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时代趋势

“想必常总也一定知道我说的是实情,赵家近些年来一直在走下坡路,跟这样一个家族企业合作,对您和您背后的海宁工厂来说也绝对不是一个明智之举,相对而言,其他的合作伙伴可以带给你们更多的利益,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常彦强一头雾水,但还是问道:“那你这话的意思,是想让我放弃跟赵家的合作,去选择别人?”

楚寒天道:“非也,我只是将所有的情况都跟你提前说明白了,赵家现在正处于一个迷茫期,毫不客气的说,如果不是仗着当年的底蕴,能不能维持现在的体面都还是一说,虽然很多赵家人并不这么认为,但是我却看得很明白,外面的人也同样清楚这一点。”

常彦强点了点头,赵家现在的情况已经不算是什么秘密了,不过这话自己心知肚明是一回事,甚至被别人说出来也还算合情合理,但是让常彦强想不明白的是,眼前这个年轻人为何要跟他说这些。

他难道不该是想要拿下这笔订单才对吗?既是如此,为何还要说这些对自己没有利的情况?难道是这话里还有更深层次的意思?

还不待他继续疑惑下去,楚寒天就继续道:“实不相瞒,常总,我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跟家族联系过,这次回来,也还没待上几天,对于家族现在的状况,也是格外震惊,不由得想起当年,我们国家也曾闭关锁国,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一代伟人说的不错,‘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用在家族上也同样适用。”

常彦强点头道:“是啊,无法紧跟时代的潮流,就势必会被历史淘汰,所幸我们国家挺过来了。”

楚寒天点头道:“是的,但从当初的闭门造车,到后来的转变,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天赋强,而是勇于面对不足之处,并且想方设法的求知进取,我们国家之所以能重新强大起来,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他们的觉醒让这个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

常彦强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相较而言,他的年纪算是比较年长的了,也是从当年那些穷困年代挺过来的,比很多人都要了解当初那个年代的种种辛酸和不易。

而他的海宁工厂也是在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赶上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加上他奋发进取,不断的改革创新,这才从一无所有到现在的身家数百亿。

现在走过来了,再往回看那些道路,也还是无比感慨。

当下常彦强道:“没有想到你竟然还有这等觉悟,我总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忘了根本,但是能看到你这样缅怀过去的后生,我倍感欣慰啊。只是到现在为止,你似乎都还没有跟我说正事,我固然也想跟你顺着这个话题说下去,但我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你还剩下五十分钟可以说服我跟赵家合作。”

楚寒天却笑道:“我想说的话都已经说过了,剩下的时间,都交给您来判断和抉择。”

闻言,常彦强也跟着愣了住,有些诧异的看着楚寒天。

对方说要在路上跟他谈合作上的事情,但是从上车到现在,除了一开始说了跟赵家合作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之外,别的就是在扯闲话了。

现在却跟他说,想说的都已经说完了?

常彦强忍不住问道:“你确定没有别的要说的了?”

楚寒天点头道:“是的。”

常彦强也跟着陷入了沉默,面上露出思索的表情。

从跟这个年轻人说的第一句话开始,他就一直都有种奇特的感觉,就像是,站在他面前的人不是一个即将衰退家族的年轻子弟,而是一个久经商场的精英。

对方的话明着看上去是一层意思,末了却又给人一种更深层面的感觉,让他不由得开始细细品味。

几分钟之后,常彦强似是想到了什么一般,看着楚寒天道:“你想表达的意思,是说现在的赵家就如上个世纪的国家一样,是还未完全觉醒的猛虎?”

楚寒天也跟着笑了起来,道:“素来听闻常总是个善于钻研和思考的人,而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错,我正是这个意思。”

常彦强道:“我虽然猜到了你想表达的意思,但是恕我不能认同你将赵家抬到这样的一个高度。”

楚寒天也没有不快,而是道:“常总会这么认为才是正常的,就如当年那些外强,有谁认为我们能发展到现在的地步吗?海宁工厂的市值已经达到了数百亿,你我都很清楚,当一个企业到了这种程度之后,所需要思考的并不是要如何赚钱,因为赚的钱已经足够多了。”

“有时候钱多也是把双刃剑,真正到了这一层面的话,是不能仅凭着一个项目或者一个订单来牟利的,而是需要思考该如何来顺应时代的发展,成功易收功难,就如当初的赵家一样,家大业大,但是却因为故步自封,短短几年就将百年的基业消耗的七七八八。”

“赵家在这次的合作上没有任何优势,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就算我口若悬河,说的天花乱坠,也改变不了这个事情,但同样的,赵家百年基业,在晋北积威甚广,话语权还是很重的,并且族人数量足够庞大。”

“不说所有的人都勇于创新,但只要有一小部分人愿意去探索钻研,在这个庞大的基数下,也会有不少人才的出现,我想冒昧的问上一句,常总的手下有多少真正的可用之人?”

常彦强再度陷入了沉默。身为领导者,他比任何人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就如古代行军打仗一样,手下的兵马多并不代表什么,要有能统率兵马、指挥战场的将领才是关键。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高企愿意花重金去聘请一位专业领域的人才,因为他们也清楚,一位人才所能带来的利益要远远大于这个价值本身。

正如阿里巴巴一样,在最开始别人都认为行不通的时候,创始人就凭借着超凡的长远目光,跟上了时代潮流,达成了现在数千亿级别的国际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