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还钱

上回谢师宴之后,杜文衡一次性给了李悦暑假7周的学费,一共2100元。加上蒋婕的2400元,之前换的1000多元,李悦共有5500元。

亲戚的4000元可以提前还上了。

给亲戚们买点礼物,烟酒茶糖,富强粉、花生油之类的,至少还剩1000多块钱,足够装修房子的。

杜晨掰手指头,说:“姐,姓蒋的一节课120块,每节课一小时。咱们一节课60块,3个小时。她比咱们贵6倍!”

“咱们是两个,她一个人。贵12倍。”

杜晨慢慢积攒怒气,冷笑道:“鱼找鱼,虾找虾,绿叶专配大红花,天生地配的一对好夫妻……”

蒋婕慌忙跑回来,长发都跑散了。她捧上一个航空信封,向李悦鞠了躬,和杜文衡等人告别,连蹦带跳地走了。

“虚伪,装什么装。姐,她是不是很假?”

“我没看出来。”

杜晨很不高兴,抓住李悦的胳膊,狠咬一口,刻下了深深的牙印。这些天,她咬上瘾了,咬了他无数次。

“疼!”

英语课进入第二个阶段。李悦走进杜文衡的书房,从书架上拿出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开始讲课。

刚开始的时候,杜雨的词汇量超过6000,杜晨也有4500左右,现在两人涨了1000多,看《盖茨比》还是很吃力的。

不过,这样能迅速提升词汇量。

托福至少要1万的词汇量,SAT词汇2万都不止。

李悦笑道:“对了,明天我找个洋人朋友,咱们一起上课,纠正一下发音。你们的发音太靠前了,很多字说的不对。”

“美国人吗?”杜雨惊奇地问。

“对。”

杜晨掐住李悦的手臂,小脸崩得紧紧的,怒道:“你哪来的洋人朋友?”

“路边捡的。”

“说,男的女的?”

“男女都有。男的叫詹姆斯,昵称是吉米,是哈佛大学的本科、博士生,来燕京大学访问。女孩叫凯特,是他的堂妹,在使馆实习。”

“真不要脸……”

第二天是星期二,吃过午饭,邓雁带着李然、李悦兄弟,拎着一大堆东西,去大爷家还钱。父亲生病,他前后给了1500块钱。

大爷叫李梦秋,50岁出头,在一所中专当老师。大爷不是亲伯父,李悦爷爷的堂哥续弦,娶了一位寡妇,他是寡妇带来的儿子。

父亲是独生子,爷爷奶奶很早就去世了,李悦等人都没见过。

大爷家也住大杂院,两间宽敞的西厢房。天气太闷,大爷大妈搬了小板凳、小炕桌,在院子里吃饭。

“你们吃了没?”两人见邓雁来了,忙让进屋子里。

李然、李悦卸下大桶花生油、一袋 10斤的富强粉、一袋5斤的精米、两瓶茅台、一斤茉莉花茶、一斤绿茶、点心匣子、一塑料网兜水果。

现在茅台出厂价8.4元,商店里卖11.2元一瓶。当然,老百姓还是喝得少。等到1988年,价格放开,茅台猛涨到了100多元。

“来就来呗,还带什么东西。”大爷兴致很高,请邓雁坐下,拍李然肩膀道,“小然,怎么样,汇报一下,这回考得不错吧?”

李梦秋有两个儿子,选择了中专,早已毕业工作,女朋友都有了。在八十年代,读中专是很好的选择,毕业包分配,工资待遇和本科生相差无几。

现在很多人还没发觉,进入1990年代后,中专、大学变成了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相距越来越远。

李然明白大爷的心思,忙道:“考得不好。”

“还没有去年分高?”大妈给大家倒茶。

“不如去年。”

“唉,没关系。小悦呢,成绩好点了吧?”

李悦道:“大爷,您别问我。我这回期末考了全年级倒数第12,高中混个毕业证就知足了。”

李梦秋很欣慰,慈爱地打量着李悦,感觉他跟以前很不一样。李悦穿了件灰色棉布大号短袖,印着小字:“同德学院1985”。

老头有点恍惚,忙道:“同德学院?你考上同德学院了?”

“我同学给的,她怕我没衣服穿。”

“还好,吓了我一跳。”

邓雁从怀里掏出一个厚厚的信封,装着1500元钱,小心翼翼地捧着,轻轻放在桌子上,哽咽道:“谢谢大哥。这是……”

李梦秋看也不看,一把推了回去,沉声道:“弟妹你拿回去。当初那钱就不是借你们的,没有那么一说。那是我亲兄弟,懂不懂。”

“大哥,您收起来。”

“拿走!”

两人推了半天,所有人早已泪光莹莹。邓雁见大哥死活不收,抹了一把眼泪,对长子道:“李然,你跪下,给你大爷磕头!”

“你给我起来!我拿着,我拿着。”李梦秋忙扶起李然,无奈道。

大妈忽然反应过来,问:“雁,你哪来的这么多钱?”

“儿子挣的……”

离开大爷家,邓雁三人推着自行车,沉默不语,都在回忆父亲去世的那个寒冷的冬天。

李悦回到家,核对了一下欠钱表格。晚上他要上课,妈妈和哥哥计划跑3家亲戚,得提前准备好礼物。

下午,他去使馆接了凯特,在附近的小饭馆吃晚饭。

凯特还沉浸在《少年派》的震撼中,喃喃道:“你好像写出了1980年代最重要的小说,或者是20世纪下半叶!”

“没那么夸张。”李悦想,凯特学识渊博,眼光很厉害。

凯特认真道:“我有一个想法。《少年派》的第二个故事,很短的那个,能不能全部删掉?把它打碎,藏在第一个里边,人们只会觉得很恐怖,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我想过了,不能那样。”

“你再想一下。这就叫冰山理论。”

什么理论也没用。

两人骑自行车来到杜雨家,蒋婕已经来了,等着上钢琴课。昨天答应讲课后,杜晨大吵大闹,不许他去蒋婕家,必须在自己家里讲。

李悦给大家介绍。杜家很少有西洋客人,见凯特是个漂亮的小姑娘,都很好奇,不禁心生好感。

凯特刚上了5分钟的课,已经震惊了。她转头道:“她们英语这么好?”

“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