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骁将设伏

张献忠慢慢起身,拉着身旁的崔婉,依偎在龙床沿边,看着窗外朦胧的夜色:“朕可不是泥捏的身子,岂有被累坏的道理!只是爱妃得好好养生,来日为朕,再生个小公主!”

“臣妾已经为皇上,生了小公主婉倩。这一胎,臣妾为皇上,再生一位皇子吧!”崔婉顺势倒在张献忠怀里,摸着渐渐隆起的腹部,顿时不觉娇羞连连。

崔婉虽然有孕在身,特有的淡雅体香,弥漫在张献忠周围。

躺在张献忠怀里的崔婉,犹如倦鸟般的轻声鹦咛,像一首令人亢奋的乐曲,让兴趣盎然的张献忠欲罢不能。

崔婉笨拙地翻过身来,借着幽幽的烛光,动情地看着张献忠:“皇上,臣妾再过五个月时光,会为皇上诞下皇子的。到那时,皇上与臣妾,就能尽享天伦之乐呢!”

崔婉一边鹦声细语,一边看着张献忠朦胧的脸庞,心里的喜悦,顿时溢于言表。

太子健生,已经十二岁。公主婉倩虽然还年幼,也有两岁多。

想着那些曾经的皇室,不也是妻妾成群,儿孙满堂吗?张献忠倒也是想,再生育些子嗣,该多好啊!

未曾想,在不经意之间,爱妾婉儿,竟然又有了身孕。

想起这事,张献忠的心里,乐颠颠的,不禁将怀里崔婉,抱得更紧。

窗外的夜色,越发的朦胧。

寝宫里的烛光,依然明亮。

透过帷幔的烛光,洒在考究的龙床上。

崔婉用一床薄薄被褥,盖住微微隆起腹部。崔婉看了看张献忠,连忙巧笑嫣然,温顺地与张献忠窃窃私语。

六月的四川盆地,骄阳似火。

成都平原一望无际的田畴之上,满是郁郁葱葱的秧苗玉米和薯类。

葱郁的竹林掩映的小院,星罗棋布洒在川西平原上。

偶尔从院里窜出的家犬,“汪汪汪”的狂吠声,让人听罢心生胆怯。

从都江堰流来的岷江水,浇灌着连绵不绝的田地。

虽然争战和干旱连年不断,都江堰罐区依然物产丰饶,黎民百姓安居乐业。

民不聊生,沿街乞讨的情形,在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已经十分的鲜见。

前几天,有消息从西安传来,清军于五月初,离开西安前往汉中。

另据可靠消息,杨展等前朝将领,率军正向川西一带进击。

按照四月军事会议部署,大西军在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和刘进忠的统率下,已经于六月初,各自奔赴抗清前线。

面对清军咄咄逼人的态势,张献忠采取在川北防御为主,大西国退居以重庆为中心,经川东南进入长江流域,实行“联(南)明(残余)抗清”的国策。

长江流域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回旋余地大,有利于大西军游击作战,抵御咄咄逼人的清军,故而成为张献忠,南下东进的首选。

进入七月之后,张献忠吩咐汪兆麟严锡命,做好从成都沿府河下嘉定,经嘉定顺长江,向重庆而去的准备,待相机占领重庆之后,过长江三峡的夔门天险,进入湖广之地。

汪兆麟严锡命不敢懈怠,连忙分派人手,连夜进行战略转移的准备,只等张献忠一声令下,就可以从成都,沿府河下嘉定,经嘉定顺长江,向重庆而去。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成都平原,芦花黄,稻谷香。

年初进入陕西汉中的清军,一直在汉中休养生息,整军备战。

其余各路清军,只派小股人马,在川北一带,骚扰大西军。两军的交战,只是零零星星。

虽然川北的军情不时传来,局势仿佛在平静之中。

这种情形,对于身在成都的张献忠而言,是大战将临的前奏。

两军交战的惊雷,不久就会在大西国土地上,不可避免地响起。

张献忠知道,趁清军还在川北一带,向重庆方向转移,对于大西国而言,是绝佳的时机。

如果失去这次良机,一旦清军人马进入川西腹地,要想转移,已经来不及了。

秋雨过后的成都,秋高气爽。

满城艳丽的芙蓉花,迎着秋阳,挂满枝头。

高大粗壮的梧桐树,宽大繁茂的绿叶,已经变成金黄色。

一阵秋风徐徐吹过,飘飘洒洒,落了满地。

张献忠看了看身后,渐渐消失的大西皇宫,登上府河边上宽敞豪华的战船,黯然神伤坐到龙椅上,望着万里无云的天空,带领十万大西军人马,顺着府河,经黄龙溪,自彭山江口,取道嘉定,向重庆及夔州进发。

秋天的府河,水量依然充沛。

沿河两岸,满是秋天的景象。

不时跃出水面的鱼儿,跟随在战船两旁,欢快地追逐嬉戏,让身为太子的健生,欣喜不已。

张献忠看了看太子健生和公主婉婧,又看了看皇后刘燕和皇妃崔婉,倚靠在龙椅上,慢慢睡去。

成都四月军事会议不久,前朝参将杨展,探得张献忠抗清,与出四川入湖广诸项事宜,分析张献忠经重庆,进入湖广,必定乘船沿府河,经彭山,过嘉定,取重庆,向东而去,思索着寻找战机,与张献忠大战一场。

张献忠得知杨展领兵二十万,已经兵抵嘉州邛州,以及眉州雅州等地,行前已经派出多路人马,沿途打探杨展所部消息。

大西军,除水路五万水军之外,陆路有步骑兵马五万之众,水陆并进,互为依托,依序前进。

杨展,字玉梁,四川嘉定犍为人,崇祯十年武进士第三名,授予游击将军,不久因功,提拔为参将。

崇祯十七年,张献忠统兵攻打成都,杨展不幸被大西军所俘虏。张献忠见杨展身手不凡,意欲招降为其所用。

在多次劝降无果之后,盛怒之下的张献忠,命人将杨展押至南门菜市斩首。

哪曾想,杨展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连夜逃出成都,辗转千里至赤水河畔再次起兵。

一个月之后,杨展与前朝将领王详,在占据永宁之后,修书联络叙府城中,素有名望的生员罗文灿,里应外合收复叙府。

这时的杨展,已经被南明福王政权,任命为四川总兵,封锦江侯,成为南明在四川的有生力量。

面对死灰复燃的前朝残余首领,是从成都逃脱的杨展时,张献忠顿时勃然大怒,连夜派抚南王将军刘文秀大将狄三品,率军前去收复叙府,均被杨展王详悉数击退。

杨展顺势又收复嘉州眉州,邛州雅州诸州邑,以及仁寿简阳眉州青神等地。

杨展虽然是武举出生,却是智勇双全的前朝虎将,自打重聚人马挥师向川西而来,一路所向披靡,过关夺隘,取得赫赫战绩,即使是大西国猛将,也得惧怕三分。

拥兵数十万的张献忠,不得不加强对杨展所部的防范。

素来足智多谋的杨展,派出心腹将领,沿着府河直至嘉州,找寻伏击张献忠水陆联军地域。

当得知彭山江口一带,是极佳伏击之地后,连续多天察看江口的水文,以及地理环境,谋划伏击张献忠及大西军事宜。

江口,位于彭山东南八里地。

因府河与岷江,在这里汇合,称之为“江口”。

江口地势西低东高,西面是平缓的台地,东面是牧马山西南的浅丘。两岸沟壑众多,植被繁茂,是理想的伏兵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