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真题及详解

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人耳听到声音时,主观上产生的响度感觉与下列哪项为近似于正比的关系?(  )

A.声功率

B.声功率级

C.声压

D.声压级

【答案】D

【解析】声功率和声功率级是描述声源特性的物理量,声功率是声源在单位时间向外辐射的声能;声压是指介质中有无声波传播时压强的改变量,是描述声音大小的客观物理量;声压级是考虑了人耳听觉特性的描述声音大小的物理量,主观上产生的响度感觉与声压级近似于正比的关系。

2.冷却塔有一直径1m的风扇,在其45°斜上方10m处,125Hz的声压级为70dB,在其45°斜上方的何处,125Hz的声压级为58dB?(  )

A.20m处

B.30m处

C.40m处

D.50m处

【答案】C

【解析】风扇近似于点声源,点声源观测点与声源的距离增加一倍,声压级降低6dB:Lp=Lw-20lgr–11。在10m处70dB,距离增加一倍的20m处为64dB,距离再增加一倍的40m处为58dB。

3.一个声源在A点单独发声时,在B点的声压级为58dB:四个互不相干的同样声源在A点同时发声时,在B点的声压级是多少?(  )

A.61dB

B.64dB

C.67dB

D.70dB

【答案】B

【解析】n个相同声音叠加后的声压级为:Lp=20lg+10lgn=Lp1+10lgn(dB)。四个相同的声音叠加其声压级增加10lg4,即为6dB。那么在B点的声压级是Lp=6+58=64(dB)。

4.两面材质相同的混凝土墙,其厚度分别为50mm和100mm,若100mm厚混凝土墙对125Hz声音的隔声量为38dB,那么从理论上估计50mm厚混凝土墙对250Hz声音的隔声量将是以下哪种情况?(  )

A.低于38dB

B.等于38dB

C.高于38dB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50mm厚的墙体质量减少了一半,250Hz频率增加了一倍,根据质量定律:R=20lgM+20lgf-48=20lg(M0f)-48=20lg[(M0/2)(2f)]-48。质量减少一半,隔声量减少6dB;频率增加一倍,隔声量增加6dB,因此隔声量没有变化。

5.下列哪项隔绝楼板撞击声的措施为空气声隔声措施?(  )

A.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上铺地毯

B.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上铺有弹性垫层的木地板

C.在钢筋混凝土面层与钢筋混凝土楼板之间加玻璃棉垫层

D.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下设隔声吊顶

【答案】D

【解析】铺地毯、铺弹性垫层的木地板、加玻璃棉垫层都是为了减弱直接作用在楼板上的撞击固体声;设隔声吊顶是为了阻隔由楼板振动向楼下辐射的空气声。

6.各种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性能的单值评价量是(  )。

A.计权隔声量

B.平均隔声量

C.1000Hz的隔声量

D.A声级的隔声量

【答案】A

【解析】各种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性能的单值评价量是计权隔声量。国家标准《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 50121—2005)表3.1.1-1和表3.1.1-2规定了根据构件隔声频率特性确定空气声隔声单值评价量:计权隔声量Rw和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DnT。

7.多孔吸声材料最基本的吸声机理特征是(  )。

A.纤维细密

B.适宜的容重

C.穿孔板的面密度

D.穿孔板后的隔气层厚度

【答案】C

【解析】多孔材料具有内外连通的微小空隙和孔洞,声波入射到多孔材料上,声波能顺着微孔进入材料内部,引起空隙中空气振动摩擦,由于空气的黏滞阻力,空气与孔壁的摩擦和热传导作用,使声能转化为热能消耗掉。

8.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穿孔板吸声结构吸声特性的重要因素?(  )

A.穿孔板的厚度

B.穿孔板的穿孔率

C.穿孔板的面密度

D.穿孔板后的空气层厚度

【答案】C

【解析】穿孔板的共振频率由下式计算:。式中,C为声速;P为穿孔率;L为板后空气层厚度;t为板厚;δ为空口末端修正量。穿孔板的面密度不是影响穿孔板吸声结构吸声特性的重要因素。

9.在建筑室内采用“吸声降噪”的方法,可以得到以下哪种效果?(  )

A.减少声源的噪声辐射

B.减少直达声

C.减少混响声

D.同时减少直达声、混响声

【答案】C

【解析】在车间里,人们听到的不只是由设备发出的直达声,还听到大量的从各个界面反射来的混响声。如果在车间内的顶棚或墙面上布置吸声材料,使反射声减弱,这时,操作人员主要听到的是由机器设备发出的直达声,而那种被噪声包围的感觉将明显减弱,这种方法叫“吸声降噪”。吸声降噪只能吸掉反射声能,不能吸掉直达声,更不能改变声源的辐射能量。混响声是反射声的一种。通过吸声减噪处理可以使房间室内平均声压级降低6~10dB,低于5dB不值得做,降低10dB以上几乎不可能。

10.为隔绝水泵的振动可在水泵下设置隔振器,若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为10Hz,则对以下哪个频率的隔振效果最好?(   )

A.6HZ

B.10Hz

C.14Hz

D.18Hz

【答案】D

【解析】机器与减振器所形成的减振系统的自振频率为f0,f/f0称为频率比z。传递率与频率系数比f/f0和阻尼比r有关。在的范围,传递系数恒大于1,系统对干扰力起放大作用;当f/f0=1时,系统与干扰力发生共振,传递系数趋于极大值;在的范围,传递系数恒小于1,是系统的减振作用区。因此当设备(水泵)频率f大于系统固有频率(10Hz)f0倍时,水泵设备的振动才会衰减,f与f0的比值越大,设备振动衰减的越多,隔振效果越好。最好设计系统的固有频率低于振动频率的5~10倍以上。

11.下列隔振器件中,会出现“高频失效”现象的是(  )。

A.钢弹簧隔振器

B.橡胶隔振器

C.橡胶隔振垫

D.玻璃棉板

【答案】A

【解析】直管式阻性消声器的消声量与吸声系数、消声器的有效长度和气流通道的有效断面周长与气流通道的断面面积之比(P/S)呈正比。气流通道断面面积增大,隔绝波长较小的高频声效果会降低,这种现象叫高频失效。钢弹簧隔震器在高频,弹簧逐渐呈刚性,弹性变差,隔振效果变差,出现所谓的高频失效现象。

12.体型设计是厅堂音质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下列哪项不是厅堂体型设计的原则?(  )

