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中医诊疗设备与临床应用
- 王富春主编
- 2367字
- 2025-02-17 20:35:30
十、非致冷医用红外热像仪
非致冷医用红外热像仪是医学技术和红外摄像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是一种记录人体热场的影像装置。它专用于记录人体热场的分布,动态、客观地监测人体由于功能变化而引起的热场分布变化,通过自带的软件进行分析比较,实现热诊断、热测定、热研究的功能,为临床诊断、治疗、保健、预防提供客观的热场变化信息。适用于对人体热像测温,以辅助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臀、腿软组织损伤等组织损伤源性病变(图1-10)。

图1-10 非致冷医用红外热像仪
【仪器原理】
1.理化原理
人体是一个天然的生物发热体,由于解剖结构、组织代谢、血液循环及神经状态的不同,机体各部位的温度亦不同,形成不同的热场。红外热像仪通过光学电子系统将人体辐射的红外光波经滤波聚集,调制及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并经A/D转换为数字量,然后经多媒体图像处理技术,以伪彩色热像图形式,显示人体的温度场。正常的机体状态有正常的热像图,异常的机体状态有异常的热像图,比较两者的异同,结合临床可以诊断、推论疾病的性质和程度。
2.工作原理
通过接收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经计算机处理,以热像图的形式客观地记录人体的热场,经专用软件加以分析比较,反映机体的功能状况。其诊断结果与CT、MRI、B超等结构影像学结合,既能了解组织结构情况,又能了解该组织的功能状态,即结构影像和功能影像结合,是理想的现代影像学诊断方法。红外热像仪的应用将使许多疾病得到早期发现,疾病规律得到更全面认识,疾病性质得到更确切诊断,有利于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操作方法】
1.准备
(1)打开计算机电源及镜头电源,为保证热像图质量,需预热30分钟。
(2)图像的对比度随室温的上升而变小,在37~38℃时,对比度消失,故热像检查室要求是22~25℃的恒温密闭室。另外,冷暖气流或热辐射直接接触表面有可能形成误差,因此要严格要求室温和气流。
(3)受检者进入检查室,静坐15~20分钟。有汗水者需待皮肤干燥后方能进行摄像;佩戴腰围、护膝者需除去后休息,使局部温度稳定。
2.操作
(1)打开摄图软件,核对姓名,并录入受检者信息。
(2)调整焦距,选择合适的热像中心温度和温度幅度,逐步调节,至图像清晰为止,根据不同病情取图,然后保存图片。
(3)将保存的图片进行处理,使图像更加清晰地反映病变位置。
(4)打印图片,根据热像图信息进行诊断。
【临床应用】
可用于亚健康状态检测、重大疾病早期预警筛查、妇女乳腺普查、疼痛性疾病筛查、炎症预警、周围神经血管疾病检查等。
1.亚健康状态检测
通过人体细胞代谢热强度差异与变化特征,运用中医整体辨证观等理论和临床经验,对人体各系统及整体亚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可用于中医体质辨识,证候、经络测评。
2.重大疾病早期预警筛查
对于观测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局部组织器官及其相应淋巴区域的异常表现,推测肿瘤等重大疾病隐患,红外热像仪有较明显的优势。当正常的细胞开始恶变,细胞高速增殖,为了满足细胞生长需要,必然伴有血液循环增加,使局部血管扩张,导致局部温度升高。但肿瘤的中晚期,由于肿瘤中心液化坏死,仅仅出现低温。医用红外热像仪灵敏度高,当温度变化超过0.05℃时,就可以检测和记录到温度变化,显示出异常高温的部位。
如筛查甲状腺肿瘤,受检者进入检查室,脱去上衣露出颈部,静坐15~20分钟,使待查部位温度稳定。受检者端坐在热像仪前1~1.5m处,颈部的甲状腺正对摄像镜头,调整体位,突出受检部位,可左右侧转颈部,调整热像仪,对准受检部位,调整焦距,得到清晰的热像图。
3.妇女乳腺普查
受检者进入检查室,脱去上衣,静坐15~20分钟,使待查部位温度稳定。受检者端坐在热像仪前1~1.5m处,胸部正对摄像镜头,两手手指相互交叉放于后枕部,臂向两侧张开,突出受检乳腺,可左右侧转以检查乳腺的不同部位,调整热像仪,对准受检部位,调整焦距,得到清晰的热像图。
4.疼痛性疾病筛查
可对头痛、神经痛、关节疼痛、颈肩腰腿痛、肢体疼痛等疼痛性疾病进行筛查。
如筛查肩痛,受检者进入检查室,脱去上衣,静坐15~20分钟,使待查部位温度稳定。受检者端坐在热像仪前1~1.5m处,肩部正对摄像镜头,两手后背,突出受检肩部,可左右侧转以检查肩部的不同部位,调整热像仪,对准受检部位,调整焦距,得到清晰的热像图。
5.炎症预警
可对鼻炎、副鼻窦炎、咽喉炎、甲状腺炎、慢性前列腺炎等全身各部位浅表炎症进行预警。
如预警慢性前列腺炎,受检者面对镜头,站立在距摄像镜头前1.2m处,同时暴露下腹及股部上三分之一,调节焦距至荧屏图像显示清晰,待受检者脱衣裤15分钟后启动拍摄系统,将图像保存备用。
6.周围神经血管疾病检查
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由于四肢均受脊神经支配,当某一脊椎的病变(如退行性变、增生、椎间盘突出等)刺激神经根时,该神经的自主神经纤维便发出冲动,造成交感缩血管纤维兴奋性增高,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该区域出现“低温”像。当外伤引起神经断裂时,其所支配区域的神经递质不能被回收摄取,作用时间延长,也造成血管的持续性收缩,热像图出现相应的“冷像”。当周围神经发生器质性病变时,导致神经生理结构的不完整性,致神经递质不能合成、释放,神经冲动不能传导,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出现相应区域的“热像”,多见于病毒、药物及糖尿病引起的末梢神经炎。
如检查面瘫,受检者清洁脸部,进入检查室,静坐15~20分钟,使待查部位温度稳定。受检者端坐在热像仪前1~1.5m处,面部正对摄像镜头,调整体位,突出面部,可左右侧转颈部,调整热像仪,对准受检部位,调整焦距,得到清晰的热像图。
【注意事项】
1.受检者头发需前不盖额、后不遮颈;头发较长者需将其盘起来。
2.受检者进入检查室,除去待查部位的衣物,为使受检部位的红外辐射稳定,通常除去衣物后15分钟才能摄像。在此期间不要用手触压局部,强烈的压迫可能使某一部位长时间处于高温。皮肤表面的敷贴物应除去,以免产生误差。
3.据病情不同,分设不同摄像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