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当代“老顽童”黄永玉
- 闲云野鹤集今古名言每天说几句
- 赵海中
- 1415字
- 2022-11-04 11:15:47
白岩松说:“老了,就做黄永玉这样的老头。”
耄耋之年,黄永玉写了一副字:世界长大了,我他妈也老了。
“趁我没死,快夸夸我!”
说这句话的人,90多岁的年纪,诙谐自称是90后。他90岁开法拉利飙车,爆粗口、养猛犬、收藏数千只烟斗,只为好玩。
他是中国第一个买私家车的人,中国第一枚生肖邮票,庚申年票,酒鬼酒包装,创下设计费最高记录。,均出自他的手笔。
他就是认认真真做一种事业,然后凭自己的兴趣读世上一切有趣的书的人,他就是现实版的当代“老顽童”——黄永玉。
1924年7月9日,黄永玉出生在HUN省凤城县城,父母都是小学校长。教书育人的父母,却没有教会他对上学的热爱,他尤其贪玩,常常逃学。
黄永玉是一个妥妥的学渣,他逃学,五次留级,大家送他外号“黄留级”。黄永玉的父亲是一个非常文雅聪明的人,在他逃学失踪半个月之后回来,他站在门口不追,他招手叫儿子来吃东西,告诉他说,那个学我们不念了。从此,黄永玉再也没有进过学校,那一年他才只有12岁。
“布什说,他是因为在学校读书找不到出路,才当总统的;而我也是因为找不到出路,才当画家的。”黄永玉这样说。
12岁的黄永玉挎着自己缝制的大帆布包,包里装着木刻刀、木板和书。此后八年时间,他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在福州的一段经历,令他终生难忘。
那时黄永玉在长乐教书,每个礼拜天,他都坐小船到福州,一上岸就去一家书店看《约翰.克里斯朵夫》,看完放回去。如此半年才把那本书看完。
后来,书店老板说:“你一来我就注意你了,因为你看完书放回去。这本书我不会卖,我要为你留下来。”这份陌生的温暖,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感动。
他没有上过几天学,可是他终生都在勤学不辍。
他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美术训练,但他是中央美术学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他初中都没有念完,还曾经蹲班过五次,但他出书、写诗、笔耕不辍。
像我们平凡的大多数人,没有文凭并不可怕,放弃学习和成长才是真正的失败。
要把成长的眼光放长远一点,把钻妍的精神再凝练一点,人生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老年的黄永玉这样回顾自己的一生,他说自己的确是运气好,他说,:“一般人离开了正轨的学校以后,底下怎么办?排除了高调的、不实际的那些东西,要去钻研一件事。”
在钻研的路上,他的表叔沈从文给了他很大的帮助。黄永玉30岁时,在美学院教书,经常在报纸上发表作品。
沈从文为他的直率,专门跑到他家里批评他:“你怎么这么草率?30岁正壮年,你怎么不拉满弓,再把箭发出去?”
后来他得知,沈从文的一部《边城》改了二百多遍,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推敲。
这种对待读者和作品的态度,感染了黄永玉,从此他变得非常谨慎。
他说:“勤奋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关键看你的产品质量高不高。”
他一直都本着:要求自己严格,做一个有意思的人,不要做人物,对待眼前的生活,要用头脑,不要幼稚化,活得好一点。
黄永玉对待自己是严谨的,对待他人与作品,都是欣赏的态度。
他对古代的、现代的、传统的、海外的,包括现代的年轻人的艺术,他都抱着一种欣赏的态度。他努力从每一件艺术中看出它的好,以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心态,吸取他们的好处,欣赏能够使自己饱满。
他幽默地说,那些排斥他人的艺术家,好像一个这不吃,那不吃的人,早晚会营养不良。他称自己是个杂食家,别人丢弃在地上的东西,他都捡起来吃。这是到了八、九十岁仍然进步的原因。
有人问:生活是什么?
黄永玉回答:青菜、萝卜、打醬油,该愁的时候愁,该乐的时候乐。贴着土地过日子,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应该把生命看得长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