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中医诊疗设备与临床应用
- 王富春主编
- 1170字
- 2025-02-17 20:35:30
二、舌面诊测信息采集系统
舌面诊测信息采集系统是传统中医理论精华与现代先进科技的结合,它运用现代科学方法为舌面诊建立客观指标,使其更准确、更客观地反映人体功能状态,把舌面诊研究建立在可靠的科学数据与图形的基础上,从而提高中医理论学术水平和临床诊断能力(图1-2)。

图1-2 舌面诊测信息采集系统
【仪器原理】
1.理化原理
在特定的光源环境下,应用照相机获得患者舌、面部位的图像信息,运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色差公式和支持向量机(SVM)、主动形状模型(ASM)等多项成熟先进技术,对舌体及面部图像的颜色、纹理、轮廓进行特征提取,将这些特征值与特征数据库中的阈值进行比对,给出舌象、面色分析结果。
2.工作原理
将舌、面象的光学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对采集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分析,并比照函数模型进行匹配诊断。将现代技术用于舌、面象的采集,有重现性好、可存储、可精细研究等优点。
【操作方法】
1.电脑电源未开时检查电脑、感应器、打印机等设备是否连接良好,检测仪探头必须插紧,开启设备,进入操作系统界面。
2.启动采集程序并登录,确认程序自检结果正常,然后记录受检者的基本情况。
3.点击“采集”按钮,进入舌面采集页面,嘱受检者下颌置于采集窗的下颌托上,面部紧贴面框,双目前视,嘴唇闭合,自然放松(如受检者前额有头发遮盖,需将头发移开,完全暴露前额);点击“按下快门”按钮,设备自动对焦拍摄。然后,勾选“舌象拍摄”,舌象采集流程,嘱受检者下颌置于采集窗的下颌托上,口唇张大,舌自然伸出,舌尖向下,不得卷曲,并保持伸舌姿势,点击“按下快门”按钮,设备自动对焦拍摄。采用数字化舌象采集平台与标准化方法还原,使舌、面象真实再现。
4.由计算机自动分析采集到的图像并进行判断。
5.检测完毕清理器材,使之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临床应用】
适用于临床、教学与研究的辅助诊断,供医疗机构进行舌象诊测信息采集及辅助体质辨识,将有力推动中医临床、教学、科研的发展和现代信息科学与中医学的交融。
1.体质辨识
采集结果结合四诊资料,经过分析可辅助得出受检者的体质,如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等。
2.舌诊
具体舌象及临床意义见表1-1~表1-5。
表1-1 舌诊(舌色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续表

表1-2 舌诊(舌形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表1-3 舌诊(舌态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表1-4 舌诊(苔质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续表

表1-5 舌诊(苔色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3.面诊
见表1-6。
表1-6 面诊

续表

【注意事项】
1.不适用本仪器者
18岁以下未成年人;患传染病者;植入心脏起搏器者;有严重心、肝、肾、肺疾病者;无法中断治疗以接受信息采集者;精神障碍或神志不清、严重语言或听力障碍、智力发育迟缓无法配合操作者。
2.不适用舌面采集者
严重光过敏者;不能保持坐姿者。
3.不适用舌象信息采集者
因进食某些食物和药物等导致染苔者。
4.不适用面色信息采集者
黄种人以外的人种;面部有大面积溃疡或烧伤等影响面色者;涂抹化妆品影响面色和唇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