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大计

乱世出英雄,总有几个是人跳脱陈旧的教条束缚,流血流汗,英雄不是你对时代做了多大贡献,而是笑到最后的人,好比项羽,有勇无谋,最终也只是一代枭雄,落得个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

所以对于改朝换代,造反这种事总是人人自危,即使对统治者有再大的不满,往往也是敢怒不敢言。

李世民有雄心,却还年轻,虽有心为百姓谋福祉,对杨广的所作所为也非常愤怒,但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可以与之抗衡,只能借助他父亲李渊的手来做这件惊天动地的事,只是李渊却不是个轻易就会造反之人。

公元566年,李渊在长安出生,其祖父李虎,官至太尉死后被追封为唐国公。七岁时,李渊也继承了唐国公的称呼,除了拥有显赫的身世外,李渊还和隋文帝是亲戚,具体的说,隋文帝是李渊的姨夫,隋炀帝杨广和他是表兄弟,在这种关系背景下,让李渊造反确实是一件难事。

但是世上无难事,何况人性深处总是有弱点的,李渊当然也不例外,在李世民的精心布局下,一场好戏即将开锣。

是夜,为了迎接儿子的归来,李渊甚是高兴,酒桌上我看到了这个在历史上有些尴尬的唐朝开国皇帝,人到中年的李渊有些发福,不过眼神明亮,人也挺随和,刚看到他的时候我还有丝紧张,想着这也是大唐的开国皇帝啊!

后来发现自己的紧张完全是多余的,谈话间才发现李渊不仅健谈而且十分和蔼,看着他总会让我想起草原上的阿卡,总是用慈爱的眼神看着我。

李渊似乎对我这个儿媳妇挺满意的,一个劲的夸自己的儿子有眼光,酒桌上我看到了李渊的另两个儿子,李元吉和李元霸,这个时候还没有所谓的嫡长之分,也没有皇位之争,一切都还是那么的平静祥和,但是很可惜的是并未看到李建成,我倒是对这个人很好奇,是书上对这个人的描写并不太多,很多地方也是含糊其词,我知道我这是历代君王的一个通病,总会将一些对自己不太好的东西隐藏起来。

李元吉这个人我倒是真的不怎么喜欢,根据历史看来他就是个无勇无谋的草包,现在看来似乎并不是这样,虽然此时各方的利益都还未显现出来,所以此时的李元吉还并没有太高调,对自己的二哥还是什么尊重,只是对自己的弟弟李元霸却不竟然,李元霸生性单纯,却又一身的蛮力,李元吉则会利用这一点时不时的就逗逗李元霸,如此看来电视上的李元霸被李元吉骗去骂天才会被雷劈死这件事虽然有些无稽,但李元霸的死也许就是李元吉所造成的,想着想着不由的对李元吉没了什么好印象,酒桌上他端着杯子叫我二嫂也被我不冷不热的应付过去,对于我的态度他似乎浑然不觉,只是眼里一闪而过的光芒却泄露了他心底的不同,只是此时的我却毫无心思去研究这个人。

我知道今晚李世民就要上演他的大计,虽然知道他最终是成功的,但是心里不免还是会紧张,今晚过后,也许就会有另一种生活等着我了。

酒足饭饱后大家都纷纷离开,李渊按照原定的计划被灌醉,送往房间的同时还有一个美女相伴而入。

李世民为了逼李渊造反,将一名美女送入李渊房中并将此女杜撰为杨广的妃子,等李渊一觉醒来时再将他身边女子的身份告知李渊,李渊当然相信。这样一来整件事情就好办了,当朝太守竟和皇帝的女人同床共枕,这是何等的罪名,往往这种情况被皇帝知道定是要将其处之而后快的,李渊因害怕获罪,必然会想出路,这个时候李世民就会集合李渊的部下一同劝诫李渊起兵造反,横竖都是死,何不放手一搏,输了大不了一死,若是赢了则是荣登宝座,这会是何等的荣耀,李渊权衡一二定会选择后者,与其坐以待毙,何不放手一搏。

事情朝着李世民预计的方向发展,一切都顺利的进行,只是我无法想象若是有一天李渊知道了最信任的儿子曾经如此算计自己,又该作何感想。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也许兄弟父子之间的这种相互蒙蔽欺骗在他们看来也是毫无关系的吧!大计已成,只等烽火再起,中原又是一片狼烟四起,只是这一次是真的能为百姓某福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