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中医诊疗设备与临床应用
- 王富春主编
- 9字
- 2025-02-17 20:35:30
第三章 中药外治设备
一、医用智能汽疗仪
医用智能汽疗仪通过数字智能化控制恒温,将中药药液加热为中药蒸气,利用中药蒸气,对皮肤或患部进行直接熏蒸,通过皮肤的吸收、渗透、排泄作用,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机体内毒外出、扶正祛邪,最终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图3-1)。

图3-1 医用智能汽疗仪
【仪器原理】
医用智能汽疗仪通过数字智能化控制恒温,并设有过温保护。整个设备机电分离,安全可靠。底座内的微电脑电磁炉加热电源为强电,与治疗舱的弱电分离,而治疗舱内的电器按钮通路均为弱电控制,全部采用24V安全电压,做到强、弱电严格分离。每个步骤都有相应的语音提示,治疗人员可根据自身需要,随时按动舱内呼叫按钮要求服务。
将中药的药理作用与蒸气的温热作用融为一体,中药蒸气中含有生物碱、氨基酸、苷类和多种微量元素,以及具有强烈挥发性的芳香酮、醛酮、醇等物质,温热作用使汗腺打开,中药蒸气经肌肤腠理渗透、吸收而深入脏腑,发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扶正固本的功效,调整机体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调节高级神经中枢和全身生理过程。其降低神经末梢兴奋性及松弛骨骼肌的作用,可迅速镇痛,恢复关节活动功能。
该疗法能够快速消除或缓解外在症状,不仅加快了药物的渗透、吸收和输送,而且由表及里,增强白细胞吞噬力,加速代谢,调节免疫功能,具有抗炎、消肿止痛、镇静等作用。医用智能汽疗仪采用双层洁具级玻璃钢材料制成,保温性好,节约能源,无皮肤接触性过敏。
【操作方法】
1.将准备好的中药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水。
2.把设备电源线连接到220V交流电源上,打开电源开关。
3.打开水源开关,设备补水,至上下水位线之间,关闭水源。
4.根据患者治疗部位,调整床面充填块。
5.根据医嘱及患者感受,调整治疗温度及治疗时间。
6.治疗结束后关闭电源,排出药液,冲洗盛药锅。
【临床应用】
1.适应证
(1)骨与关节疾病:
如骨性关节炎、脊柱炎、痛风、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软组织损伤、肌腱炎等。
(2)皮肤病:
如皮炎、银屑病、湿疹、皮肤瘙痒症、硬皮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
(3)内科疾病:
如感冒、失眠、尿毒症、慢性肠炎、胃痛、便秘等。
(4)男科疾病:
如男性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等。
(5)其他:
也可用于消除疲劳、恢复体能、美肤美体、减肥、保健养生等。
2.应用举例
(1)银屑病:
根据患者皮损情况及关节损害情况,采用驱银方(枯矾120g、川椒120g、朴硝500g、野菊花150g等)加减。将中草药装进特制的纱布袋,放入蒸气发生器内。通水通电后,按下开关键,将温度设为40℃,预热30分钟。再按实际需要设定治疗温度和治疗时间。患者穿上专用衣裤,坐进汽疗舱内,头部暴露于舱外,开始熏蒸治疗。治疗结束后,患者离开汽疗舱,外涂20%尿素霜。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个疗程。根据临床治疗观察,医用智能汽疗仪对红皮病型银屑病及大斑块型银屑病尤为有效,无痛苦,无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
(2)痹证:
辨证配方,将药物放入医用智能汽疗仪中,并加适量的水,关闭气盖,启动电源,煮沸药液产生蒸气,调整汽疗舱内温度至37℃。患者进入汽疗舱,头部暴露于舱外,关闭舱门,按体位调节键至舒适的体位,根据患者的体质及耐受能力调节温度、时间,一般控制在39~42℃之间,每日1次,连续治疗5日,休息2日,12日为一个疗程。
(3)类风湿关节炎:
将中药(可使用透骨草60g、白芷30g、草乌30g、川芎30g、细辛30g、川乌30g、地龙30g、元胡30g,1剂可供3人次使用)装在透气的中药包装袋内,封紧袋口,放在汽疗仪的蒸气锅内,加入适量热水,打开开关加热。当舱内温度达到38℃时,患者进入舱内,头部暴露在舱外。根据病情选择坐位或仰卧位,按体位调节键至舒适的体位,根据患者的体质及耐受能力调节温度、时间,一般在38~43℃之间。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
(4)神经性皮炎:
将神经性皮炎外用熏药方(大风子、蛇床子、苦参、牛蒡子、防风、赤芍、牡丹皮、皂角刺、白鲜皮各10g)装于煎药袋中扎紧袋口,置于汽疗仪高压蒸锅中,加适量水,关闭蒸锅盖并拧紧,启动电源,加热产生中药蒸气,待汽疗舱内温度达到37~38℃时,患者穿特制浴衣进入舱中坐好,头部暴露于舱外,关闭舱门,调节舱体角度至舒适体位,将舱温设置为38~42℃(视患者的感觉及耐受程度调节),熏蒸20分钟,隔日1次,20日为一个疗程。熏蒸前测量脉搏、血压,饮用500~600ml温开水;熏蒸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并询问其有无头晕、心慌、乏力等不适;熏蒸后协助其擦干皮肤、更换衣服,休息15分钟后再回病房,以免温差过大而引起受凉、头晕。中药蒸气熏蒸可改善皮肤血液循环,促使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加快新陈代谢,使皮肤组织的营养得以改善,同时软化角质层和痂壳,使其自行脱落,促使体内毒素排出体外,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止痒、通络止痛的目的。
