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中医诊疗设备与临床应用
- 王富春主编
- 7字
- 2025-02-17 20:35:30
第二章 针灸设备
一、佩带式电子经穴治疗仪
佩带式电子经穴治疗仪,别称癫痫治疗仪,是一种医疗器械。该治疗仪用于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要点的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角歪斜、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双目直视、头痛、神呆等症状为主的癫痫治疗,以及内、外、妇、儿、骨伤、神经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图2-1)。

图2-1 佩带式电子经穴治疗仪
【仪器原理】
佩带式电子经穴治疗仪是通过对迷走神经分布区和督脉相关经络穴位长期间断性刺激,达到疏通脑络、抗痫止痉的作用。在优化作用点的前提下选择特异性穴位,治疗信号通过低频脉冲来实现。
【操作方法】
1.接通电源,使用220V交流电源,注意必须使用带可靠接地线的单相三线制插头座。
2.将强度按钮调到所要治疗部位的档次(1:头面;2:上肢;3:下肢;4:躯干;5:瘫Ⅰ;6:瘫Ⅱ;7:瘫Ⅲ)。
3.将除强度开关以外的所有按钮置于初始的“0”位。
4.根据病症,选择治疗所需的穴位,将用清水浸透的棉垫电极置于准确定位的穴位上,并固定好。
5.将导线插头按极性需要分别插入棉垫电极的电极插孔中。
6.开始治疗。首先将按钮置于“0”位,然后将输出按钮按下,并逐渐增大“总调”旋钮,患者经穴部有捶击感,逐渐增大至患者耐受量的80%,使之适应。
7.调整“分调”旋钮(顺时针为增强,逆时针为减弱),从而达到同极性各路输出平衡。
8.实证患者治疗时采用泻法,每3~5分钟递增刺激电量。新型导平治疗仪设“自增”装置,并有遥控开关,在电流自增到一定程度、患者自感为最大耐受量时,可利用遥控开关停止自增。如患者还需加大电量,可利用遥控开关将“自增”开关打开。
9.一般急性病患者每次治疗时间为20~40分钟,每日1~2次,10次为一个疗程;慢性病患者每次治疗时间为30~60分钟,每日1次,20次为一个疗程。每次治疗结束时,定时器自动提示,先关总调,再关输出,最后将电极全部取下。
10.清理附件,消毒棉垫,使之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临床应用】
佩带式电子经穴治疗仪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内、外、妇、儿、骨伤、神经等科的多种疾病,尤其对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要点的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角歪斜、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双目直视、头痛、神呆等症状为主的癫痫疗效显著。
以治疗癫痫为例。患者取俯卧位,用75%酒精棉球分别对选定的两个电极穴位消毒;将事先与导线连接好的电极片按组合使用原则贴在相应的穴位上,其负极贴于人迎穴或天窗穴上,正极贴于大椎穴或身柱穴上。人迎与大椎、天窗与身柱配对组合轮换使用;打开治疗仪开关,将强度按钮调到所要治疗部位的档次。开始治疗,首先将按钮置于“0”位,然后将输出按钮按下,并逐渐增大“总调”旋钮,患者经穴部有捶击感,渐增大至患者耐受量的80%,使之适应。治疗完毕关闭治疗仪开关,将电极片取下贴于离型纸上,以便电极片重复使用。3个月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
1.治疗中有少数患者会出现不适,可停止当前治疗,但不影响日后治疗。
2.高血压和心脏病较重的患者,不宜做导平治疗;一般心脏病患者不宜在胸前区取穴。
3.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骨折初期患者和化脓性炎症局部禁止取穴治疗。
4.高度近视或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患者不能在头部取穴。
5.各种损伤后的急性期局部不宜取穴,可在病灶周围或远端取穴。
6.极度虚弱者不应用泻法,用补法时电流不宜过强。
7.治疗时严禁棉垫滑脱,避免金属电极灼伤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