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公元前57年之大汉王朝(十二)
- 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
- 黄河三尺鲤07
- 2013字
- 2025-04-21 21:57:03
然而,刘贺哪里听得进去?
他完全不顾王婕妤的苦苦哀求,继续调笑嬉闹,
甚至更加放肆地撕扯她的衣衫。
周围侍女们惊恐万分,她们远远地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出,
只能用哀求的眼神看着这一切,却不敢上前阻拦。
“你们这群没用的东西,还不快过来帮忙!”
刘贺大声呵斥着周围的侍女,但侍女们却一个个吓得瑟瑟发抖,根本不敢动弹。
终于,王婕妤的衣服被撕扯得凌乱不堪,
她绝望地闭上眼睛,泪水夺眶而出。
刘贺却还在得意地笑着,完全不顾及王婕妤的感受,
也不顾及周围侍女们惊恐的目光。
这一刻,后花园的小亭子里充满了淫荡和耻辱的气息,
而刘贺的荒淫无道,也彻底暴露在了众人的面前。
在为叔叔汉昭帝服丧期间,刘贺更是将礼仪和祖制抛到了九霄云外。
他在未央宫中摆设盛宴,邀请自己的亲信们前来饮酒作乐。
宫中灯火辉煌,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完全不顾及服丧期间应有的哀伤和肃穆。
他大口吃着美食,大碗喝着美酒,与众人狂欢至深夜,
仿佛完全忘记了自己身负的皇位和责任。
不仅如此,刘贺还将祭祀用的贡品随意分给随从官员们食用,毫无敬畏之心。
他甚至在宫中坐着天子专用的车架,
带着侍卫们追野猪、斗老虎,将皇宫当成了游乐场。
有一次,他竟召来太后专用的小马车,
带着亲信们在汉昭帝嫔妃居住的掖庭中嬉戏玩闹,
完全不顾及皇家的尊严和规矩。
刘贺的荒唐行为还不止于此。
他大肆封赏从昌邑国带来长安的臣子们,
将诸侯王、列侯、二千石的绶带交给他们佩戴,
完全不顾及这些官职和荣誉的严肃性。
他还擅自更改符节的颜色,试图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朝堂的秩序。
他的这些行为,不仅引起了朝中大臣们的不满,也让霍光等辅政大臣们深感忧虑。
刘贺的种种行为,无一不在挑战着汉朝的祖制和礼仪。
他似乎完全不理解皇帝的责任和使命,只将皇位当作了一种享乐的工具。
这种荒淫无道的行为,很快就引起了朝中大臣们的不满。
霍光作为辅政大臣,对刘贺的行为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深知,这样的皇帝若继续留在位上,必将引发朝堂动荡,甚至危及汉室江山。
于是,霍光与左将军张安世等人开始密谋,商议如何废黜刘贺。
刘贺即位仅十余日,霍光便已下定决心。
他召集朝中重臣,列举刘贺的种种罪状:
“荒淫无行,失帝王礼宜,乱汉制度。”
这些罪状桩桩件件,都足以让刘贺失去皇位的合法性。
霍光的权威无人敢质疑,朝中大臣们纷纷表示支持,
认为刘贺的行为已经严重违背了汉朝的祖制和礼仪。
最终,在刘贺即位的第二十七天,也就是六月癸巳日,
霍光联合群臣,以“淫乱失道,不保社稷”的名义,正式废黜了刘贺。
刘贺被废后,被遣返回昌邑,封为海昏侯。
他的短暂帝业,就这样草草收场。
刘贺的失败,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
更是他性格和行为的必然结果。
他没有意识到,皇帝的位置并非只是享乐的场所,
而是肩负着整个国家和百姓的重任。
他的荒淫无道,最终让他失去了皇位,
也让他成为了汉朝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之一。
而霍光的果断和权威,也在这一刻再次得到了体现,
他为汉朝的稳定和未来,做出了艰难却必要的选择。
杜延年原本是霍光的属吏,因才干出众被提拔为太仆。
他为人正直,眼光独到,善于发现人才。
他的儿子杜佗与刘病已自幼相识,两人性格相近,
志趣相投,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杜延年通过儿子了解到刘病已的品行和才能,
深知他并非一般人物,而是德才兼备的君子。
杜延年深知刘病已的潜力,他多次与霍光、张安世等人私下交流,极力推荐刘病已为帝。
他说道:“诸位大人,我深知刘病已的德行和才能。
他虽出身微末,但天资聪颖,品德高尚,实乃不可多得的贤才。
若能立他为帝,必能为汉室带来新的希望。”
霍光和张安世听后,心中虽有所动,但仍然谨慎。
霍光沉吟片刻,说道:
“刘病已虽有才德,但他毕竟身份低微,且朝中大臣多有顾虑。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此时,邴吉也上奏霍光,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他说道:“将军,我私下里访听老百姓的议论,辨察他们说的事情,
发现如今为官的那些宗室诸侯,在民间都没有什么名声。
而遵奉武帝遗诏所供养的名叫病已的武帝的曾孙,正居住在宫庭外的外家中。
我以前让他居住在郡官邸时见到他还很年少,如今他已十八九岁,
精通经术,有很高的才能,行止安闲而气节操守平和。”
霍光听后,微微点头,问道:
“你说的这些,我也有耳闻。但如今朝堂之上,
局势复杂,立他为帝,是否过于仓促?”
邴吉回答道:
“将军,天下百姓皆盼明君。
刘病已虽出身微末,但德行和才能皆为上乘。
若能立他为帝,必能得民心。
将军不妨仔细认真地商议此事,并参考占卜的结果。
如不便一下使他显贵,可以先让他入宫服侍皇太后(上官太后),
使天下人明白地知晓他的好处,然后再决定重大决策。
如此,天下人将很幸运感激。”
霍光听后,沉默良久,最终说道:
“此事关系重大,还需与诸位大臣商议。
但邴吉所言,确有道理。
先让刘病已入宫服侍皇太后,既能考察他的品行,又能安抚朝堂内外的疑虑。
若他果真如你所言,德才兼备,我等当全力支持。”
杜延年和邴吉听后,心中皆感欣慰。
他们深知,刘病已的命运,或许就此迎来转机。
而汉室的未来,也因他们的努力,多了一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