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的固定节目就是来一个毕业旅行。本来我打算和老珍去的,结果这个人约了自己班上的人去,但我和她的同学不太熟,我就不好意思去凑热闹。本以为我要一个人去毕业旅行,结果老周邀请我加入她们的旅行团,团员正是我们地理课那个小组的人,正好是认识的,我就不会不好意思了,所以我就加入了他们,五个女孩一起去韩国了。
记得在考完高考以后,我们就立马约到书局买了本首尔旅游书,然后一起看、讨论行程。当时老周很是用心,把我们感兴趣的景点全都标记下来,回家以后更是把它们全都按地区分类好,后来的六天五夜行程表,有一大半功劳是她的,当时我们一行人都想着说到时候跟着老周趴趴走。其实虽说我是一个偏强势的人,但同时我也是一个很懒的人,能懒则懒,我并不在乎去旅游有没完整的行程表,更不在意是跟着其中一个人走还是怎么样,只是因为在出发前老周一直很积极,所以大家都自然而然的默认她为导游了,然而在旅游的过程中,却事与愿违。老周一改她的积极,在大家一起找路的时候,她却站在旁边什么都不干。她说想去某个店,我们叫她找个地址,然后我们再找路,结果她宁愿不去也不找地址。也许是落差感太大、也许是我们本来就有些芥蒂,所以当时有很多的不满。
其实在出发之前,我有担忧过我会和她吵架,当时我就找了其中一个团友——啊嘉,说过我的忧虑,当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为了整个团的和谐,如果真有什么看不过眼的事,都要忍着,起码等旅行以后再处理,当时我们觉得这是一个最好的处理方法,然而差强人意。大概是第三天吧,我们就已经有点分裂,我和另外两个女生走一起,老周和另一个女生走一起,看似还是一伙,但我们面对老周的时候都相对冷淡,能不说话就不说话。保持了好几天的冷战以后,在回程的时候我们五个人又重新玩在一块,本想着说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结果当天晚上老周就把我们三个人都拉黑了。
后来我有给她发过一段千字文,诉说了一切,但她没看,就只是说暂时不想讨论这件事,后来就不了了之了。不过她要是认真看过,应该只会更生气,因为那时候的我是在一个气头上的状态给她发的千字文,内容看似给她道歉,但实质上却是酸言酸语、带刺的。
其实后来冷静下来,我还蛮后悔的,毕竟是认识了快五年的好朋友,曾经形影不离,现在却以这种形式成为陌生人,但这就是人生吧,失去后才懂得珍惜。不过,其实我觉得我们分开是迟早的事,差就差在是时间冲淡,还是这么轰轰烈烈的爆一次,毕竟我们是真的性格不合。
大一的暑假,我有和她,还有老冯和老婷吃过一顿宵夜,那是我们在那次以后再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见面。很感谢她那五年的陪伴,我们的确有过很多快乐的回忆,但同时我知道我也给她制造了不少不快乐的情绪,谢谢老周妳的包容和忍耐,我为我对妳說过的话、做过的事、为我的不成熟道歉。
现如今,我不知道她过得怎么样了,但我相信她会过得很好的,在此,我祝福她。
题外话:
(1)去旅游真的很考验友谊,记得我们那年去韩国旅游的人都发生了不太好的事。我和老周绝交了、雪莉也和同行的友人吵架了、之后会介绍的乐仔更是因为友人而错过了回程航班而要再花钱买回程机票。记得那时候他们回程是六点的飞机吧,然后两个友人硬是说要到某个景点,以致于之后要赶去机场,而最气人的是他的两个友人没有提前收拾好行李、到了机场还慢吞吞的走。所以说,旅行真的要找对旅伴,好朋友并不等于好旅伴。
(2)说起来还蛮神奇的,同行的另外几个女生是老周的同班同学,高一的时候因为我和自己班上的人不熟,所以我就搭老周和她们班的同学一组了。虽说我曾经和她们同班过,但也没有很熟,尤其是啊姗。即便一起上了三年的地理课,我和啊姗也没怎么熟起来。但神奇的是,去韩国的第一天下午,我们去逛地下街的时候,老周她们三个人抛下我和啊姗就自己逛起来了,但也正是这样,在逛街的过程中,我才发现我和啊姗的眼光、口味都很像,喜欢的东西也很像,因此在之后的几天,我们的友谊突飞猛进,就这样赶在毕业礼前成了好朋友,虽然近几年少了联络,但偶尔还是会约饭局。
(3)因为香港的中学没有住宿一说,所以同学间不太会有共住同一屋檐下,当真正同住一起的时候,就可能会发现很多平日不会有的摩擦。后来读大学的时候更是明白,好朋友并等于好室友,但好室友也未必是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