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内经理论传承与现代研究(下册)
- 李恩 李照国
- 581字
- 2022-07-12 10:48:38
三、解读与现代研究 Explanations and Modern Studies
1.对“终始”的理解Understanding of“ ending and beginning”
关于《灵枢·终始》中“终始”的含义,明代医家张介宾在《类经》中解释“终始,本篇名,即本末之谓”,指出终始即经脉起止之意,也是气血周而复始的运行规律,而现代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终始”一词是指全过程的开始,因为该篇所讲的都是针灸学入门知识,都是基本内容,只有掌握了这篇内容,才能够继续学习其他的课程,所以说“凡刺之道,毕于终始”。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终始”是说明如环无端、终而复始,与始终的如杖有端的含义大不相同,而经文中两度指出“经脉为纪“”五脏为纪”更印证了此种说法,认为“从开始到终了“”自始至终”的解释都不够准确。
2.现代与本篇中的“气至”观的不同理解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qi arrival
众所周知,在针灸的过程中,“气至”是针刺获得疗效的关键,也是衡量医师针刺水平的重要依据,现代教材及文献多将“气至”称为“得气”,具体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针刺医师手下的感觉而言,正如《医学入门》所述“如针下沉紧胀满者为气已至”;二是指被针刺者的感觉,如酸、麻、胀、重、触电、温热、凉爽感等,这是现代对“气至”的理解,而该篇中所说的“气至”与我们今天的理解完全不同,反复斟酌本篇可以得出本篇判断“气至”与否的唯一标准是针刺前后脉象的变化,这与《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