A.保证厅堂获得合适的混响时间

B.保证直达声能够到达每个观众

C.保证前次反射声的分布

D.防止产生回声及其他声学缺陷

【答案】A

【解析】室内音质设计包括音质主观评价和客观指标、大厅容积的确定、大厅体形设计、混响设计以及、电声系统的设计。因此体型设计和混响设计是两个独立的部分。BCD三项属于体型设计内容,A项属于混响设计内容。

13.房间内有一声源发出连续稳态声,房间内某点的声压级为80dB,关断声源后1秒该点上的声压级衰变至60dB,若假定该点上的声压级线性衰变,该点上的混响时间为(  )。

A.1秒

B.2秒

C.3秒

D.4秒

【答案】C

【解析】当室内声场达到稳态,声源停止发声后,声音衰减60dB(能量衰减到初始值的百万分之一)所经历的时间叫混响时间。厅堂声压级从声压级为80dB衰减到60dB所需的时间为1秒,那么衰减60dB则需3秒。

14.当计算容积为10000m3大型厅堂的250Hz混响时间时,无须考虑以下哪个因素?(  )

A.房间容积

B.室内总表面积

C.室内平均吸声系数

D.空气吸声

【答案】D

【解析】计算高频声2000Hz和4000Hz的混响时间时需考虑空气的吸收。根据依林—努特生公式:

RT=。4m为空气吸收系数,空气中的水蒸气、灰尘的分子对波长较小,一般指2000Hz以上的高频声音的吸收作用。当频率≤1000Hz时,4m=0,此项为0。所以计算250Hz低频声时不需考虑空气的吸收。

15.下列光谱辐射的波长最短的是(  )。

A.紫外线

B.可见光

C.红外线

D.X射线

【答案】D

【解析】光的基本性质图如图1所示。波长最短的是X射线,波长最长的是红外线。

图1  光的基本性质图

16.下列哪个光度量所对应的单位是错误的?(  )

A.光通量:lm

B.亮度:lm/m2

C.发光强度:cd

D.照度:lx

【答案】B

【解析】常用光度量有光通量、发光强度、照度、亮度。亮度是受到发光体或一个反射表面的光刺激的物理量,它产生一个主观亮度感觉。亮度可定义为发光表面在视线方向上单位投影面积上的发光强度,用符号Lα表示,单位是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也称nt(尼脱),1nt=1cd/m2

17.孟塞尔颜色体系有三个独立的主观属性,其中不包括(  )。

A.色调

B.色品

C.明度

D.彩度

【答案】B

【解析】孟塞尔颜色体系的三属性为色调(色相)H(Hue),明度V(Value),彩度(饱和度)C(Chroma)。色品是用CIE标准色度系统所表示的颜色性质,由色品坐标定义的色刺激性质。

1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中规定的采光系数是以下列哪种光线为依据来计算的?(  )

A.全阴天空漫射光

B.全晴天空漫射光

C.全晴天空直射光

D.多云天空直射光

【答案】A

【解析】采光系数是指在室内参考平面上的一点,由直接或间接地接收来自假定和已知天空亮度分布的天空漫射光而产生的照度与同一时刻该天空半球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产生的天空漫射光照度之比。天空漫射光又称天空扩散光。全晴天光气候由直射光和漫射光组成,只有全阴天(即全云天)光气候全部由天空漫射光组成。

19.在采光系数相同的条件下,上海地区的开窗面积比北京地区的开窗面积应(  )。

A.增加20%

B.增加10%

C.减少20%

D.减少10%

【答案】B

【解析】根据《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附录A表A.0.2,我国光气候分为五区。北京为类光气候区,上海为类光气候区。要取得同样照度,I类光气候区开窗面积最小,V类光气候区开窗面积最大。类光气候区的光气候系数是1.0,室外临界照度为15000lx,类光气候区的光气候系数是1.1,室外临界照度为13500lx。

20.室内某点的采光系数取2%,当室外照度为15000lx时,室内照度是(   )。

A.100lx

B.300lx

C.500lx

D.750lx

【答案】B

【解析】采光系数公式为:。因此室内照度En=15000×0.02=300lx。

式中,C为光系数,单位为%;En为室内照度,在天空漫射光照射下,室内给定平面上某一点的照度,单位为勒克斯(lx);Ew为室外照度,在天空漫射光照射下,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的照度,单位为勒克斯(lx)。

21.下列关于侧窗采光特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窗台标高一致且窗洞面积相等时,正方形侧窗采光量最多

B.高侧窗有利于提高房间深处的照度

C.竖长方形侧窗宜用于窄而深的房间

D.横长方形侧窗在房间宽度方向光线不均匀

【答案】D

【解析】当窗口面积相等且窗底标高相同时,正方形窗口的采光量(室内各点的照度总和)最大,竖长方形次之,横长方形最小;沿进深方向的照度均匀性,竖长方形最好,正方形次之,横长方形最差;沿宽度方向的照度均匀性,横长方形最好,正方形次之,竖长方形最差。侧窗分单侧窗、双侧窗和高侧窗三种,高侧窗主要用于仓库和博览建筑。侧窗进光量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侧窗进光量对比

22.下列哪种天窗的采光均匀度最差?(  )

A.平天窗

B.锯齿形天窗

C.矩形天窗

D.梯形天窗

【答案】C

【解析】集中在一处的平天窗采光均匀性较差,但均匀分布的平天窗采光均匀性非常好;锯齿形天窗可以将直射光线经斜顶棚反射后均匀的导入室内;矩形天窗采光具有方向性,限制因素多,较难形成理想的均匀采光;梯形天窗介于平天窗和矩形天窗之间。因此矩形天窗采光均匀度最差。

23.下列哪种普通照明用光源的显色指数最高?(  )

A.荧光高压汞灯

B.金属卤化物灯

C.高压钠灯

D.紧凑型荧光灯

【答案】B

【解析】物体在待测光源下的颜色和它在参考标准光源下颜色相比的符合程度叫做光源显色指数,符号Ra。各类光源显色指数范围如下:荧光高压汞灯:40~50;金属卤化物灯:60~95;高压钠灯:20,40,60;紧凑型荧光灯:50~93。

24.下列关于灯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直接型灯具在房间内不易产生阴影

B.半直接型灯具降低了房间上下部间的亮度对比差别

C.半间接型灯具使房间的照度降低

D.间接型灯具的房间无眩光作用

【答案】A

【解析】直接型灯具其光照特性是灯具效率高、室内表面的反射比对照度影响小、设备投资少、维护使用费少;缺点有顶棚暗,易眩光,发出的光线为方向性强的直射光,在房间内容易产生阴影。

