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评与心悟 Comments and Thoughts

1.本篇中3种“输刺”法的应用:Application of three needling methods

本篇的“九刺“”十二刺“”五刺”中均有“输刺”法,名称相同,但在其手法和临床应用上各有特色。

(1)“九刺法”中的“输刺”Transport point needling in the nine needling methods

此刺法是指针刺十二经肘膝关节以下的荥穴、输穴以及背俞穴,这种刺法是一种配穴法,五输穴与背俞穴的配伍,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2)“十二刺法”中的“输刺”Transport point needling in the twelve needling methods

此刺法是一种深刺泄热法,针刺时直入直出,得气后慢慢出针,以泄邪气,临床主要应用于一切实热病证。

(3)“五刺法”中的“输刺”Transport point needling in the five needling methods

此刺法与“十二刺法”中的“输刺”手法基本相同,直出直入,只是比“十二刺法”中的“输刺”更深一些,深刺至骨,以泄骨髓中的寒湿之气,所以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骨痹。

2.各种刺法的临床应用 Application of various needling methods

本篇中的“九刺”法在临床的应用非常广泛,尤以巨刺法应用最多,主要治疗内科、伤科、皮肤科、外科、扭伤、关节疼痛等,文献报道,骆氏采用巨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选取健侧的照海、太溪采用泻法,丘墟、昆仑采用补法,阳陵泉、解溪行平补平泻法,有效率达97.4%。

“十二刺法”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其中齐刺法应用最多,其次是扬刺法,临床治疗范围也非常广泛,其中用于伤科疾病最多见,在齐刺法的文献报道中,陈飞轮采用齐刺滞针法治疗腰椎横突综合征;周仲瑜等采用阳陵泉、丰隆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睢明河等采用顶颞前斜线常规治疗加常规体穴治疗中风偏瘫;贾卫华等采用齐刺温针肩内俞法治疗肩周炎等,均取得了显著疗效。

“五刺法”中的半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合谷刺法治疗重症肌无力、半身不遂等均有较佳疗效。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骆方.巨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39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2,3(78):53.

[2]陈飞轮.齐刺滞针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10):22.

[3]周仲瑜,李家康,罗惠平.齐刺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4,24(12):835-836.

[4]睢明河,马惠芳,白杰.顶颞前斜线齐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J].针刺研究,2003,2(82):144-146.

[5]贾卫华,张镜,王玲,等.齐刺温针肩内俞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0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3,25(12):925-927.

[6]徐彩虹.半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4):307-308.

[7]冯起国,崔红,林立泉,等.合谷刺法为主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47例[J].中国针灸,1998,1(81):33-34.

[8]郭志力.《灵枢·官针》篇针法应用举隅[J].中国针灸,199(85):289-290.

(陈志强、方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