另一类维多利亚人”的创伤,揭示这些创伤如何以幽灵的形式对后代造成文学15.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