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升官调令

确定了身份,那人后退两步,从自己的包里拿出来一封信。

“这是吏部来的调令,希望苏大人准备准备,上任中书门下吏部主事。”

什么?

苏正元愣了一下。

见他不说话,以为他是升官了没有反应过来,那人将手里的东西放在他的手里。

继续说道:“苏大人?还不接下来吗?”

“中书门下吏部主事?是哪位大人下的调令?”

他有些疑惑的看着来人。

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当然是上面的意思。”

那人笑眯眯的看着苏正元:“苏大人,应该不会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吧?”

这调令上面可是有官方的印章的。

不会是假的。

啊?

苏正元呆在原地。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已经是他来到这里的第五封调令了。

而自己因为找不到回去的方法,所以每一次都会拒绝掉这个事情。

也会特意写一封信书来表明自己为了这里的百姓而不愿意被调走。

虽然利用了这个理由,但确实也是事实。

一来二去,负责这件事情的官员,也就没有再继续说过这件事情了。

因为之前的四封调令,都是每隔两个月之后就来了的。

最后一封以后,他还特意派人过来送了信,说他相信自己是为了这里的百姓好。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再给他发调令的。

如今这个情况。

他看着来送调令的人:“敢问,是出了什么事情吗?”

“那倒是没有。”

来人摇了摇头:“苏大人为什么这样问?”

“之前王大人说过,没有必要的事情,是不是把下官调离这里的。”

苏正元简单解释了一句:“所以今天这个来的时候,下官才有些惊讶。”

中间一定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苏大人会错意了。”

来人微微一笑:“这封调令,可不是出自王大人之手,而是更高的人。”

更高的人?

王大人官居六品。

而自己在九品。

苏正元没有第一时间给予回话,而是叫了一边的人:“三两,先把这位……”

这位谁啊?

名字还不知道呢。

苏正元这才想起来问他名字:“敢问阁下的名字是?”

“下官封幸。”

那人朝着苏正元抱了个拳。

“好。”

苏正元继续指挥着石三两:“三两,先带封大人下去休息,这么一路舟车劳顿,好好招待。”

“明白。”

石三两看向了封幸,让他跟着自己走。

直到背影消失,齐园凑到了苏正元的耳朵旁边:“少爷?你觉得呢?”

他不是第一次拒绝,自己也是知道这件事情的。

他其实还是很想自家少爷升官的。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少爷每一次都会拒绝。

明明这里已经发展的够好了。

不能说富可敌国,也算是很富庶,且百姓安居乐业。

不知道这里到底有什么地方吸引着自家少爷。

让他怎么着都不愿意被调离这里。

要说他就是喜欢带着人从食不果腹到现在的情况,之前的调令里面也有让他去同样地方的。

他仍然是一律的拒绝了。

“先招待几天吧。”

苏正元叹了口气,小声说道:“还是和之前一样,先把认罪书写上,再告知他拒绝。”

等到上面怪罪下来,自己认罪也就是了。

不过自己的政绩也算是有目共睹的,不然也不会真的有人过来试探自己了。

今天的黎景安和赵清月就是一个例子。

只要自己不犯错误,拒绝的话,应该也不会有什么惩罚的。

“好。”

齐园点了点头,还有一件事,他需要和自家少爷说一下。

不等他开口。

那边的纳兰叶倒是率先疑惑的开了口:“你们两个在说什么我不能听的悄悄话呢?”

自己又不是什么坏人。

那两个的声音也太小了点儿。

“没什么。”

苏正元立刻开口解释:“我让齐园带着三位先回去休息一会儿吧,有一件重要的事情等着我做。”

说完,他就给了齐园一个手势,转身朝着自己的书房而去。

你还没回答我那会儿的问题呢!

纳兰叶有些焦急,但看着他现在脚步匆匆的样子,又只能是收回自己的问题。

等他忙完这件事情再说吧。

反正自己的时间很多,不怕跟他耗着这么些时间的。

“纳兰小姐。”

齐园挡住她的视线:“这边请。”

房间是石三两安排的,早就告诉过他。

所以齐园带路不是问题。

他一边回头看纳兰叶三个人有没有跟上,一边注意着周围的情况。

最开始的时候,纳兰叶还耐得住性子。

最后的时候直接问了出来:“齐园?对吧?”

“是的,小姐。”

齐园对她的印象也还算比较好的。

最起码有礼貌识大体。

在公开的场合,没有因为少爷不记得婚约而给他难堪让他下不来台。

就凭这一点,他暂时觉得当时夫人给定下的这个人是个合适的。

“你家少爷他……这么着急做什么啊?”

“回小姐的话,这我还真不知道。”

齐园知道他是去写认罪书的,但现在不适合告诉纳兰叶这个事实。

万一……未来夫人因为这个跑了……

不过她应该也不会因为这个跑的吧?

齐园不敢赌,只能这么回了一句。

“那你家少爷……这么几年,都一直在这里做县令,哪里都没有去过吗?”

纳兰叶继续问着。

左右现在苏正元不在,自己也好在他最亲近的人身上打听打听。

看看情况是个什么情况。

“也不算哪里都没有去过。”

齐园摇了摇头:“少爷当时为了百姓去过很多地方考察。”

一方面是要看这里的土地怎么样,是不是真的一点儿都不适合种植什么东西。

一方面要去别的城市看看,看他们的市面上缺少什么东西,这里适合做什么东西。

所以最开始来的那段时间,他是跟着苏正元跑了不少的地方的。

那时候他们两个因为四处奔波,甚至还瘦了黑了不少。

很多衙卫还不理解。

不过当时少爷说:要想知道在这里做什么,首先要知道这里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