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十五军在
在长征路上,国民党蒋介石纠集主要军力围追堵截,妄图置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于死地。英雄的红军在毛泽东等同志领导和指挥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激战嘉陵江,血战独树镇,在川黔滇鄂豫陕甘广大地区调动敌人,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终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长江南北的红军队伍和游击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游击战争。创建陕甘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西北地区红军,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二十五军一起,打破了敌人的重兵“围剿”,为党中央把革命的大本营安置在西北创造了条件。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的东北抗日联军,坚持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地下斗争的党组织,以及党领导的各方面力量,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都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江泽民《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1996年10月22日)
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考验的紧急关头,党领导红军进行了战略转移。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先后进行长征。在长征途中,党领导红军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粉碎了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克服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等错误,纵横十余省,最远的行程二万五千里,胜利前进到陕甘宁地区,实现了红军主力的大会师。这场惊心动魄的远征,历时之长,行程之远,敌我力量之悬殊,自然环境之恶劣,在人类战争史上是罕见的。红军主力长征期间,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西北地区的红军、党领导下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以及在白色恐怖下开展地下斗争的党组织,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坚持斗争,为红军长征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红军长征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宣告结束,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革命战争的卓越能力,充分体现了红军将士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勇于牺牲、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充分证明了人民革命战争的正义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06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