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扶托桩

杨金刀见李格脸色难看,淡然道:“我知你是想留在武馆,学杨家武术。

但很抱歉,我杨家武术,只能传给杨家人……除非,你愿改姓杨,加入杨家。

不然,我能帮你的,也只有这本《北帝十四桩》了。”

李格脸色难看道:“那当初先父借你的那本,李家家传体术呢?那也算你杨家之物吗?”

杨金刀理所当然道:“那本《神猿诀》,我杨家上下,研习已经近二十年了,当然就是我杨家的了。

当然,若你爹亲自来讨,我还是会给的,但他能来吗?”

李格怒了。

他爹已经去世了,怎么亲自来取?

无耻,无耻至极!

杨金刀淡淡的道:“这本《北帝十四桩》你要吗?不要就还我。武道书店,也能卖100元币呢。”

李格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北帝十四桩,虽是烂大街货,但也并非毫无作用。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武道书店,是不对凡人开放的。

倘若他不要这本书,就算他攒够100元币,也买不到。

李格将刚刚吸入腹中的那口气,缓缓吐出,对着杨金刀抱了抱拳:“多谢叔父赠书,来日若李格能有所成就,必有厚报!”

厚报二字,他说的语气很重,咬牙切齿。

李格知道杨家不欢迎自己,道了句告辞,转身就走。

李格还没走远,杨家小姐就不屑道:“什么玩意啊?我爹给你那本十四桩,你不感恩戴德罢了,还敢用那种语气说话?

你一个家道败落的穷小子而已,谁给你的胆子?”

杨夫人微微皱眉,对杨金刀道:“夫君,那李格的爹娘,终究对咱家有救命之恩……

你今日这般做,是否有些过于凉薄?”

杨金刀白了杨夫人一眼:“妇人之见。河州李家,已经没了。

我欠他爹娘的人情,自然也就没了。我今日还愿帮他,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杨夫人又道:“这小子怎么说也是双侠的遗孤,想来习武资质不差,万一将来真有所成就?”

“成就?”杨金刀被夫人逗乐了:“就凭一本北帝十四桩?”

顿了顿,他又一脸笃定道:“夫人,不用想那么多。那小子今年15了,已经过了最佳习武年龄。

他要还能有所成就,到时候,我当场把东河的水给喝干。”

……

李格从杨家离开,感慨世态炎凉。

按照他的理解,白鹭县那些曾依附于李家,亦或者与离家交好的人,在李家败落后,落井下石,也就罢了。

他爹娘生前,对这杨金刀可是有着救命提携之恩的!

可杨金刀却是如此忘恩负义。

……

李格三周前,攒了40元币,来清武县花了30,还剩下10元币。

他已经没钱回河州去了。

李格考虑到在白鹭县,也没什么牵挂了,便决定先留在清武县。

东州,也是有北帝学院的报名点的。

他有点压力山大:“也不知我的系统好不好用,更不知我能否靠这北帝十四桩打下武道基础。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这点才是最头疼的啊!”

顿了顿,他脸色难看道:“19800元币!我还得想办法搞这么多钱……

当年,以我李家的能耐,一年也就净赚10000元币左右。

我何德何能,可以在一年里,赚到19800元币啊?”

李格走着走着,就走出了清武县。

他身上只有10元币,可没法在县城里居住。

来清武县前,李格曾在城外见过一条大河,好像是叫东河来着。

河边有片树林。

可以在那边砍点树,在河边搭个窝棚居住。

半小时后。

李格来到河边。

他在离县城比较远的地方,弄断一些小树,在河边搭了一个窝棚。

又跳到河里,抓了一条鲜美的鲤鱼。

由于没有火,他就把鲤鱼生吃了。

不是一般的难吃……

饱腹后,李格就拿出《北帝十四桩》,看了起来。

北帝十四桩,顾名思义,就是十四种桩功。

常言道: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对于武道基础来讲,桩功是很重要的一门修炼。

而这北帝十四桩,收集了十四种桩功,按理说已经够用了。

实则不然……

桩功这玩意,若想练好,就需要有人指点,否则多半事倍功半,甚至还可能损伤身体。

即便没人知道,往往也需要有详细的注解。

而这北帝十四桩功,其最大的特点莫过于,里面只有十四幅姿势图,其它便什么也没有了。

李格将十四幅图看完后,叹了口气道:“试一试吧,这玩意能卖100元币,应该有些价值。”

他起身,模仿了书中的第一个姿势图。

姿势本身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也不难,但要保持这个姿势站桩,可就难了。

李格只保持了1分钟,就全身发热。

2分钟时,已经开始冒虚汗。

3分钟时,手脚已经开始发软。

第5分钟时,终于是坚持不住,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他心跳加速,大口呼吸起来,同时念头一动,将系统给唤出来。

这一次,系统显示的内容,与上次有了细微的区别。

就是勤能补拙后面,多了一个括号,多了几个字。

【勤能补拙(浮托桩,1/100)】

李格面露喜色:“系统有反应!看来,这北帝十四桩,或许能帮我打下武道基础。

原来这第一幅图有名字啊,叫浮托桩。”

这100是什么意思?

100次吗?

从现状来看,应该是100次的意思。

也就是说,练习100次,就能得到收获?

会是什么收获呢?

系统的变化,给李格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休息片刻后,他再一次练习。

这一次,他只坚持了3分钟。

本以为失败了,结果数据却变成了2/100。

李格暗道:“难不成,这浮托桩,我只需要摆姿势就行?”

他立马进行尝试,只摆了一下姿势。

数据毫无变化。

看来不行。

李格又是想道:“明白了,应该是有一个时间限制。”

他进行第四次尝试,这一次由于手脚很酸,只坚持了2分钟就不行了。

这一次,数据再度出现了变化,成了3/100。

李格目光一闪:“原来只站2分钟就可以了!还能不能继续降低?”

他第五次,只坚持1分钟,就坚持不住了。

这一次,数据没有变化。

看来时间限制,最低是2分钟。

为了提高后续效率,李格决定好好休息一下。

就这样,李格周而复始的站桩,从中午到晚上,足足站了21次。

【勤能补拙(浮托桩,25/100)】

到了晚上,他已经彻底没劲了,走入窝棚,倒头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