25.某办公室的照度标准值定为200lx时,其初始设计照度值是(   )。

A.150lx

B.200lx

C.250lx

D.300lx

【答案】C

【解析】《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规定的数值是维持平均照度,初始设计照度值要大于维持平均照度。照明计算中的维护系数是按光源光通量衰减到其平均寿命的70%和灯具每年擦拭2~3次确定的,办公室为0.8。因此初始设计照度值=维持平均照度/0.8=200/0.8=250lx。

26.采用“利用系数法”计算照度时,下列哪项与照度计算无直接关系?(  )

A.灯的数量

B.房间的维护系数

C.灯的光效

D.房间面积

【答案】C

【解析】照明计算(利用系数法)公式如下:

式中,Φ为一个照明设施(灯具)内光源发出的光通量,lm;Eav为照明设计标准规定的照度标准值(参考平面上的平均照度),lx;A为工作面面积,m2,A=L·W,其中L为房间的长度,W为宽度;N为照明装置(灯具)数量;U为利用系数,无量纲,查选用的灯具光度数据表;K为维护系数,具体数值查《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中的表4.1.6。因此照度计算与灯的光效无直接关系。

27.下列哪项措施不利于照明节能?(  )

A.室内表面采用反射比小的饰面材料

B.室内照明多设开关

C.采用电子镇流器

D.近窗灯具多设开关

【答案】A

【解析】室内表面采用反射比小的饰面材料,室内反射光线减少,降低了整体空间的照明效率;而多设开关,采用电子镇流器,近窗灯具多设开关,并采用自动控制方式或智能照明控制方式,充分利用天然光等均为以节能为主要目的的控制措施。

28.下列哪种房间的照明功率密度值最大?(  )

A.普通办公室

B.一般商店营业厅

C.学校教室

D.旅馆多功能厅

【答案】D

【解析】《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对居住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馆建筑、医院建筑、学校建筑以及工业建筑规定了照明功率密度值,简称LPD,它是指单位面积上照明安装功率(包括光源、镇流器或变压器),单位:W/m2。根据第6.3节可知,照明功率密度现行值:普通办公室为9、学校教室9;一般商店营业厅10;旅馆多功能厅13.5。对应照度值均为300lx。

29.下列哪项是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

A.吸热、放热、导热

B.导热、对流、辐射

C.吸热、蓄热、散热

D.蓄热、导热、放热

【答案】B

【解析】根据传热的机理,传热的基本方式有导热、对流和辐射。导热指物体中有温差时由于直接接触的物质质点作热运动而引起的热能传递过程。对流指由流体(液体、气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相互混合的宏观运动而引起的热传递现象。辐射指物体表面对外发射热射线在空间传递能量的现象。凡是温度高于绝对零度(0K)的物体都能发射辐射能。

30.下列关于密闭空间里温度与相对湿度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降低,相对湿度随之降低

B.温度降低,相对湿度不改变

C.温度升高,相对湿度随之升高

D.温度升高,相对湿度反而降低

【答案】D

【解析】一定温度、一定大气压力下,湿空气的绝对湿度厂与同温、同压下的饱和空气绝对湿度fmax的百分比称为湿空气的相对湿度。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保持不变,即水蒸气的分压力不变,当空气温度升高时,该空气的饱和蒸汽压随之升高,因此空气的相对湿度随之降低。

31.多层材料组成的复合外墙墙体中,某层材料的热阻值取决于(  )。

A.该层材料的厚度和密度

B.该层材料的密度和导热系数

C.该层材料的厚度和导热系数

D.该层材料位于墙体的内侧或外侧

【答案】C

【解析】材料层的导热热阻R=D/λ,它与材料层厚度D、材料的导热系数λ均有关。某层材料的热阻值仅取决于该层材料的厚度和导热系数。

32.下列哪项参数不属于室内热环境的评价指标?(  )

A.空气温度

B.露点温度

C.环境辐射温度

D.气流速度

【答案】B

【解析】评价室内热环境的四要素是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和平均辐射温度(环境辐射温度)。在不改变水蒸气含量的前提下,未饱和湿空气冷却至饱和状态时所对应的温度叫露点温度。露点温度是用来判断围护结构内表面是否结露。当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内表面将产生结露。

3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透明幕墙通风换气的设计要求,正确的是(  )。

A.超高层建筑的100m以上部分,不应设置可开启的透明幕墙

B.外窗可开启面积≥外窗面积的30%

C.外窗可开启面积<外窗面积的30%,则必须设置机械通风换气装置

D.外窗可开启面积<外窗面积的30%,则必须设置通风换气装置

【答案】B

【解析】《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第4.2.8条规定,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30%。透明幕墙应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并且外窗(含阳台门)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外窗所在房间地面面积的5%。

【说明】最新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已对上述内容进行修订,第3.2.8条规定,单一立面外窗(包括透光幕墙)的有效通风换气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甲类公共建筑外窗(包括透光幕墙)应设可开启窗扇,其有效通风换气面积不宜小于所在房间外墙面积的10%;当透光幕墙受条件限制无法设置可开启窗扇时,应设置通风换气装置。乙类公共建筑外窗有效通风换气面积不宜小于窗面积的30%。

34.在我国不同气候区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未对外窗传热系数限值作出规定的区域是(  )。

A.夏热冬暖地区北区

B.夏热冬暖地区南区

C.夏热冬冷地区

D.寒冷地区

【答案】B

【解析】《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第4.0.8条未对夏热冬暖地区南区的外窗传热系数限值作出规定。北区内建筑节能设计应主要考虑夏季空调,兼顾冬季采暖。南区内建筑节能设计应考虑夏季空调,可不考虑冬季采暖,因此不必对外窗传热系数限值作出规定。而外窗的传热系数的控制对于夏热冬冷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北区依然是减少空调和采暖能耗的重要途径。

3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在严寒寒冷地区判断围护结构热工设计是否满足建筑节能要求时,下列哪种情况必须采用权衡判断法来判定?(  )

A.外墙、屋顶等围护结构的热阻符合相关规定

B.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墙面积比≤0.7

C.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屋顶总面积的15%

D.建筑体形系数>0.4

【答案】D

【解析】《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第4.1.2条规定,严寒、寒冷地区建筑的体形系数应小于或等于0.40,当不能满足本条文的规定时,必须按本标准第4.3节的规定采用权衡判断法来判定。

【说明】最新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已对上述内容进行修订,第3.2.1条规定,严寒和寒冷地区公共建筑体形系数应符合表3.2.1(见表2)的规定。

表2  严寒和寒冷地区公共建筑体形系数

36.《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居住建筑体形系数限值是按照建筑层数划分的,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划分依据?(  )

