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黄姑(小小说)

黄姑和其她姑娘一样,有个枝呀花呀一类挺动听的名字,可自从她有病以后,家人见她面黄如纸,便叫她“黄姑”,她倒也乐意接受。时间一长,人们便淡忘了她的“雅号”,都跟着叫起“黄姑”来。

黄姑的肺病是小时候就得的,拖拖延延,久治不愈,成了有名的“药蒌子”,久而久之,养成了好吃懒做的坏习惯。

女大当婚。黄姑的婆家也很穷,是村里公认的“三类户”,与先富起来的人家形成了明显的反差,这时常勾起黄姑心理的不平衡。

因为有病,她四处求神拜巫。这天黄姑到十里外的一个巫婆家看病,人很多,轮到她时,那巫婆为她上香、焚纸、磕头、淘药,服药后她将身上仅有的十块钱投进了桌上的木盒里。这情景,在她心里产生了小小的触动。

黄姑回家一连睡了三天,起来后便会看病,说是菩萨现身,灵得很。消息不胫而走,名声越来越大,越传越远,一时弄得十里八村沸沸扬扬,好不神乎。人们在传扬:皇姑看病真灵,啥病都治。大医院都没治好的病,皇姑只看了两次就没事了。

黄姑家门庭若市,布滿蛛网的矮屋里坐滿了人,破旧的窗口时时窜进阵阵邪风。一位病人跪在中央,黄姑燃上香、纸,虔诚地用一纸斗在香火上方旋转,口中念念有词,同时另一只手在空中一抓,丢进纸斗,连指甲都弹得要响似的,不久纸斗里便有了药,黄姑让患者随即服下。接着发话“三天以后就好了!”病人诚惶诚恐地将十元钱投进木盒。

黄姑耷拉着眼皮,不时乜斜着那个木盒,面部表情随着投进面额大小而发生着难以察觉的变化。她掩饰着兴奋,外表沉稳、神圣、严肃的举止令人们对她的法术深信不疑。

一位头痛患者怀着一颗“信者灵”的心理远道而来,正紧张地叙说病情。黄姑眯着眼不动声色,然后伸出手掌在患者头上方正转三圈,倒转三圈,患者冥冥之中觉得头上凉絲絲的,心里打了一个寒颤。只听说道:“好了!”一张五十元的票子像受了惊吓的小鸟飞进木盒。

黄姑治病的法子越发多起来。竹叶、石榴叶、枣叶梗等皆可为药,取三枚水煎有特效,她会根据你的病得心应手地指点迷津。还有摘下堂屋的中堂画,刨掉院里的那棵树,挪动睡觉的位置,都会治好你的病。

这段时间黄姑看来精神了许多,随着络绎不绝的人流,黄姑家桌上的小木盒也换成了明晃晃的不锈钢盒子。

黄姑还是那样黄,只是最近眼圈变得灰暗了,让人看了像人,也像鬼。

忽一日,黄姑正给人看病,突然觉得胸口有一股热流往上涌,立时嗅到一股似曾相识的腥味,她便将头一歪,哇地一口鲜红的东西喷在地上,惊呆的人们顿时乱了阵脚,议论纷纷。

第二天人们得知,黃姑仙逝了。村人们不明白,她为啥不把自己的病治好呢?一位老者慢条斯理地说:自己的刀不削自己的把,医不自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