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公元前57年之大汉王朝(十四)
- 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
- 黄河三尺鲤07
- 2116字
- 2025-04-23 21:57:05
公元前72年,春天的气息刚刚拂过长安,
宣帝刘病已便下达了一项重要的诏令:
动用水衡钱修建平陵,并迁移百姓至此修建住宅。
平陵是汉昭帝的陵墓所在地,宣帝希望通过修建住宅,
将这里打造成一个繁荣的社区,
既能安置百姓,又能加强对昭帝陵墓的守护。
百姓们在朝廷的组织下,纷纷迁往平陵,开始了新的生活。
他们在这里开垦土地,建造房屋,逐渐形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聚落。
六月,宣帝又下达了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诏令:
为汉武帝立庙。
汉武帝是汉朝的雄才大略之主,他的功绩和影响力深远。
宣帝深知,为汉武帝立庙不仅是对先帝的纪念,
更是对汉室江山的一种精神凝聚。
宣帝决定对汉武帝的“尊号”和“庙乐”进行讨论。
他认为,汉武帝的功绩卓越,
对汉室江山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因此应当给予他更高的尊号和庙乐,以彰显他的功绩。
于是,宣帝召集了公卿、博士等朝中重臣,共同商议此事。
在朝堂上,宣帝说道:
“诸位爱卿,汉武帝功勋卓著,
他攘四夷,广土斥境,使汉室疆域达到前所未有的广阔。
朕以为,应当为他设立庙乐,以示尊崇。
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群臣听后,纷纷点头赞成。丞相蔡义率先说道:
“陛下圣明,武帝之功,千古流芳。
设立庙乐,实乃应有之义。”
御史大夫田广明也附和道:
“武帝虽有小过,但功绩不可磨灭。臣等皆赞同陛下之议。”
然而,就在众臣纷纷附和之时,
长信少府夏侯胜却站了出来,提出了惊人的反对意见。
他说道:
“陛下,臣以为不可。
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无德泽于民。
他穷兵黩武,百姓疲敝,府库空虚。
若为他设立庙乐,实乃不妥。”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群臣皆知夏侯胜以直言敢谏著称,
但如此公然反对宣帝的提议,仍让人感到震惊。
丞相蔡义听后,勃然大怒,他指着夏侯胜说道:
“你这是非议诏书,毁谤先帝!
武帝之功,天下皆知,你竟敢如此诋毁,真是大逆不道!”
御史大夫田广明也站出来声讨夏侯胜:
“陛下,夏侯胜此言,实乃大逆不道。
他不仅诋毁先帝,还妄图动摇朝廷的根基。
臣以为,应当严惩不贷!”
在一片声讨声中,蔡义和田广明又将矛头指向了丞相长史黄霸。
他们揭发黄霸事先知道夏侯胜的观点,
却未向朝廷举报,犯有包庇怂恿之罪。
黄霸听后,面露难色,
他本以为夏侯胜的直言或许能引起宣帝的重视,
却不料会招致如此严重的后果。
宣帝听后,心中虽有所动,
但为了维护朝堂的稳定,他下令将夏侯胜和黄霸一同逮捕入狱。
朝堂之上,群臣皆沉默不语,
心中对夏侯胜的直言不讳既感敬佩,
又对其命运感到惋惜。
夏侯胜和黄霸被投入大牢后,
朝堂之上再无人敢对宣帝的决策提出异议。
汉武帝的庙乐最终得以设立,
宣帝的权威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宣帝在一次朝会上突然想起了夏侯胜和黄霸。
他深知,夏侯胜的直言虽有冒犯,
但也是出于对百姓的关怀;
而黄霸的包庇,也并非出于恶意。
于是,宣帝下诏赦免了夏侯胜和黄霸的罪名。
夏侯胜被赦免后,宣帝任命他为谏大夫、给事中,
希望他能继续为朝廷提供谏言。
黄霸则被任命为扬州刺史,负责地方政务。
两人皆感激涕零,他们深知,
宣帝的宽容与仁德,是汉室中兴的重要保障。
夏侯胜和黄霸的赦免,不仅体现了宣帝的宽宏大量,也让朝堂上的气氛逐渐缓和。
在夏侯胜事件之后,朝堂上的气氛逐渐恢复了平静。
大臣们深知宣帝对汉武帝的尊崇,
也意识到为武帝设立庙号和庙乐是宣帝巩固统治的重要举措。
因此,他们迅速拟定了一套详细的方案,
以确保这一决定能够顺利实施。
经过多次商议,大臣们最终确定了方案。
六月庚午日,朝堂上举行了隆重的仪式。
宣帝亲自出席,群臣列班,气氛庄严肃穆。
丞相蔡义代表群臣,宣读了拟定的方案:
“为彰显汉武帝的不朽功绩,臣等建议尊其庙号为‘世宗庙’。
在庙中演奏《盛德》《文始》《五行》等舞曲,以颂扬武帝的文治武功。
此外,武帝生前巡行过的四十九个郡国,
皆应建立世宗庙,其规格与祭祀礼仪应与太祖庙和太宗庙一致。”
宣帝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赞许。
他深知,这一决定不仅能够彰显汉武帝的功绩,也能进一步巩固汉室的统治。
于是,他立即批准了这一方案,并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为了庆祝这一重大决定,宣帝还特别下诏,
给予全国成年男子普遍增加一级爵位的恩赐。
这一举措不仅是对百姓的赏赐,更是对汉武帝功绩的一种全民性认可。
同时,宣帝还下令赏赐天下百姓酒肉,以示庆祝。
诏书下达后,全国各地一片欢腾。
百姓们纷纷聚集在街头巷尾,庆祝这一盛事。
成年男子们因增加爵位而倍感荣耀,
他们互相道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酒肉的赏赐更是让百姓们感受到了朝廷的关怀,
他们纷纷举杯,感谢宣帝的恩德。
在长安城,世宗庙的建立成为了全城的焦点。
工匠们日夜赶工,精心修建这座宏伟的庙宇。
庙中,雕刻精美的石柱和金碧辉煌的殿堂彰显着汉武帝的威严与尊贵。
每当祭祀之日,乐工们奏响《盛德》《文始》《五行》等舞曲,
舞者们身着华丽的服饰,翩翩起舞,
仿佛将汉武帝的功绩再次展现于世人面前。
与此同时,四十九个郡国也纷纷响应宣帝的诏令,建立了各自的世宗庙。
这些庙宇虽规模不一,但皆庄严肃穆,
成为各地百姓祭拜汉武帝的重要场所。
每当祭祀之时,各地官员皆会亲临现场,
带领百姓祭拜,祈求祖先的庇佑。
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让汉武帝的功绩得到了全民性的认可,也让汉宣帝的统治更加稳固。
百姓们因感受到朝廷的关怀而倍感温暖,
各地官员也因宣帝的仁德而更加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