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耳穴探测仪

耳穴探测仪是用于测定耳穴皮肤电阻和导电量的仪器。通过耳穴探测仪在受检者耳廓的耳穴区内划动,利用指示灯的显示情况,进而得知被测点的阴性、阳性,从而确定耳穴定位(图1-8)。

图1-8 耳穴探测仪

【仪器原理】

临床实验表明,躯体内脏患病时,耳廓上与病变部位相关的耳穴皮肤电阻值比其周围皮肤电阻值低,同时耳穴皮肤的导电量明显增加。近年来,研发者根据耳廓反应点电阻低、导电性高的原理,设计制作了多种耳穴探测仪,可以将耳部的电特性改变,作为定穴和诊断疾病的依据。国内各类耳穴探测仪有30多种,按仪器显示方式的不同,分为音响式、氛灯指示式和仪表指示式,最新研制的耳穴信息诊断仪还附有数据处理和电脑诊疗软件。

【操作方法】

1.先将电源开关拨至“ON”状态,检测者用左手拇指、示指捏住受检者的耳垂或耳轮,右手握探测仪,探测针垂直轻触“上耳根穴”,压力适中,不宜过轻或过重。

2.检测者拇指紧贴金属电极,示指从“0”位开始顺时针方向缓慢调节灵敏度转盘,以黄灯显示变暗、红灯刚刚亮起为度,探测基准点调校准确后,将探测针移到受检者的耳廓并划动,保持与探测基准点时的力度基本一致。

3.探测灯为绿色时表示该穴位所对应的脏器情况良好,亮黄灯时表示处于临界状态,亮红灯时(同时会报警)表示有疑问,此点称为阳性反应点,在此阳性反应点上做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

4.探测完毕后,将探测仪清洁收好。

【临床应用】

诊察人体脏腑的气血、阴阳、生理与病理状况,从而判断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快速找到阳性反应点以辅助诊断。如妇科、皮肤科疾病,以及失眠、外感病等,均可用耳穴探测仪进行探测,以得出相关结论,辅助治疗。

1.妇科疾病耳穴疗法

适用于盆腔炎、盆腔炎后遗症、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月经不调、不孕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经前紧张征、产后抑郁等。

以盆腔炎为例。患者取坐位,将探测针在患者的耳廓上均匀用力滑动,其顺序为耳轮—三角窝—耳甲艇—耳甲腔—耳屏—耳垂—对耳屏,当触及敏感点时,仪表及音响即刻发出指示。在该点上做标记,待全部检测完毕,将所显示的敏感点逐一记录备案。检测结果提示肾、膀胱、子宫、外生殖器、肾炎点等多个敏感点的阳性率较高,故可以对上述敏感点进行耳针(或压豆)治疗。

2.皮肤科疾病耳穴疗法

适用于湿疹、痒疹、荨麻疹、瘙痒症、银屑病、神经性皮炎、黄褐斑、痤疮等。

以痤疮为例。患者取坐位,将探测针在患者的耳廓上均匀用力滑动,其顺序为耳轮—三角窝—耳甲艇—耳甲腔—耳屏—耳垂—对耳屏,当触及敏感点时,仪表及音响即刻发出指示。在该点上做标记,待全部检测完毕,将所显示的敏感点逐一记录备案。检测结果提示内分泌、肾上腺、肺、大肠、胃5个敏感点的阳性率较高,故可以对上述敏感点进行耳针(或压豆)治疗。敏感点的测定结果符合西医认为痤疮发病与内分泌因素即雄性激素分泌过多有关,符合中医认为粉刺发病系肺胃风热上越、肌肤血热郁结的论点。

3.失眠、疲乏的耳穴疗法

适用于失眠、多梦、易惊、易疲劳。

以失眠为例。患者取坐位,将探测针在患者的耳廓上均匀用力滑动,其顺序为耳轮—三角窝—耳甲艇—耳甲腔—耳屏—耳垂—对耳屏,当触及敏感点时,仪表及音响即刻发出指示。在该点上做标记,待全部检测完毕,将所显示的敏感点逐一记录备案。检测结果提示神门、心、肝、脾、肾、枕、皮质下、交感等多个敏感点的阳性率较高,故可以对上述敏感点进行耳针(或压豆)治疗。

4.儿童近视的耳穴疗法

适用于儿童假性近视。

患儿取坐位,将探测针在患者的耳廓上均匀用力滑动,其顺序为耳轮—三角窝—耳甲艇—耳甲腔—耳屏—耳垂—对耳屏,当触及敏感点时,仪表及音响即刻发出指示。在该点上做标记,待全部检测完毕,将所显示的敏感点逐一记录备案。检测结果提示眼、目1、目2、心、肝、肾、神门等多个敏感点的阳性率较高,故可以对上述敏感点进行耳针(或压豆)治疗。

5.外感病耳穴疗法

适用于感冒、肺炎、咳嗽等。

以感冒为例。患者取坐位,将探测针在患者的耳廓上均匀用力滑动,其顺序为耳轮—三角窝—耳甲艇—耳甲腔—耳屏—耳垂—对耳屏,当触及敏感点时,仪表及音响即刻发出指示。在该点上做标记,待全部检测完毕,将所显示的敏感点逐一记录备案。检测结果提示耳背肺、膀胱、大肠穴出现阳性率较高;膀胱穴阳性反应多为风寒感冒,大肠穴阳性反应多为风热感冒,耳背肺阳性反应无明显寒热偏颇。

【注意事项】

1.耳穴探测仪不要放在高温、潮湿、儿童能够触及处。

2.耳穴探测仪不用时,将功能开关推至中间位置便可关机。

3.禁用于皮肤红肿损伤部位。

4.按标注“+”“-”极性安装电池,勿将电池的极性接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