A.≤3层,4~8层,≥9层

B.≤3层,4~6层,7~12层,≥13层

C.≤3层,4~8层,9~13层,≥14层

D.≤3层,4~6层,7~19层,≥20层

【答案】C

【解析】《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第4.1.3条规定,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不应大于表4.1.3(见表3)规定的限值。当体形系数大于表4.1.4(见表3)规定的限值时,必须按照本标准第4.3节的要求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表3  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限值

37.轻钢龙骨保温板构造如图2所示,比较其内表面温度τ1和τ2,结论正确的是(  )。

图2

A.τ1>τ2

B.τ1<τ2

C.τ12

D.τ1与τ2的关系不确定

【答案】B

【解析】在围护结构的主体部分中有保温性能远低于主体部分的嵌入构件(如墙体中的钢筋混凝土圈梁,板材中的肋),这些构件的热损失比相同面积主体部分的热损失大得多,内表面温度比主体部分低,在建筑热工中,将其称为“热桥”。轻钢龙骨部位属于热桥,所以其内表面温度低于正常部位的内表面温度,τ1<τ2

38.下列关于植被屋顶隔热机理的表述中,不确切的是(  )。

A.植物叶面对阳光的遮挡

B.植物叶面的光合作用和蒸腾

C.植被的覆盖密度

D.种植土的作用

【答案】D

【解析】植物叶面及其覆盖密度对屋面阳光的遮挡和遮挡程度起作用,植物可遮挡强烈的阳光,减少屋顶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植物叶面的光合作用将热能转化为生物能;蒸腾作用可增加蒸发散热量。它们均可降低屋面温度;种植土的作用表述不确切,它是种植植物的基质材料(如土壤),可以增加屋顶的热阻与热惰性。

39.墙体构造如图3所示,为防止保温层受潮,隔汽层设置的正确位置应为(  )。

图3

A.界面1

B.界面2

C.界面3

D.界面4

【答案】A

【解析】隔汽层的作用是阻挡水蒸汽进入保温层以防止其受潮,因此,隔汽层应放在沿蒸汽流入的一侧、进入保温层以前的材料层交界面上。对采暖房间,应布置在保温层的内侧;对冷库建筑应布置在隔热层的外侧。

40.下列不属于窗口遮阳基本形式的是(  )。

A.水平式遮阳

B.垂直式遮阳

C.综合式遮阳

D.百叶式遮阳

【答案】D

【解析】百叶式遮阳属于挡板式遮阳的一种,但不是窗口遮阳的基本形式。遮阳的基本形式有:水平式,适合hs大,从窗口上方来的太阳辐射(南向);垂直式,适合hs较小,从窗口侧方来的太阳辐射(东北、西北);综合式,适合hs中等,窗前斜上方来的太阳辐射(东南、西南);挡板式,适合hs较小,正射窗口的太阳辐射(东、西)。

41.在居住区规划设计阶段进行日照分析时,不必考虑的因素是(  )。

A.地理位置

B.计算时间

C.建筑群模型

D.太阳辐射照度

【答案】D

【解析】在规划区规划阶段进行日照分析时,需要根据居住区的地理位置、计算日照的时间和建筑群模型确定建筑物是否能保证在规范规定的时间内有规定时间的日照,与太阳辐射照度无关。

42.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规划辅助设计时,与小区热岛强度直接相关的是(  )。

A.建筑能耗模拟

B.建筑日照分析

C.室内热环境模拟

D.小区风环境模拟

【答案】D

【解析】小区风环境模拟与小区的热岛强度有关。城市热岛的形成有四个直接原因:城市下垫面(大气底部与地表的接触面)特性的影响;城市大气污染的影响;人工热源的影响;城市里的自然下垫面减少。风能带走城市中的热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因此在城市建筑物规划时,要结合当地的风向,不要把楼房全部建设成为东西走向的,要建设成为便于空气流通的模式;同时,最好将一些单位的高院墙拆掉,建成栅栏式,增加空气流通。因此,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规划辅助设计时,小区风环境模拟与小区热岛强度直接相关。

43.绿化浇灌定额的确定因素中不包括下列哪项?(  )

A.气象条件

B.植物种类、浇灌方式

C.土壤理化状态

D.水质

【答案】D

【解析】《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3.1.4条规定,绿化浇灌用水定额应根据气候条件、植物种类、土壤理化性状、浇灌方式和管理制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当无相关资料时,小区绿化浇灌用水定额可按浇灌面积(1.0~3.0)L/m2•d计算,干旱地区可酌情增加。

44.以下哪种冲洗轿车的用水定额最低?(   )

A.蒸汽冲洗

B.抹车、微水冲洗

C.循环用水冲洗补水

D.高压水枪

【答案】A

【解析】《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3.1.13条规定,汽车冲洗用水定额应根据冲洗方式,以及车辆用途、道路路面等级和沾污程度等确定,可按表3.1.13(见表4)计算。

表4  汽车冲洗用水量定额(L/辆·次)

45.以下饮用水箱示意图中配管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3.2.4B条规定,生活饮用水水池(箱)进水管口的最低点高出溢流边缘的空气间隙应等于进水管管径,但最小不应小于25mm,最大可不大于150mm。当进水管从最高水位以上进入水池(箱),管口为淹没出流时应采取真空破坏器等防虹吸回流措施。

46.下列对小区室外埋地给水管的管材要求,错误的是(  )。

A.具有耐腐蚀性

B.承受相应的地面荷载能力

C.有衬里的铸铁给水管

D.不可使用塑料管

【答案】D

【解析】《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3.4.2条规定,小区室外埋地给水管道采用的管材,应具有耐腐蚀和能承受相应地面荷载的能力。可采用塑料给水管、有衬里的铸铁给水管、经可靠防腐处理的钢管。管内壁的防腐材料,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要求。埋地的给水管道,既要承受管内的水压力,又要承受地面荷载的压力。管内壁要耐水的腐蚀,管外壁要耐地下水及土壤的腐蚀。当必须使用钢管时,要特别注意钢管的内外防腐处理。防腐处理常见的有衬塑、涂塑或涂防腐涂料(注意:镀锌层不是防腐层,而是防锈层,所以镀锌钢管也必须做防腐处理)。

47.下列有关阀门安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压阀前不应设阀门

B.减压阀前不应设过滤器

C.减压阀前后应设压力表

D.安全阀前应设阀门

【答案】C

【解析】《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3.4.10条第3款和3.4.12条规定,减压阀前应设阀门和过滤器,节点处的前后应装设压力表;安全阀阀前不得设置阀门,泄压口应连接管道将泄压水(气)引至安全地点排放。

