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不以为意

皇甫健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约束部曲军纪之上了。随着其他豪强陆续来到长安,这个任务越发繁重。

甚至让他不得不把自己帅帐安置在了北掖门,只为了亲自守护皇宫,以免哪只不开眼的豪强部曲想要进去“开开眼界”,冒犯了皇帝。

要知道,就连皇甫健自己,也是严守礼仪,“非召不得入内”,绝不肯轻易进入宫禁去践踏皇帝的威严。

正如他所言,如果随心所欲,那和董卓、楚阳的区别又在哪里?失去了这种正义性,皇甫健就没了进行战争的理由。

赵道匆匆离匆去,半天之后只带着赵温和一个小厮回来,抱歉地对皇甫健说道:“我没能请动淳于公和杨司徒,只有我父亲大人愿意前来一试。”

“辛苦赵司徒和言途了。请杨公去请示陛下,赵司徒想要求见,是否应允?”皇甫健道。

不一会儿,杨庆回报道:“陛下命赵司徒于麒麟阁等侯觐见。”

“皇甫将军,老夫此去,就是劝说陛下写一份讨伐楚阳的诏书?”赵温问道。

“陛下若是不肯写的话,也不必强求。还请赵司徒对陛下多加宽慰,这次三辅群雄合兵,预计有超过十万部曲,纵是楚阳三头六臂,也必会束手就擒。”皇甫健道。

“我知道了。”赵温点头道。

“等等,你一个人去就行了,仆役就留在外面吧。”樊稠拦住了赵温一行。

“好吧。”赵温点头道。

良久,赵温在小黄门的护送下,出得宫来,连连摇头道:“陛下至今仍深受楚阳的蛊惑,还命你们率军退出长安,更不肯写下讨伐楚阳的诏书。”

“无妨,楚阳倒行逆施,天怒人怨,陛下只是一时不查。等我们擒住楚阳之后,陛下会明白谁是谁非的。”皇甫健不以为意地道。

当晚,献帝突发腹疾,连夜召太医入宫诊治。

太医带领着一名背着药箱的药童匆匆赶到,樊稠命宿卫跟随小黄门一起护送太医入内。

“朕感觉似乎有什么东西,从我的……那里出来了。”刘协一脸苍白,有气无力地对太医说道。

“有可能是脱肛了。陛下,我需要查看一下,还请饶恕我冒昧之罪。”太医诚惶诚恐地道。

“这……这怎么看?”刘协打量着四周的宦官、宿卫,一脸为难。

“都退下去。”杨庆高声命令道。

“杨黄门,你也暂避一下吧。”刘协道。

“是。”

太医给皇帝检查屁股,岂能随意让人围观?

至于太医和药童,那是诊疗所需。在医者的眼里,只有病人,不用顾忌其他。

献帝的寝宫关了起来,还拉上了厚重的帘子,以为王者保持尊严。

半个时辰之后,太医带着药童打开寝宫的房门,走了出来。

两人看起来十分劳累,药童更是不停地拿着一张白绫擦汗。

现在正是七月,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而太医和药童为了入宫,都是穿着全套袍服,岂能不热?

就连在门外无所事事的宦官和宿卫们,都是一身汗水。

“我已为陛下施了药,陛下现在需要静卧休养,你们不要去打扰他。”太医向众人嘱咐道。

等太医走后,杨庆轻手轻脚地进入寝宫查看。只见献帝俯身趴在塌上,屁股上高高隆起,也不知是什么药,用了那么大一坨。

“陛下,你有什么事要吩咐老奴的吗?”杨庆小声问道。

献帝“唔”了一声,挥挥手示意他离去,看起来十分疲惫。

次日,宫中爆出消息,献帝失踪了。

皇甫健顾不得再自我约束,进入宫内,只见到假冒献帝的那个少年。

“你到底是何人?”皇甫健再次对冒充者发出了疑问。

“我是太医令吉玉的弟子。”少年老老实实地回答到。

“陛下去了何处?”

“我不知道,我只是依照师父的话行事,其他的事都不知道。”少年道。

“我们已经问了好几遍了,这人只是个药童,什么也不知道,把他杀了罢。”樊稠闷闷不乐地道。

“杀他何益?先关起来吧。”皇甫健摆摆手道:“你去把赵道找来,我总觉得这事跟他脱不了关系。”

“要真是赵道干的,恐怕他全家现在都早已逃出长安城了。”樊稠道。

这时卫兵来报:“皇甫将军,栒邑张氏率三千人马来投。”

“不能再让他们入城了。算了,我亲自去安排吧。”皇甫健道。

于是他匆匆离去,前往接见新到的豪强。

长安城内,家家关门闭户,大街上除了从各地赶来的宗族部曲,基本上见不到有其他人。

此时长安的秩序在皇甫健的极力弹压之下,还勉强可以维持,但城中百姓,仍然选择稳妥起见,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只是随着前来长安的各路兵马日益增加,皇甫健也越来越感到吃力了。

这些军队,大多屯驻在了废弃的宫苑之中。

除了未央宫之外,桂宫、北宫、明光宫……就连长乐宫都满是豪强们带出来的人。

许多豪强带出来的不仅仅是自己的部曲,同时还带着数量更多的农夫、徒附。这样一方面可以壮大声势,另一方面也是让这些人押送着或多或少的粮草、辎重。

皇甫健为了这个,还紧急将长乐宫的数十名皇室女眷和服侍她们的宫女、女官们,全部转移到了未央宫中。

桂宫。

这里就是一片彻底的废墟,比北宫还惨不忍睹。

北宫的一部分,至少还经过楚阳的清理和修整。而桂宫从迁都长安以来,就从未有人动过。

除了断断续续的高大围墙,能看出这里曾是一座宫苑,在整个桂宫里面,找不到一间完好的房舍。

因此被皇甫健安排在这里的安陵昭氏数百部曲和徒附,不得不清扫了一片瓦砾,在里面搭建了帐篷居住。

数十顶帐篷之间,还留着一片空地,放着一些铁釜,用石头垒了一些火塘,这是昭氏众人做饭的地方。

整个桂宫里面,另外还驻扎了十余支象昭氏这样的队伍。无一例外,他们都被皇甫健勒令不许随意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