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放言趣话

“朕命熊爱卿,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使,代任王家祯之职,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望爱卿,不负朕的重托,克日剿灭流寇吧!”

崇祯听罢点了点头,看向踌躇满志的熊文灿。

熊文灿赋闲在家,已经两年有余。

前些时日,杨嗣昌得知王家祯即将卸任,在崇祯面前力荐熊文灿,并将此事,连夜火速告诉熊文灿,要熊文灿即刻赴京,等待崇祯谕旨。

此时的熊文灿,作为朝中大臣,肃立于皇极殿前。

熊文灿,四川泸县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黄州推官,历礼部主事郎中,山东左参政山西按察使山东右布政使,兵部侍郎尚书等职。

崇祯元年,擢右佥都御使,巡抚福建。

兵部尚书杨嗣昌,素来与熊文灿交好。

熊文灿自称自己,是杨嗣昌的学生。杨嗣昌也顺水推舟,认了熊文灿此位学生。

此时见崇祯,问何人能接任王家祯之职时,杨嗣昌即刻举荐学生熊文灿。

虽然杨嗣昌知道,崇祯那句话,是在走过场,就连忙逢场作戏了一番。

崇祯九年初秋,兵部尚书张凤翼病死,崇祯见朝中无人,能胜任兵部尚书之职,启用闲赋在家的杨嗣昌,入朝任兵部尚书一职。

杨嗣昌于崇祯十年二月,接任兵部尚书之后,向崇祯献计献策,制定了围剿流寇的计划。

以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即四巡抚分剿而专防。

以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为“六隅”,即六巡抚分防而协剿。

以此是谓“十面张网”。

而总督总理二位大臣,则随流寇之所向,专任剿杀之职。

“网张十面,必以河南陕西为杀贼之地。然,陕有李自成惠登相等,大部未能剿绝,法当驱关东贼不使合,而使陕抚断商雒,郧抚断郧襄,安抚断英六,凤抚断亳颍,而应抚之军出灵陕,保抚之军渡延津。然后,总理提边兵,监臣提禁旅,豫抚提陈永福诸军,并力合剿。如果关中大贼逸出关东,则秦督提曹变蛟等出关协击。”

对如何实施“网张十面”之策,杨嗣昌在奏折里,洋洋洒洒一一奏请。

“如果巡抚不用命,立解其兵柄,简一监司代之;总兵不用命,立夺其帅印,简一副将代之;监司、副将以下,悉以尚方剑从事。如此以来,则人人效力,何贼不平。”

杨嗣昌在奏折里,还不厌其烦继续奏请。

“以期三月,尽诸剧寇。”

杨嗣昌还在奏折里,向崇祯信誓旦旦,夸下海口。

由此可见,杨嗣昌对“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倒也是信心满满,颇有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又有哗众取宠,以博取崇祯宠爱的企图。

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计,崇祯感觉颇具新意,视为剿灭流寇的良策,故而得到崇祯的赏识。

崇祯见杨嗣昌举荐熊文灿,又无他人出言驳斥,连忙顺水推舟,对熊文灿委以重任。

熊文灿没有想到,杨嗣昌那天许喏的话,此时竟然一一变成现实,心里顿时对杨嗣昌,感激不尽。

第二天,熊文灿匆匆忙忙,离开京城走马上任,去了千里之外的河南开封。

“皇上快看,湖对面池边的水里,有几只褐色的鸟儿,扑打着翅膀,正在游来游去呢!”

周氏轻轻拉了拉崇祯衣袖,指着波光粼粼的湖面。

崇祯顿时从沉思中回过神来,顺着周氏的手指方向望去,依稀可见几只形似鸳鸯的水鸟,成双成对,在湖里追逐嬉戏。

太液池四周,林木茂盛,有山有水,饵料丰盈,湖里水鸟很多,倒是不觉得奇怪。

只是褐色的水鸟,恰是恩爱不舍的鸳鸯无疑。

“皇上,那几只褐色的水鸟,臣妾以为,是湖里的鸳鸯吧?皇上看着鸳鸯,不离不弃的模样,是否有种‘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感觉呢?”

田妃历来深得崇祯宠爱,见皇后拉着崇祯的手,看着湖里的几只鸳鸯,莲步走到崇祯身旁,眨着秋波般的明眯,醉眼迷离地看着崇祯,娇羞连连地柔声不已。

“爱妃竟然也知道,‘只羡鸳鸯不羡仙’?爱妃可是知道,鸳鸯是一夫一妻的鸟儿,对爱情专一不二,至死不渝呢!爱妃快看,那鸟儿悠闲自得的模样,是多么的惬意啊!”

崇祯意欲与周氏说几句话,听罢田妃插进话来,连忙看了看妖娆妩媚的田妃,随手抚了抚田妃令人陶醉的脸庞,顺眼看了看田妃胸前起伏不定的挺拔,眼里露出一丝一闪而过的兴奋。

“皇上,姐姐平日里,喜爱画鸳鸯,今天见湖里鸳鸯,成双结对,自由自在,倒是有些触景生情呢!”

站在周氏身旁的袁妃,见田妃与崇祯笑言正欢,连忙走到崇祯身旁,看了看娇艳欲滴的田妃,似有一番醋味地柔声连连。

“几天不见,爱妃似有别样的情怀,让朕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今天看鸳鸯戏水,别有一番的思念,挂在朕的心头呢!”

崇祯看了看袁妃羞红的脸颊,顿觉往天粗犷妩媚的人儿,此时也是更加的妖艳迷人,上前伸手抚了抚袁妃的刘海,不无疼爱地轻声细语。

“皇上还曾记得,白居易《长恨歌》里的那句名句吗?”