48.下图所示室外管沟中的管道排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3.5.5条规定和3.5.2A条规定,敷设在室外综合管廊(沟)内的给水管道,宜在热水、热力管道下方,冷冻管和排水管的上方;室外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交叉时,给水管道应敷设在上面。给水管道与各种管道之间的净距,应满足安装操作的需要,且不宜小于0.3m。室内冷、热水管上、下平行敷设时,冷水管应在热水管下方。卫生器具的冷水连接管,应在热水连接管的右侧。生活给水管道不宜与输送易燃、可燃或有害的液体或气体的管道同管廊(沟)敷设。

49.下述关于排水系统的选择要求,错误的是(  )。

A.小区应采用生活排水与雨水分流制排水

B.建筑物雨水管道应单独设置

C.用作回用水水源的生活废水应单独排至水处理构筑物

D.生活废水量较大时,生活废水、生活污水无须分流

【答案】D

【解析】D项,《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4.1.2条第2款规定,生活废水量较大,且环卫部门要求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才能排入城镇排水管道时,宜采用生活污水与生活废水分流的排水系统。

50.下列有关排水管敷设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不得穿越卧室

B.不管穿越餐厅

C.暗装时可穿越客厅

D.不宜穿越橱窗

【答案】C

【解析】《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4.3.3条第6、7款规定,排水管道不得穿越住宅客厅、餐厅,不宜穿越橱窗、壁柜。

51.下列哪种情况,厂房内无须采用有盖排水沟排除废水?(  )

A.废水中有大量悬浮物

B.废水中有大量沉淀物

C.设备排水点位置固定

D.地面需要经常冲洗

【答案】C

【解析】《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4.3.16条规定,当废水中含有大量悬浮物或沉淀物需经常冲洗、设备排水点的位置不固定时,可采用有盖的排水沟排除。

52.以下哪个房间或设备的排水可与污、废水管道直接连接?(  )

A.食品冷藏库房地面排水

B.医疗设备消毒间地面排水

C.开水器排水

D.热水器排水

【答案】B

【解析】《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4.3.13条第5款规定,贮存食品或饮料的冷藏库房的地面排水,开水器、热水器排水的排水管不得与污废水管道系统直接连接,应采取间接排水的方式。

53.下列哪类建筑物的卫生间无须设置生活污水排水通气立管?(  )

A.公共建筑

B.建筑标准要求较高的多层建筑

C.一般工业厂房

D.10层及以上高层建筑

【答案】C

【解析】《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4.6.2条第2款规定,建筑标准要求较高的多层住宅、公共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高层建筑卫生间的生活污水立管应设置通气立管。

54.以下哪项不是集中热水供应宜首先选用的热源?(  )

A.工业余热、废热

B.地热

C.太阳能

D.电能、燃油热水锅炉

【答案】D

【解析】《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5.2.2条规定和5.2.2A条规定,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宜首先利用工业余热、废热、地热;当日照时数大于1400h/年且年太阳辐射量大于4200MJ/m2及年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45℃的地区,宜优先采用太阳能作为热水供应热源。

55.下述关于屋面雨水排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高层建筑阳台排水系统应单独设置

B.高层建筑裙房的屋面雨水应单独排列

C.多层建筑阳台雨水宜单独排放

D.阳台立管底部应直接接入下水道

【答案】D

【解析】《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4.9.11条规定和4.9.12条规定,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的雨水应单独排放;高层建筑阳台排水系统应单独设置,多层建筑阳台雨水宜单独设置;阳台雨水立管底部应间接排水。

56.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具有使用方便、器材简单、价格低廉、效果良好特点的主要灭火剂是(  )。

A.泡沫

B.干粉

C.水

D.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第8.1.2条规定,水灭火剂使用方便、器材简单、价格便宜,是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主要灭火剂。

【说明】最新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已删除上述内容。

57.下列消防给水设计需考虑的因素中,错误的是(  )。

A.火灾特性

B.危险等级

C.建筑高度

D.建筑面积

【答案】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第8.1.1条规定,在消防给水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用途及其重要性、火灾特性、火灾危险性、建筑高度等综合因素。但实际上,消防水量、系统形式均受建筑面积的影响,建筑面积也是消防给水设计需考虑的因素之一。

【说明】最新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已删除上述内容。

5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仅适用于下列哪类建筑?(  )

A.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

B.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剧院

C.建筑高度超过24m的民用建筑

D.高层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

【答案】C

【解析】《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第1.0.4条规定,本规范不适用于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及高层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

【说明】最新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已对上述内容做出修订,第2.1.1条规定,本规范适用于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

59.高层建筑室内灭火设施如全部开启,其消防用水总量的计算不包括下列何者?(  )

A.室内消火栓

B.自动喷水

C.消防卷盘

D.泡沫

【答案】C

【解析】《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第7.2.4条规定,高级旅馆、重要的办公楼、一类建筑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等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其它高层建筑,应设消防卷盘,其用水量可不计入消防用水总量。

【说明】最新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已删除上述内容。

60.下列哪项不是利用天然水源作为消防水源需满足的条件?(  )

A.枯水期有足够的水量

B.有可靠的取水设施

C.有防冻措施

D.无病毒

【答案】D

【解析】利用天然水源应确保枯水期最低水位时的消防用水量,并应设置可靠的取水设施。在寒冷地区(采暖地区),利用天然水源作为消防用水时,应有可靠的防冻措施。

61.下列哪项是一类高层建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设置的场所?(  )

A.走道

B.集中空调住宅房内用房

C.面积小于5m2的卫生间

D.普通住宅

【答案】A

【解析】《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第7.6.2条规定,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一类高层建筑及其裙房,除游泳池、溜冰场、建筑面积小于5.00m2的卫生间、普通住宅、设集中空调的住宅的户内用房和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均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说明】最新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已对上述内容进行修订,第8.3.3条第1款规定,宜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有:一类高层公共建筑(除游泳池、溜冰场外)及其地下、半地下室;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及其地下、半地下室的公共活动用房、走道 (办公室和旅蚀的客房、 可燃物品库房、 自动扶梯底部;高层民用建筑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

62.某寒冷地区的住宅小区附近有热电厂,则小区的供暖应优选下列哪种热源?(  )

A.集中燃煤热水锅炉

B.集中燃气热水锅炉

C.由热电厂供电的电锅炉

D.利用热电厂余热的热网

【答案】D

【解析】供暖热源是指供暖用热的来源,消耗的能源一般为煤、油、燃气、电等。尽量利用低品位能源或廉价能源,热电厂余热品位最低。热电厂一般是对若干建筑群、生活小区、开发区等供热。

