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的第四天晚上,我们终于看到了陆地,虽然陆地上没有任何人烟。登上陆地后,就在海岸边烧火取暖,围着篝火度过了岛上的第一晚。当然幸运的是,那天晚上并没有下雨。
第二天一早,吃完稀粥之后我就和田吉商量起来:“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吃住。先说吃的,我们带来的食物有限,有些人食物多,有些人食物少,依我看先集中起来,大家伙一起吃,并在这边开荒种地。再说住的,可以先搭一些简易的茅草房,等以后稳定下来之后再建更好的房子。”
“嗯嗯,不过在海岸边并不适合聚居,应该找个更好的地方再居住下来。当然,也不能距离大海太远。”田吉说完后我轻轻点头,便让他派人去找更好的聚居点。过了七八个小时,田吉告诉我好的聚居点已经找到,就在东边二十里的河谷,那里有河流、喷泉,而且地势较高,地形平坦适合耕种。当天晚上大家伙就赶到了河谷,趁着夜色男女老少都忙着割草,割好的草就编成草板,之后再用木头、泥巴搭建茅草屋。之后十几天,有些人去海边打鱼,有些人伐木准备木材,有些人找寻能够吃的野果、野菜,有些人在树林里面打猎……
辛苦了半个多月,总算搭建起一百多个茅草屋,并且开辟了十几块耕地。我住的茅草屋在最东边,旁边就是田吉家的茅草屋。当天晚上在篝火前我和田吉等老兵一起议事,小霜、李夫人、小桃就在一旁烧热水泡茶。茶叶是之前在泉州买的,那个时候还买了镰刀、斧头等工具,各自菜种、粮食种子。
“田吉,咱们这些人总算安定下来了。这个地方也算是我们新生的好地方,就把这里叫做新城。未来几个月,我们主要要干三件大事。第一,完成春耕和组建保卫军,我们要保卫我们的新家园,你就是保卫军的将军。第二,委任城守和办私塾给孩子们上学,毕竟我们要传承华夏文化,不能让汉语汉字在我们这断了根。第三,修建更多房屋和修造渡海的船只,我们要趁胡人打到福建之前把更多人送到这里。万事开头难,我知道现在大家都很累,但我们要想在这荒岛活下去,就得积蓄我们的力量。有足够的人口,就有足够的力量保卫我们的新家园,我不想这里也被蒙古占领。”
“将军您所言甚是,属下一定办好。这几天我还在苦恼,要是蒙古人杀上来,那我们又往哪里逃啊!虽说这岛上山林很多,但大家伙也不想再逃命了!积蓄足够的力量,我们就有很大把握让蒙古人上不了岛。那,那……将军,我会派人多造大船,然后去泉州、福州、漳州等地劝一些百姓过来……可是,我也有几个难题。第一,造船不是件易事,很难短时间内造成很多大船,就算只造三四艘也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只怕蒙古人已经杀到福建了……第二,很多人并不懂航海,如何保证顺利抵达目的地呢?”
我也知道他心中犯难,便让小霜拿来一个包裹,打开包裹之后就向田吉介绍起来:“这是我之前在泉州买的磁石,用它可以辨别方向。还有这些地图,是我之前在泉州的时候自己手绘的,可能不太准确,但是大概位置不会错。”想起来我初高中地理得过多次满分,手绘一个中国东南地图还不是易事,当然标志十分粗略,上面的谬误也不少。最关键的是,我不知道现在身处台岛何地。
“东岛距离大陆不算太远,风浪也没有多大,不需要造很大很好的船。能够抵御一般的狂风暴雨,便已足够。泉州一地有很多善于造船的工匠,以后如果有他们的帮助,我们就能真正造出大船。现在可以先造小船,每艘船每次运送七八个人便足矣。如果小船也造不了,那就带着之前的渔船先去泉州,运送造船工匠过来。一步步来吧,相信总会想到解决办法的。”
“将军,就按您说的办。”
没过几天,城守的人选就被确定,他是临安的书生马俊。田吉组建了五十人的保卫军,其他老兵由于年纪已大只能去耕种土地。有些人会点医术,就免费给别人治病。有些人会养蚕编丝,就委托田吉带些桑树苗过来。由于资源短缺,就只能用木棍在地上写字,或在木板上刻字。
又过了半个多月,田吉总算用那些小渔船带回了一百多鱼坑村的村民,其中有些村民带来了小猪和鸡、鸭、狗等动物。虽然春耕已经结束,但大家伙并没有闲下来,继续开荒、继续搭建茅草屋。幸运的是有些鱼坑村的村民擅长航海,于是由他们主要负责接人过来。听田吉说,他们已经把这里是个新家园的消息传了出去,希望不想被异族统治的人都可以来鱼坑村渡海自救。但是可惜的是,来的人稀稀散散,几个月下来也才过来几百人。
转眼已是酷夏,新城却只有一千人左右。据田吉回报,陆秀夫等人先后在温州、福州设立小朝廷,看来胡兵南下泉州只是时间问题。当天晚上,蚊虫很多,小霜只能多次焚烧艾草驱蚊。
我看到小霜疲惫的面容,心里很是担心,看着小霜关心地说:“小霜,你每天应该多休息点,不要太累了!看到你这样,我的心疼死了!”小霜听后很感动,她笑着回应我:“公子,我不累,服侍你本来就是我的职责。公子你天天操心大家伙的安危,那才真是累呢!”
