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做木箱

楚寒天却知道,现在孔元祖的精神状态之所以会比之前看起来还要好,更多的是类似于回光返照的现象。

这也说明孔元祖剩下的时间真的不多了,也让楚寒天不免有些感伤。

或许是楚寒天的情绪变化有些明显,孔元祖笑道:“你不必为此感到伤怀,我这一辈子完成了很多人都比之不及的成就,这对我来说就够了。反倒是你,之前说好的,你替我要回来钱,分你一半,剩下的都捐出去,怎么连带着马保国多给你的那些也都给我拿过来了?”

楚寒天道:“无功不受禄,那些股份本来就属于您个人的,我只不过是代为跑了一趟,不是自己的钱拿着也不安心,即便是要捐赠,也要您亲自过去才是。”

孔元祖摇了摇头,倒是没有过多的在这个问题上说什么。

“既然你过来了,正好我想用几块木头做个木箱,你会做木匠的活吗?我现在的力气也不足以去做一个木箱了。”

楚寒天应了一声,就跟着孔元祖进了房间,将他准备好的木料和工具都拿出来,开始按照他的想法进行操作。

木料是最常见的杨树,一般都是用来做衣柜或是门的,放在以前好像跟孔元祖这样的身份完全不相匹配。

楚寒天倒是也没有多置评什么,现在不管孔元祖想做什么,他都会尽最大努力的去满足,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质疑对方的行为。

就在楚寒天忙活的时候,孔元祖在一旁问道:“是不是看到我用杨树还挺意外的?”

楚寒天如实道:“实不相瞒,是有一点。”

孔元祖笑吟吟道:“你小子倒是实诚,不过你会有这种想法也是很正常的。不过杨树可不跟一般人所以为的那么普通,当年我们国家还没有现在这么强盛,杨树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且直到现在,也可以用杨树来赞扬一个人的品格正直。”

孔元祖就办了个小凳子坐在院子里,一边看着楚寒天忙活,一边闲适的聊着天,就跟寻常老人跟自己的子孙说话一样,说起了很多事情。

两人虽然年纪差很大,但是交流起来却没有太大的隔阂,时不时孔元祖会问几个问题,楚寒天也都耐心的回答。

楚寒天做的也不快,相对来说,他的木工还是很一般的,倒是在烧制陶具上别有一番见解。

中午的时候,孔元祖下厨做了两道简单的家常菜,配上大米饭吃,饭间又说了一些家常话,来到楚寒天的孩子身上。

楚寒天道:“孩子叫茜茜,明年就该上小学了,我这周末带她过来见见您。”

孔元祖也没有说话,只是目光微微怅然,似是想到了自己的孩子一般。

说起来,这位老教授虽然在文学上的建树颇高,但是老天爷却算不上善待于他。

老来丧子,成为孤寡老人,暮年之时家中又遭逢剧变,最后连昔日的学生都反目成仇,现在除了楚寒天会经常过来探望之外,已经没有什么人会过来了。

这跟当初频频有人探望的孔元祖几乎是两个人,楚寒天看在眼里,也是忍不住为这位老人感到了些许的辛酸。

以前过来探望的人不少,但或多或少都是带着这样那样的目的,现在谁都知道他没多长时间好活了,就连最得意的几个弟子也都纷纷表示要跟他划清界限,谁还会过来自讨没趣?

反倒是很多人知道楚寒天会经常过来探望,还要嘲讽他献殷勤都不会挑时候,要是在当年孔元祖还风光的时候,或许还能得到些好处,现在英雄迟暮,你就算表现的再贴心,又有什么用呢?

楚寒天也懒得去理会这些人,左右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人,何必为了他们的看法去改变自己的行为?

楚寒天做事但求无愧于心,只要自己行得正立得直就够了,更何况,他也并非是想从孔元祖这里得到些什么,只是纯粹的出于对一个贡献巨大的老教授的尊敬罢了。

至于会不会因此而得罪孔元祖那些个得意门生,楚寒天就更没当回事了,他要是想要巴结那些人,也不会在跟马保国要账的时候跟对方呛声了。

吃完饭之后,楚寒天继续忙活,等到日暮沉沉,才终于将箱子做好。

因为孔元祖已经提前准备好了数据,所以即便是楚寒天对木匠的活并不算熟悉,做出来的箱子也四四方方,看上去很不错。

眼看着天色已晚,孔元祖便跟楚寒天道:“时候不早了,回家去吧,明日有时间再过来就是了。”

楚寒天点头应下,帮着将木箱子搬回房间,又把工具都放到工具箱里,这才离开。

从孔元祖家中离去之后,没走多远,楚寒天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就看到孔元祖正在目送他离开,那身形微微有些佝偻,背后是温暖的灯光,但是却还是给人一种孤单的感觉。

在那一刻,楚寒天突然很想转身回去,尽可能多的再多陪陪这个老者,让他不至于太过孤单。

但是旋即又想,明天还会过来,而且顾诗雅才刚为他担惊受怕了好几天,也该好好回去陪陪她们母女俩。

于是楚寒天只对孔元祖挥手告别,便转身离去。

等到楚寒天离开之后,孔元祖倚靠在门前,开始剧烈的咳嗽起来,随后转身进了房间。

翌日一早,楚寒天过去鹿梓瑶的公司一趟,最近积压了不少事情,鹿梓瑶自己不敢妄作决断,都留着等他回来给个意见。

至于海外业务,也需要在海外设立一个分公司,楚云天答应要帮忙找人牵线,能省去不少麻烦,只是业务负责人还是要鹿梓瑶亲自指派过去才保险。

鹿梓瑶列出一个名单,等楚寒天过来的时候询问对方的意见。

后者也已经习惯鹿梓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过来问他的意思,看了一遍名单之后,道:“赵万顺挺合适的,本身也是销售部门的人,而且精通英语,沟通起来也没什么障碍,我记得他个人能力还是很不错的,你也没给他升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