63.设计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集中供暖系统时,应采用下列哪种供暖方式?(  )

A.热水间歇供暖

B.蒸汽间歇供暖

C.热水连续供暖

D.蒸汽连续供暖

【答案】C

【解析】居住建筑供暖热媒应采用热水,散热器供暖供/回水温度宜75/50℃,且供水温度不宜大于85℃,供回水温差不宜小于20℃。热水连续供暖无温度波动。

64.上供下回热水供暖系统的放气阀应按下列哪种方式设置?(  )

A.在供水干管最高点设置自动放气阀

B.在回水干管最高点设置自动放气阀

C.在每组散热器设置手动放气阀

D.在顶层散热器设置手动放气阀

【答案】A

【解析】上供下回热水供暖系统,供水干管在建筑物上部,回水干管在建筑物下部,分上供下回单管供暖系统和上供下回双管供暖系统。因供水干管在高处,所以最高点放气最合理。

65.民用建筑中,下列哪两个房间的排风系统可以合用一个排风系统?(  )

A.给水泵房、消防泵房

B.冷冻机房、燃气锅炉房

C.厨房、汽车库

D.库房、浴室

【答案】A

【解析】危险程度、散发气味、噪声要求等相同或相近的房间可以合用一个排风系统,避免串气、串味、串声。凡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单独设置排风系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物质混合后能引起燃烧或爆炸时;混合后能形成毒害更大或腐蚀性的混合物、化合物时;混合后易使蒸汽凝结并聚积粉尘时;散发剧毒物质的房间和设备;建筑物内设有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的单独房间或有防火防爆要求的单独房间。

66.下列哪类机房可以不设事故排风系统?(  )

A.燃气直燃机房

B.氨制冷机房

C.燃气锅炉房

D.柴油发电机房

【答案】D

【解析】燃气、氨泄露时达到一定浓度有爆炸危险,设事故排风系统。氨压缩式制冷机要求严禁采用明火采暖;设事故排风装置,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排风机选用防爆型。地下室、半地下室、设备层敷设人工煤气和天然气管道时,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地下室或地下设备层内应有机械通风和事故排风设施。柴油发电机房不需要设事故排风系统,其排风机采用防爆风机,一般换气次数都在15次/h以上。

67.酒店建筑内的哪两类房间可以合用一个全空气空调系统?(  )

A.厨房、餐厅

B.大堂、精品店

C.会议室、健身房

D.室内游泳池、保龄球室

【答案】B

【解析】危险程度、散发气味、噪声要求等相同或相近的房间可以合用一个排风系统,避免串气、串味、串声。大堂和精品店满足条件,故可以合用一个排风系统。

68.空调系统服务于多个房间且要求各空调房间独立控制温度时,下列哪个系统不适用?(  )

A.全空气定风量空调系统

B.风机盘管空调系统

C.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

D.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答案】A

【解析】《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第6.3.4条规定,当各空气调节区热负荷变化情况相似,采用集中控制,各空气调节区温湿度波动不超过允许范围时,可集中设置共用的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统。需分别控制各空气调节区室内参数如温度时,宜采用变风量或风机盘管等空气调节系统,不宜采用末端再热的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统。第6.3.9条规定,空气调节区较多、各空气调节区要求单独调节,且建筑层高较低的建筑物,宜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经处理的新风宜直接送入室内。当空气调节区空气质量和温、湿度波动范围要求严格或空气中含有较多油烟等有害物质时,不应采用风机盘管。

【说明】最新规范《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已对上述内容作出修订,第7.3.4条规定,宜采用全空气定风量空调系统的有:空间较大、人员较多;温湿度允许波动范围小;噪声或洁净度标准高。

69.下列哪类房间不适合使用风机盘管空调系统?(  )

A.开敞办公室

B.小型会议室

C.酒店式公寓

D.大型数据机房

【答案】D

【解析】大型数据机房发热量大,风机盘管送冷风一是冷量不能满足要求,二是水管进入数据机房不安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第6.3.9条规定,空气调节区较多、各空气调节区要求单独调节,且建筑层高较低的建筑物,宜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经处理的新风宜直接送入室内。当空气调节区空气质量和温、湿度波动范围要求严格或空气中含有较多油烟等有害物质时,不应采用风机盘管。

【说明】最新规范《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已对上述内容做出修订,第7.3.10条规定,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新风宜直接送入人员活动区;空气质量标准要求较高是,新风宜负担空调区的全部散失量。低温新风系统设计,应符合本规范7.3.13条的规定要求;宜选用出口余压低的风机盘管机组。

70.位于乌鲁木齐市的某体育馆空调系统,其空气冷却采用下列哪种方式最合理?(  )

A.循环水蒸发冷却

B.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制备的冷水冷却

C.氟利昂直接蒸发盘管冷却

D.直燃式冷水机组制备的冷水冷却

【答案】A

【解析】循环水蒸发冷却是靠水的蒸发直接带走热量,不需要制冷机,为节能方案,但条件是环空气干燥。乌鲁木齐市空气干燥,可以周循环水蒸发冷却。

71.某建筑物周围有水量充足、水温适宜的地表水可供利用时,其空调的冷热源应优先选用以下哪种方式?(  )

A.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燃气锅炉房

B.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电锅炉

C.直燃型溴化锂冷(温)水机组

D.水源热泵冷(温)水机组

【答案】D

【解析】水源热泵用电作动力,地下水等常年稳定在10~15℃的表面浅层水和地面下80~150m的井水或河、湖污水作冷热源;夏季把室内热量转移到水源中,冬季把水源中的热量转移到室内。适合的温度、流量、允许使用地下水并可回灌的地区。水源热泵冷(温)水机组是从水中提取热量,消耗能源最少。

72.闭式循环空调冷冻水系统采用开式膨胀水箱定压时,其水箱应按下列哪项原则设置?(  )

A.设于高于空调水系统最高点处

B.设于空调水系统最高点处

C.设于高于空调水系统最低点处

D.设于空调水系统最低点处

【答案】A

【解析】《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第6.4.2条规定,空气调节水系统宜采用闭式循环。当必须采用开式系统时,应设置蓄水箱;蓄水箱的蓄水量,宜按系统循环水量的5%~10%确定。开式膨胀水箱定压时要高于水系统最高点处,以保障水系统不超压、不气化。

【说明】最新规范《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和《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15)已经删除上述内容。

73.下列选择影剧院观众厅空调机房位置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布置在观众厅正上方屋面上,以降低管道阻力