(5)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熏蒸中药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为主,主要组成为桃仁、红花、当归、川牛膝、鸡血藤、虎杖各30g,玄胡索、柴胡、郁金、香附各20g,全蝎、地龙、桑枝、黄芪各15g。将上述药物放入汽疗仪专用煎药器中,加适量水,煎煮30分钟,产生中药蒸气,由管道输送到汽疗舱中,当舱内温度达到38℃时,患者进入汽疗舱,头部暴露于舱外,调节舱体,使患者处于舒适的半卧位,温度控制在40~48℃之间,至熏蒸出汗。每次30~40分钟,隔日1次,5次为一个疗程。
(6)腰椎间盘突出症:
辨证选方,寒湿证:羌活、防风、独活、秦艽各15g,制川草乌各10g,细辛6g,附子10g;湿热证:防己15g,杏仁15g,滑石20g,连翘、生山栀各12g,石膏30g,知母12g;瘀血证:川芎20g,木香10g,当归15g,红花10g,细辛6g,制乳香、制没药各10g;肾虚证:仙茅、仙灵脾各15g,制马钱子1g,附子10g,旱莲草、女贞子各6g。将中药放置于汽疗仪的药物雾化器中并加适量水,关闭器盖,启动电源,煮沸药液产生蒸气,当汽疗舱内温度达到40℃时,患者进入舱内,暴露头部于舱外,关闭舱门,按体位调节键至舒适的体位,根据患者的体质及耐受能力调节温度、时间,温度一般控制在40~45℃之间。每次15~25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5次,休息2日,30日为一个疗程。
(7)腰背部肌筋膜炎:
基本方为威灵仙、桑寄生、鸡血藤、独活、秦艽、川断、伸筋草、牛膝各15g。寒湿痹阻加川草乌、海风藤各10g,细辛5g,肉桂10g;痰瘀互结加陈皮、当归、川芎各15g,制乳香、没药、制南星各10g;肝肾亏虚加熟地黄、仙茅、巴戟天各20g,制马钱子1g。汽疗舱内温度控制在(42±2)℃,患者体表温度控制在(37±2)℃,时间(20±5)分钟,治疗过程中嘱患者做挺胸锻炼。每日1次,连续治疗10次,休息3日,为一个疗程。本疗法消除了口服给药的弊端(口感不适、消化道副作用、药效分散等),也因其透皮给药使药力直达病所,提高了患处的血药浓度,疗效显著。
(8)老年性皮肤瘙痒:
药物组成为苦参20g、百部15g、冰片3g、当归30g。将诸药用无菌纱袋包裹,浸泡半小时后放入汽疗仪的专用药锅内煎煮,当汽疗舱内温度达到37℃时,患者进入舱内熏蒸。温度控制在42℃左右,时间20分钟,患者出舱后将维生素E软膏均匀涂于患处,隔日1次,5次后观察疗效。汽疗仪产生的中药蒸气,直接作用于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药物有效成分进入体内发挥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的作用。此法简单方便,疗效确切,使良药不再苦口,让治疗成为享受。
(9)压力性尿失禁:
以健脾益肾、利气化湿为主,基础方为益智仁30g、沙苑蒺藜15g、黄精30g、扁豆花12g、败酱草30g、百条根30g、沉香6g、藿香12g、甘松51g。肾阳不足加补骨脂、菟丝子;中气不足配合口服补中益气丸(10g,3次/日);肝郁甚加香附、川楝、麦芽;湿热甚加佩兰、泽泻、白豆蔻。每日1~2次,14日为一个疗程。中药熏蒸使药液直接或间接传入相关冲动波及排尿中枢,从而抑制过度兴奋的有关神经元,起到松弛尿道括约肌、盆底肌,从而降低尿道阻力的作用。
(10)玫瑰糠疹:
中药处方为金银花、野菊花、防风、苦参、白鲜皮、赤芍、生地、生石膏、生槐花、乌梢蛇;痒甚加全当归、钩藤。将中药放入汽疗仪的专用压力锅内,加水2 500~3 000ml,旋紧锅盖。启动电源,煮沸药液,蒸气进入汽疗舱内,待舱内温度为37℃时,患者穿着消毒无纺布隔离衣进入舱内。设定舱温39~41℃,熏蒸20~25分钟,治疗完毕用干毛巾擦干汗液,更换衣服。每日1次,7日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无好转则停止治疗。
(11)尿毒症皮肤瘙痒:
在低蛋白低磷饮食及西医对症处理(包括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降血压、利尿等)的基础上,结合中药熏蒸。中药处方为地肤子、大黄各100g,葛根35g,桂枝30g,生姜15g,蝉衣50g。汽疗舱温度控制在37~42℃之间,15次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注意事项】
1.不能使用具有腐蚀性的化学药物及油脂淀粉类药物。
2.开机时阀门必须关好。
3.放药时务必于关机冷却后打开蒸气炉盖,以防烫伤。
4.儿童、年迈及行动不便者禁用。
5.打开和关闭上盖时必须确认后再松手。
6.提前预热舱内温度不得低于40℃,预热时防止蒸气外泄。
7.每周至少清洗蒸气炉1次,擦净水位探针上的污垢。
8.治疗者进入汽疗舱前先用手背感受舱内温度。
9.严禁更改线路或使用不符合要求的配件及不正当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