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私心是什么?

许多人都弄不明白的事:“私心”是什么?

人都是利已主义者,不分国家,种族,这也是人的天性。

利己主义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基本特点是以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作为思想、行为的原则和道德标准。

利己主义思想产生于私有制社会,有些学者认为中国先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的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主张,是古代利己主义思想的典型。

所谓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道德观念,就是从利己主义出发的。

每个人的利己主义程度不一样,表现出来的形式也不一样,所以大家不要把“自私”贬义化。

古人云“君子爱财,求之有道。”就是说,每个人都有私心,何况谦谦君子?但求财要合乎法律,以正确的方法取利。

古代著名谋略家张居正曾说:君子谋国,而小人谋身。谋国者,先忧天下;谋己者,先利自身。盖智者所图者远,所谋者深。惟其深远,方能顺天应人。

意思是说,君子谋求的是国家大事,小人谋图的是自身利益。谋虑国家大事的人,首先为国家操心;为自身谋虑的人,首先想到个人的私利。这是因为有智慧的人志向深远,所谋求的目标宏大。正因为志向远大,才能够顺应民心。

张居正还说:大德容下,大道容众。盖趋利而避害,此人心之常也,宜恕以安人心。故与其为渊驱魚,不如施之以德,市之以恩。

意思是,大德之人能够包容众下,大道之行能够容聚众人。与其为了清正廉明而驱除犯错的人,不如施之以德,用恩惠来收服他们。

自私是人的本性,况且适当的自私还可以让自己过得更加快乐,轻松。当一个人的私欲得到满足时,就会得到快乐。但如果个人欲望无限膨胀,成为无底洞,那就会产生巨大的苦恼和麻烦。所以私心要有度,要适量,要恰到好处。

但这里难就难在很多人太过于自私,无法把握度,私欲无限彭胀,

所以不仅没有带来快乐,还带来了痛苦。因此必须用法律来一个约束,完善和健全法律法制,让每一个人都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事,走法制社会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