“哎,累不累都要活下去啊!小霜,你是我的朋友,我当然要关心你。一开始我设想得太好了,以为逃到这里就能有机会力挽狂澜……痴人说梦,现在这里才一千人左右,就算全民皆兵也没法保护我们的家园。小霜,你说我可不可笑?”
小霜连连摇头,看着我认真地说道:“公子,你能保护一千人,那也是这个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英雄了!希望公子振作信心,我们一定可以在这个新家园好好生活下去的。”
“是啊,要有信心!对,谢谢你小霜,让我再次满血复活。”
“满血复活?”小霜完全听不懂我在说什么,而我也看着她傻笑起来。顺风顺水那是幻想,艰难困苦才是真实。
敌强我弱,就要找出自己的优势,然后增强自身实力,想办法在日后与元廷形成一个微妙的平衡。对了,好像澎湖列岛现在无人占领,在我印象中好像元朝时才设立澎湖巡检司。到时候扼守澎湖,加上一支精简强悍的舰队,就能实现与元廷的微弱平衡。那胜负关键在哪里?第一,是足够的人口,要是没有足够的人口就没有足够的实力,就不能保卫新家园。第二,是造船人员,如果没有专业的造船工匠,就难以组建一支和元廷相抗衡的舰队。第三,就是依据地利,据岸而守,如此一来不需要建造远航船只,建造近海作战的船只即可。第四,要在技术上胜过元廷……嗯,技术上……真是完蛋,亏我以前还是电气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咋没想到利用自己的专业实现技术压制。可问题也来了,这个时代造不出精密机械,这……没事,英国的工业革命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精密机械以现在的能力无法制造,但是不太精密的机械还是有可能造出来的,关键还是物理学原理,更关键是要实现可持续的创新。
想到这些,我不由开心起来。就算造不出大型的同步交流发电机,也要造个简易的水力发电装置,并利用这个装置提高生产力。烧煤的话这里又没有煤矿,那只能烧柴,可是烧柴热量不够,带不动大型机械。对了,要是柴烧成碳,碳磨成碳粉,那样就可以增加单位体积上的热值,如此一来火力发电装置并不是梦想。如果还能设计一个以碳粉为燃料的蒸汽机那就更好了,用它带动船只,就能实现很快的船速。那,那更重要的是火器的研究和使用。虽然蒙古人也有火器,但技术非常落后,对,那就造出好的大炮轰死那些蒙古军。
“哈哈,哈哈哈哈!”
“公子,你在傻笑什么呢?”
“我很开心,我想到了打赢蒙古人的好办法。现在蒙古人还没有攻打福建,距离崖山海战应该还有几年。嗯,利用几年时间非要把大炮给造出来。除了需要理论,还需要钢铁、铁匠。还有发电机、蒸汽机,这些都要花时间试错。蒸汽机的原理大致和火力发电厂气循环部分类似,或许我们能造出来。结合蒸汽机和大炮,那我们就有实力战胜蒙古人。”我知道说得容易做得难,但我毕竟系统学过电气理论,尤其是电机学学得还不错。
可我说的话小霜一句也听不懂,她发呆地看着我说道:“公子,你说得话高深莫测,我……”
“没事,有希望就好!”
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找铁矿、铜矿,没有它们俩就难以制造出我想要的蒸汽机、发电机来。第二天我就让马俊询问新城的老百姓,看谁懂找寻铁矿、铜矿,结果没有一人知晓。既然不能靠别人,那就只能靠自己或转变思路。要是有铁甲舰那当然最好,如果没有铁甲舰那也可以先造蒸汽帆船或火炮帆船。
为了做好这件大事,第二天我就在新城设立了科学局和制造局,一个是我进行技术思考的地方,一个网罗能工巧匠,为以后的制造生产做好准备。同时为了得到更多人口,我写了一封公开信交给田吉,让他流散到福建、广东各地。
“东岛民人招募书。今北狄势大,民难自保。胡人生性凶残暴虐,纵归降亦将遭受屠戮,何况毁我华夏衣冠文化,以至于妻女受辱、家人蒙难。与其卑膝苟活,不若渡海来归东岛,于此世外地以避胡难。据岛而占地利,贼不可逍遥来往。守华夏而得人和,贼欲攻而心难齐。来我东岛,可保百姓安康,不受胡人欺辱。若一再犹豫,以至于敌入南山,则欲走而不得也!若有能工巧匠、能文善武者更应东来,以己之力保卫华夏衣冠文化,而据此可无愧华夏历代先祖也!助纣为虐、与胡为伍者终身死名败,遗臭万年也,何不转效华夏,以图汉人之惶惶盛世乎?吾垂首恭候,望诸君以振兴华夏念,来我东岛,则不胜感激矣。东岛守韩寻风,景炎元年笔。”也是田吉告诉我,幼主在福州登基之后改元景炎。
有了这封公开信,不知道过来的人是否会变多,但总能有点效果吧。
另一方面,我得认真进行思考,设计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技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