B.布置在观众厅正下方夹层内,以利用夹层空间

C.吊装于观众厅吊顶内,以节约机房面积

D.空调机房远离观众厅,以隔绝机房噪声

【答案】D

【解析】空调机房应防止振动、噪声的影响,做好隔声、吸声。影剧院观众厅空调机房应远离观众厅,以隔绝机房噪音。

74.采用间歇空调的建筑,其围护结构应优先选用下列哪种做法?(  )

A.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内隔墙选用轻质材料

B.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内隔墙选用重质材料

C.外围护结构内侧选用轻质材料,内隔墙选用重质材料

D.外围护结构内侧选用重质材料,内隔墙选用轻质材料

【答案】A

【解析】间歇空调的建筑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内隔墙选用轻质材料,空调间歇时墙体吸收热量少,可使房间尽快满足温度要求。

75.寒冷地区某商业建筑有较大内区且内区照明散热量大,下列哪种空调系统能够利用其内区余热?(  )

A.定新风比全空气空调系统

B.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

C.变风量全空气空调系统

D.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答案】D

【解析】《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第2.0.11条规定,水环热泵空气调节系统是指水/空气热泵的一种应用方式。通过水环路将众多的水/空气热泵机组并联成一个以回收建筑物余热为主要特征的空气凋节系统。全年进行空气调节,且各房间或区域负荷特性相差较大,需要长时间向建筑物同时供热和供冷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采用水环热泵空气调节系统供冷、供热。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可将内区散热量转移到外区,外区不需消耗其他热量。

【说明】最新规范《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和《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15)已经删除上述内容。

76.当住宅小区规模很大时,宜采用下列哪种集中供热方式?(  )

A.高温热水直接连接

B.低温热水直接连接

C.高温热水间接连接

D.低温热水间接连接

【答案】C

【解析】高温热水输送能耗小,但不能直接用散热器、地板辐射供暖;低温热水输送能耗大,可直接用散热器、地板辐射供暖;当住宅小区规模很大时,各取优点,高温热水输送到换热站,换取低温热水直接用散热器、地板辐射供暖;当住宅小区规模不大时,低温热水直接用散热器、地板辐射供暖。

77.当集中热水供暖系统采用变流量系统时,热力入口不应装设下列哪种阀门?(  )

A.流量控制阀

B.压差控制阀

C.手动调节阀

D.手动关断阀

【答案】D

【解析】变流量系统的流经用户管道中的流量随空气处理器需要的冷(热)量而变化。空气处理器水量调节阀为二通阀。手动关断阀不能调节流量。

78.某一朝向外窗的热工参数:传热系数2.7W/(m2·K),玻璃遮阳系数为0.8,设有外遮阳,假设外遮阳系数为0.7,该朝向外窗的遮阳系数为(   )。

A.0.56

B.0.70

C.0.80

D.1.51

【答案】A

【解析】外窗的综合遮阳系数(Sw):Sw是考虑窗本身和窗口的建筑外遮阳装置综合遮阳效果的一个系数,其值为窗本身的遮阳系数(SC)与窗口的建筑外遮阳系数(SD)的乘积因此,该朝向外窗的遮阳系数为:S=SC×SD=0.8×0.7=0.56。

79.排烟系统用的排烟风机,在280℃温度环境下应能连续运行多少分钟?(  )

A.20分钟

B.30分钟

C.40分钟

D.50分钟

【答案】B

【解析】《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第8.4.7条规定,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时连续工作30min。

【说明】最新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已删除上述内容。

80.下列哪种情况应单独设置排风系统?(  )

A.室内散放余热余湿

B.室内散放多种大小不同的木屑刨花时

C.所排气体混合后易使蒸汽凝结并积聚粉尘时

D.一般的机械加工车间内

【答案】C

【解析】凡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单独设置排风系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物质混合后能引起燃烧或爆炸时;混合后能形成毒害更大或腐蚀性的混合物、化合物时;混合后易使蒸汽凝结并聚积粉尘时;散发剧毒物质的房间和设备;建筑物内设有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的单独房间或有防火防爆要求的单独房间。

81.居住建筑的燃气引入管敷设在下列哪个位置是正确的?(  )

A.卧室

B.客厅

C.卫生间

D.厨房

【答案】D

【解析】燃气引入管敷设厨房最安全。燃气引入管不得敷设在卧室、浴室、地下室、易燃或易爆品的仓库、有腐蚀性介质的房间、配电室、变电室、电缆沟、烟道和进风道等地方。燃气管道严禁引入卧室。当燃气水平管道穿过卧室、浴室或地下室时,必须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并必须设置在套管中。燃气管道的立管不得敷设在卧室、浴室或厕所中。

82.正弦交流电网电压值,如380V、220V,此值指的是(  )。

A.电压的峰值

B.电压的平均值

C.电压的有效值

D.电压某一瞬间的瞬时值

【答案】C

【解析】正弦交流电网电压值是指电压的有效值。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热效应来规定的,让一个交流电流和一个直流电流分别通过阻值相同的电阻,如果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那么就把这一直流电的数值,称作这一交流电的有效值。380V、220V指的是电压的有效值,而不是电压的平均值,因为电流在传输过程中要消耗一部分。

83.特级体育馆的空调用电负荷应为哪级负荷?(  )

A.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

B.一级负荷

C.二级负荷

D.三级负荷

【答案】B

【解析】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3.2.4条,当主体建筑中有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时,直接影响其运行的空调用电应为一级负荷。根据第3.2.1条第1款,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一级负荷: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影响或损失;中断供电将破坏有重大影响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或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例如:重要通信枢纽、重要交通枢纽、重要的经济信息中心、特级或甲级体育建筑、国宾馆、承担重大国事活动的会堂、经常用于重要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的重要用电负荷。在一级负荷中,当中断供电后将影响实时处理重要的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正常工作以及特别重要场所中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为特别重要的负荷。

84.A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采用下列哪种方式供电?(  )

A.单路电源供电

B.两路电源供电

C.两路电源+柴油发电机供电

D.两路电源+柴油发电机+UPS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

【答案】D

【解析】《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第3.1.1条规定,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划分为A、B、C三级。A级机房其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或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A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供电负荷等级为一级负荷。规范要求A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配置后备柴油发电机系统。当市电发生故障时,后备柴油发电机能承担全部负荷的需要,且后备柴油发电机的容量应包括UPS的基本容量、空调和制冷设备的基本容量、应急照明及关系到生命安全等需要的负荷容量,且同时要求设置UPS电源。

85.当采用柴油发电机作为一类高层建筑消防负荷的备用电源时,其启动方式及与主电源的切换方式应采用下列哪种方式?(  )

