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上)

“东家请看!江阳、汉安、符节这三县的山贼水贼,比较大的有这么几伙!”

“这几伙人分别是江阳碾子山的陆家寨子一伙,汉安龙王沟的张二娃子一伙,符节安乐山的柳春一伙!”

“分别在这里!这里!和这里!”

“本来江阳掐着沱江盐道的还有刘大麻子这一伙,不过已经被咱们给剿灭了!”

“江阳郡范围内,其余的还有一些零零星星的匪患,多是当地流民聚集所生,都没有什么大动静,不足为虑。”

“咱们真是要剿匪的话,还是要从这三伙贼患上做功夫。”

现在正在指着地图说话的,是个叫李炳的年轻人。

本来是个走街串巷的货郎,因乱被破家以后,只好做了流民。

被王佑安他们收留以后,李炳在日常的训练之中异常积极,十分要求上进,被思想改造的也算彻底。

现在满脑子的革命思想,对王佑安更是由衷的崇拜。

发现了这么一颗好苗子之后,结合李炳自身的特长,王佑安正在把他往情报方面发展。

对于李炳的话,王佑安未置可否,转过头去看着已经回来了半天的旺财问道:“老二,情况你也基本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对于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现在江阳太守张启正在和巴郡太守王异打的热火朝天,这张启名义上是大成国的太守,估计心思也不算纯良。”

“毕竟,那巴郡太守王异也和成都的李家皇帝藕断丝连了不少时间了。”

“这个时候张启去打巴郡,存的心思十有八九是想取而代之。”

“江阳郡实在是太小了,张启作为一个外来户,也没有什么本地根基,倒不如趁着巴郡乱腾的时候去把巴郡拿下,到时候可比窝憋在这小小的江阳爽快多了。”

旺财没有回答王佑安关于剿匪的问题,反而说起来其他的事情来了。

思量了片刻,王佑安明白了过来:“你的意思是说,张启是不会回来了?咱们别光想着剿匪的事,想点别的?”

“就是这个意思,巴郡扼守长江水道,又有各种险要关道,而且还紧接着涪陵和荆州那种富裕地方。”

“江阳郡尽是丘陵坡地,粮草不兴,这么个穷地方和巴郡比起来可就差远了。张启一旦占巴郡了,还会回来才怪。”

王佑安:“你怎么想的,都说出来吧,这里也都是些自己人,想说什么但说无妨。”

此时汇集在王佑安堂下的除了王佑安和旺财,还有王健、王梁、王狗娃、李炳和司马亮。

除了司马亮这个人,王佑安还有颇多的顾忌意外,其他人都算是王佑安的亲信人马。

不过想来,这种事情司马亮也不敢出去乱说,再说还有王狗娃的一队人盯着,司马亮也蹦跶不起来。

至于王佑安的另一个亲信手下王四娃,则被旺财安排在了磨盘山大营留守,以防意外。

“我的意思很简单,趁着现在江阳兵力空虚的时候,咱们正好发展咱们自己的势力。”

“剿匪也不是不可以,但那只不过是咱们练兵的手段而已。”

“咱们就以这富世镇和磨盘山为根基,好好的扩展一下势力。”

“这种好机会可不是常有的,不趁这个机会好好发展,等成都的那位李皇帝再派了人马前来,咱们就彻底的没戏唱了。”

旺财把自己的意见讲了出来。

听着旺财把自己的意见说完,王佑安也说出了自己的疑虑:“咱们就这光明正大的发展势力,到时候会不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啊?要是一个不好,到时候被直接当反贼给剿灭了怎么办?”

“这点主公但可放心,只要主公不去攻打县城,其他一切皆可随意。”

“主公的官职里可是便宜江阳、汉安、符节三县剿匪事的说法。既然是便宜行事,自然是三县各地尽可去的。”

“再则,主公已是有明文任令的武猛中郎将校尉。官职虽小,却也是实实在在的带品官员,也不是随便谁来就能随意拿捏的了。”

“只要主公不明火执仗的去造反,没有那个官府中人会自找不自在,来找主公这种手中有兵的武将麻烦的。”

“另外,如果主公在这段时间发展的好的话,新来的江阳太守说不定还要看主公的脸色行事,再进一步的话,那新太守可能还要巴结着主公你,求着给主公你升职加俸呢。”

这个时候,还没等旺财回答,司马亮先对王佑安的问题作出了答复。

“哦?是这样吗?”

王佑安还是略有些迟疑。

“确实如此,最近我看了些你找来的文书。现在这种时候,手里握有兵权的,只要是做的不过分,确实不会有什么人来找我们麻烦,而且多数的,还会捏着鼻子给认了。”

这次不用司马亮回答,王健已经做出了答复。

大家已经对王健有所了解,在座的众人并没有人会因为王健年纪小就有所轻视。

王佑安自然是对自家兄弟更为放心,听王健也这么说,王佑安定下了基调。

“那就这么定了,趁着现在,咱们先出兵把富世镇给占了,然后立马扩兵!”

“王梁!”

“小老儿在!”

“你速去磨盘山,让黑皮领兵五百来报,令王四娃领剩余人马继续驻守磨盘山!”

“小老儿领命!”

“李炳!”

“末将在!”

“你领侦探营三队人马继续四方打探,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把三县的情报里里外外的给我摸清了,但又要事,立即来报!”

“末将领命!”

“老二!”

“大哥你吩咐!”

“你和老三细细盘点一下咱们的钱粮武器,计算清楚最近到底可以扩兵多少?梳理个计划,后日给我,到时候咱们再做商量!”

“是!”

“司马先生!”

“这几日劳烦先生也多配合一下我二弟三弟梳理计划,事物繁杂,还要劳烦司马先生多费心了。”

“不敢劳主公请,这些都是亮当做的。”

“有劳先生了,狗娃!”

“请东家吩咐!”

“司马先生这几日的起居安全,你要多费些心思,千万不可怠慢些司马先生!”

“狗娃一定尽力!请东家放心!”

“如实就好,最近一段时间事务必然繁忙,各位都是我兄弟手足,我在这里就不再多谢了。”

“末将理当为将军效死!”

“主公严重了!”

“为东家效劳是应该的!”

王佑安手下的这批人来,对王佑安的称呼乱七八糟的,不过王佑安却刻意的没有去改变他,仍然的让他就这么乱着。

王佑安手下的第一大扩军,正式的拉开了帷幕!

历史的车轮就此小小的改变了一下车辙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