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公园露天乒乓球场地,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条件适宜,总有一拨拨人流的光顾,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乐此不疲。
在此锻炼的爱好者懂得它的“潜规则”。那就是:一球失误,检球者主动离开,等候者挥拍补位,以此循环往复,你下我上轮番交替,热闹非凡。
在众多的人群中,夫妻双方的老者,几乎一天不拉的“常客”,称得上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俩便是其中的一对。
学练乒乓球说来已有几年的光景。从开初的战战兢兢到日久天长后的稳扎稳打;从无人问津到过招后的惊讶;从羞涩到自信,不畏好手,偶有试探,有所感受,乐在其中。
现在的我俩,可以说打法不同各有特点。内当家以推挡见长,而我以搓、削闻名。
先说她,若是我俩对垒,自然是“和平球”一打到底。不过,大都靠我回球的质量促使对方可以放手的应对。打着打着,我有意识的逐渐加快回球的速度和力度,仅凭击球声的节奏便可以感受到双方回球的质量和变化。时间久了会有同行及旁观者的品评和说法。
可我要比她强的不少,毕竟是略有基础而已。搓、削球是我的特色。昔日,拜姓老师的悉心指点,方有了我的坚持和进步。我的打法尤以搓出的下旋球令不少高手一筹莫展。不过那些善于远距离对攻,大开大合的行家里手,大都不喜欢我的打法。对不上节奏且别别扭扭,下网球、击飞球是常有的事。因此,这群人送了我一个雅号——“公园第一搓。”
说第一,并非打得出奇的好,而是此种打法的人少之又少,方显现出它的优势所在。平心而论,基于自己的喜好,加之年岁不饶人,便觉得运动量不宜过激过猛,只是为了锻炼而为之。
要说公园这群爱好者中,确实有那么几位高手,不愧是圈里的前几名。虽大都动作不规范,但还是能够吸引到一定的旁观者。不过在这层面的人中,有过教训警示后人,有不慎摔掉门牙的;有遭受骨折痛苦的;还有发生意外身故的典型例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年愈花甲,尤其是古稀之年的老者,理应格外保护好自己才是,切不可掉以轻心,忘乎所以。不服老应该是精神上的,力不从心的动作收敛点,一时的疏忽造成的伤害悔已晚矣。要明白我们这群人图的强身健体,图的是步伐灵活,手、眼、脑的协调,以达到陶情养性,益寿延年之目的。
我俩“和平”式打法虽不受人待见,但它对于我俩来说是适宜的。快速推挡的力度加强,多回合的你来我往,乒乒乓乓节奏鲜明的声响听上去就会吸引人们的目光。
我俩司空见惯的打法,曾经得到了有心人伸出大拇指点赞的微笑示意,不难发现它的适宜性、合理性和观赏性。这也许是老者打乒乓球该有的状态,恰到好处的“样板。”
有人问:“什么是幸福?”幸福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尽情享受现在拥有的一切。要用心去感受,用心去珍惜。
懂得知足,学会淡然,活的简单,你就会发现和享受到生活里许许多多的幸福、乐趣。忽然我发现,自己的幸福正在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