A.自动启动、自动切换

B.手动启动、手动切换

C.自动启动、手动切换

D.手动启动、自动切换

【答案】A

【解析】一类高层建筑消防负荷为一级负荷。当消防应急电源由柴油发电机提供备用电源时,且消防用电负荷为一级时,应设自动启动装置,同时规定主电源与应急电源间,应采用自动切换方式。

86.自备应急柴油发电机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应采用下列哪种防止并网运行的措施?(  )

A.电气连锁

B.机械连锁

C.钥匙连锁

D.人工保障

【答案】A

【解析】自备应急柴油发电机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应采用电气连锁防止并网运行的措施。

87.位于高层建筑地下室的配变电所通向汽车库的门,应选用(  )。

A.甲级防火门

B.乙级防火门

C.丙级防火门

D.普通门

【答案】A

【解析】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4.9.2条,配变电所的门应为防火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配变电所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配变电所位于高层主体建筑(或裙房)内,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配变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配变电所位于地下层时或下面有地下层时,通向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配变电所附近堆有易燃物品或通向汽车库的门。

88.关于配变电所的房间布置,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不带可燃油的10(6)kV配电装置、低压配电装置和干式变压器可设置在同一房间内

B.不带可燃油的10(6)kV配电装置、低压配电装置和干式变压器均需要设置在单独房间内

C.不带可燃油的10(6)kV配电装置、低压配电装置可设置在同一房间内,干式变压器需要设置在单独房间内

D.不带可燃油的10(6)kV配电装置需要设置在单独房间内,低压配电装置和干式变压器可设置在同一房间内

【答案】A

【解析】《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4.5.2条第1款规定,建筑物室内配变电所,不宜设置裸露带电导体或装置,不宜设置带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和变压器,其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不带可燃油的10(6)kV配电装置和干式变压器等可设置在同一房间内。

89.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其消防设备供电干线和分支干线应采用下列哪种电缆?(  )

A.矿物绝缘电缆

B.有机绝缘耐火类电缆

C.阻燃电缆

D.普通电缆

【答案】A

【解析】矿物绝缘电缆不含有机材料,具有不燃、无烟、无毒和耐火的特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13.10.4条第1款规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为特级的建筑物,其消防设备供电干线及分支干线,应采用矿物绝缘电缆。

90.高层建筑内电气竖井的位置,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A.可以与电梯井共用同一竖井

B.可以与管道井共用同一竖井

C.宜靠近用电负荷中心

D.可以与烟道贴邻

【答案】C

【解析】《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8.12.2条规定,竖井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建筑物规模、用电负荷性质、各支线供电半径及建筑物的变形缝位置和防火分区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宜靠近用电负荷中心;不应和电梯井、管道井共用同一竖井;邻近不应有烟道、热力管道及其他散热量大或潮湿的设施;在条件允许时宜避免与电梯井及楼梯间相邻。

91.电缆隧道进入建筑物及配电所处,应采取哪种防火措施?(  )

A.应设耐火极限2.0h的隔墙

B.应设带丙级防火门的防火墙

C.应设带乙级防火门的防火墙

D.应设带甲级防火门的防火墙

【答案】D

【解析】《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8.7.3条第8款规定,电缆隧道进入建筑物及配电所处,应设带甲级防火门的防火墙。

92.对充六氟化硫气体绝缘的10(6)kV配电装置室而言,其通风系统风口设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进风口与排风口均在上部

B.进风口在底部、排风口在上部

C.底部设排风口

D.上部设排风口

【答案】C

【解析】六氟化硫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因此应在底部设排风口。

93.消防电气设备的启、停控制,需要既能自动控制又能手动直接控制的是(  )。

A.全部消防电气设备

B.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消防电梯、防火卷帘门

C.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

D.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消防电梯、防火卷帘门、疏散应急照明

【答案】C

【解析】消防电气设备的启、停控制,需要既能自动控制又能手动直接控制的是: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

94.综合体育馆、综合体育场比赛场地的照明,宜选择下列哪种光源?(  )

A.LED光源

B.卤钨灯

C.金属卤化物灯

D.荧光灯

【答案】C

【解析】金属卤化物灯常用于广场、机场、港口、码头、体育场、工厂等场所,在净空高且对辨色有要求的空间,宜采用金属卤化物灯光源。

95.在配备计算机终端设备的办公用房,宜限制灯具下垂线50°接近以上的亮度不应大于200CD/m2的目的是为了(  )。

A.避免在屏幕上出现人物或杂物的映像

B.提高屏幕的垂直照度

C.提高房间水平照度的均匀度

D.提高垂直照度均匀度

【答案】A

【解析】在有计算机终端设备的办公用房,应避免在屏幕上出现人和杂物的映像,宜限制灯具下垂线50°角以上的亮度不应大于200cd/m2

96.剧院舞台灯光控制室应设置在下列哪个位置?(  )

A.舞台后部

B.舞台两侧上部

C.观众厅池座后部

D.观众厅池座两侧

【答案】C

【解析】剧院舞台灯光控制室设置应考虑灯光控制人员可容易地观察到舞台表演区及观众席情况。

97.下列关于防雷引下线敷设位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沿建筑物四周并最短的路径

B.沿建筑物内部柱子

C.沿电梯井的墙壁

D.沿核心筒的墙壁

【答案】A

【解析】防雷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2m,并沿最短的路径敷设。

98.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可以不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部位除游泳池、溜冰场外,还有(  )。

A.卫生间、设备间

B.卫生间、管道井

C.卫生间

D.卫生间、设备间、管道井

【答案】C

【解析】《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第9.4.1条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除游泳池、溜冰场、卫生间外,均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说明】最新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已删除上述内容。

99.水泵房、风机房、配电室、发电站、消防控制室、电话总机房的备用照明持续供电时间应不小于(  )。

A.20分钟

B.30分钟

C.60分钟

D.180分钟

【答案】D

【解析】《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13.8.6条规定,消防工作区域(消防控制室、电话总机房、配电室、发电站、水泵房、风机房)的备用照明最少持续供电时间应不小于180分钟。

100.电话站、扩声控制室、电子计算机房等弱电机房位置选择时,都要求远离配变电所,这主要是考虑下列哪项因素?(  )

A.防火

B.防电磁干扰

C.线路敷设方便

D.防电击

【答案】B

【解析】电子信息设备机房适用于民用建筑物(群)所设置的各类控制机房、通信机房、计算机机房及电信间的设计。机房的位置选择应远离强电磁场干扰场所,不应设置在变压器室、配电室的楼上、楼下或隔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