田妃见崇祯含情脉脉,欣赏袁妃风韵卓著的神情,转头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周氏,抬手拉了拉崇祯的衣袖,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连忙适时转移了话题。

田妃嘤嘤地说完话,连忙明眯闪烁,看着对面的崇祯,期待崇祯接过话头。

田妃似乎有一种小家子气,怕袁妃呛了自己的风头,故意将话题转移了去。

“田姐姐有所指的,是那句‘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吧?”

袁妃轻轻凑到崇祯耳边,看着身旁笑意连连的田妃,不觉掩面“哧哧”笑了起来。

“真是一位多嘴多舌的小丫头!”

田妃没有想到,袁妃竟然此般伶俐,须臾之间,就将那句名句柔声道出,闹得田妃懊恼不已。

田妃转头瞪了袁妃一眼,看着眼前的湖面,心里有些隐隐的懊恼。

“爱妃莫不是想考考朕吧?是不是朕,忙于朝中大事,让尔等姐妹们,寂寞难耐了啊?”

崇祯看着脸颊红红的田妃,脸上露出狡黠的笑容,情不自禁打起趣来。

崇祯话还没有说完,已经“哈哈哈”笑出声来,意在逗一逗身旁,兴致颇高的三位妻妾。

“臣妾有两位姐姐陪着,是不曾寂寞难耐的!倒是两位姐姐寂寞,需要皇上好好陪陪才是。如此这般的情形,皇上难道丝毫不知情?”

田妃听罢崇祯那句戏言,连忙回头“嘻嘻哈哈”,柔声笑了起来。

“皇上心系朝廷社稷大事,殚精竭虑,日夜操劳,臣妾和妹妹们,哪能让皇上分心呢?”

周氏看了看田妃袁妃,转头看着满面春风的崇祯,不慌不忙接过话头。

“还是姐姐言之有理!皇上忙于朝政,是为大明社稷安稳。臣妾,是不能让皇上分心的。”

田妃袁妃听罢周氏所言,抬眼看着近旁的崇祯,羞怯地点了点头,连忙粲然地齐声附和。

崇祯虽然被妻妾,无意中戏弄一番,却没有一丝的恼怒,反而感觉其乐融融。

“等朕忙完眼前事项,就与皇后和两位爱妃,日日笙箫夜夜歌。不知皇后和两位爱妃,意下如何啊?”

环视了一眼周氏田妃袁妃,崇祯连忙微笑着许诺。

周氏和田妃袁妃没有想到,贵为天子的崇祯,此时竟然也会当着三位妻妾的面,如此直白地放言趣话,禁不住纷纷低下头来,不敢正视崇祯狡黠的目光。

崇祯得意地看了看妻妾,心里顿时不觉无比畅快。

一阵凉飕飕的微风,从湖面徐徐吹来,三位妻妾艳丽的裙袂,像一道绚丽的彩虹,随着湖面的风儿,轻轻摆动着。

身旁的柳枝,随着微风轻轻摇曳,抚摸着三位妻妾,如花般的艳丽脸庞。

崇祯看着美若天仙的妻妾,心里顿时涌起些许歉疚。

崇祯知道,女人三十一朵花,到了四十豆腐渣。

眼前的三位妻妾,正是豆蔻年华,却因为崇祯忙于朝政,不能时时刻刻沐浴皇恩,而不得不独守空房。

崇祯想到这里,两滴晶莹的泪水,顺着布满皱纹的眼角,慢慢流了下来。

崇祯虽然是堂堂七尺男儿,却也有一副柔弱心肠。

此时此刻,心里的内疚,赫然挂在忧郁的脸上。

此情此景,崇祯身旁的周氏,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周氏知道,崇祯不但深爱周氏,也深爱着田妃袁妃。

“皇上,臣妾和两位妹妹,沐浴着皇上恩宠,已经心满意足。皇上还是不必自责了吧!”

周氏接过田妃手里的绢帕,轻轻拭去崇祯眼角的泪水,噙着泪花鹦声连连。崇祯看了看周氏,连忙强装笑脸,掩饰心里的惆怅。

几只鸳鸯追逐嬉戏着,竟然在不知不觉之间,慢慢游到崇祯所在岸边,“咕咕咕”地追逐嬉戏。

鸳鸯背部褐色,腹部白色的羽毛,配饰着头上艳丽的羽冠,在耀眼的阳光下,色彩斑斓,华美绚丽。

鸳鸯一边游,一边发出低沉柔美的叫声,仿佛像热恋中的情侣,在和伴侣窃窃私语,述说着心里,不能示人的秘密。

崇祯和蔼的目光,从三位妻妾凹凸有致的身上,慢慢移向水里斑斓的鸳鸯,眼前浮现出与妻妾欢爱时的情景。

“爱妻为长,两位爱妃为幼,爱妻多多照应,朕更是放心不少呢!”

许久,崇祯转头看着周氏,缓缓地轻声嘱咐周氏。

“两位妹妹知书达理,与臣妾情同手足,是应该悉心照应的。”

周氏看了看田妃袁妃,连忙拭去眼里的泪水,敛眉粲然笑着看向崇祯。

“皇后真是宅心仁厚。朕有皇后如此的爱妻,是享不尽的福分。有知书达理,善解人意的两位爱妃,朕其乐融融,心满意足矣!”

崇祯看着周氏残留泪水的双眼,连忙慢慢点了点头,心里不禁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