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来自始皇的邀请

“先回咸阳再说!”

“说不定以后会有更好的人选!”

夜寒摊了摊手。

既然嬴政许诺了这么多的好处,夜寒也不好拒绝。

毕竟,秦始皇已经给了他惩戒的权力,如果学生做不到,那就好好教训学生一顿,说不定会让始皇回心转意。

而且,从始皇现在的状态来看,他还能活上数十年,何必纠结这半载的功夫,所以夜寒并没有考虑太久。

王翦、蒙毅对视一眼,都露出了苦涩的笑容。

将来的国师,那是多么大的殊荣,恐怕也只有夜先生这个预言家才会如此不屑吧!

但以他跟在秦始皇身边这么多年的经历来看,始皇是一个很难改变主意的人,而想要说服夜寒,恐怕还得靠自己。

“章邯,这些日子跟着夜先生,到底学会了什么,说来听听!”

看到王翦、蒙毅的表情,秦始皇并没有立刻动手,而是转头望向了站在他身后,一言不发的章邯。

“臣奉夜先生之命,正在搜集大秦现有的兵法典籍,并将其整理成册!”

“夜先生也给不少人发布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大秦现存的典籍,不管是历史典籍,还是故事,亦或者是工匠的设计图,都要一一记录下来!”

“按照夜先生所说,他应该是想弄一个大秦藏书阁,这样才能保证大秦的文化不会流失。”

章邯赶紧抱拳施礼。

“很好!”嬴政满意地点了点头。

“听夜先生这么说,这个生意还真不错!”

“待藏书阁建立之日,我定要亲自登门拜访!”

始皇的笑容,越发的灿烂了。

他喜欢看书,就算是出去游历,闲暇之余,也要看上几卷竹简,才能入睡。

每一次与夜寒的交谈,嬴政都会将自己的感悟记在心中,若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他就会多问几句,直到弄清楚为止。

所以当章邯刚说出夜寒想要建立一个大秦藏书阁的时候,嬴政就对夜寒充满了期待,这让他更加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教训一下自己的那些废物儿子。

就算天赋再差一些,也能从夜寒那里学到一些东西,但总好过像现在这样,非但一根筋,还是一些纨绔子弟。

不管怎么说,只要夜寒成为自己的姑爷,那他们就是一家人,大秦的前途就是他的前途,根本不用担心他会上当。

看着一脸轻松的夜寒,始皇嘴角勾起一抹阴险的笑容。

按照他的说法,上了船,就不能再偷懒了!

“夜先生,大秦图书馆的藏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

“陛下,当年李相提议,将六国境内一切不属于秦文的典籍全部毁去,结果遭到了天下儒士的反对,这才被迫废除!”

“但现在,如果夜先生的藏书阁能建起来,大秦郡县都能看到秦文,六国文字就不会被人遗忘了,微臣认为,这样做,比李相的做法,要好得多!”

蒙毅想了想,说道。

“可!”一个声音,从他口中吐出。

始皇慢慢点了点头,

虽说大秦如今实行的是同文同轨,行同伦,但六国毕竟刚刚灭亡,国土面积比老秦之地多出了不知多少倍,一时之间很难让人完全接受。

特别是儒家,几乎占据了整个天下绝大多数的士子,更是反对得最厉害。

原因很简单:

七种语言虽然同出一源,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如果大秦只允许存在秦朝的文字,那么一些只知道六国语言的读书人,就会变成“文盲”,这让他们如何能够甘心。

再加上六国的残余势力唯恐秦国同化了自己的子民,更是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动乱,让各郡的县令们都有些承受不住。

甚至在朝中,淳于越几个儒生,都曾经联合起来,与李斯发生过几次激烈的争吵,如果不是顾忌始皇帝的威严,恐怕早就打起来了。

为了稳固国内,先把精力放在镇压百越与匈奴外敌上,秦始皇收回了李斯提出的烧毁六国典籍的建议,但这只是暂时的。

毕竟,如果一个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那么政治上的交流就会变得非常困难,也很难得到秦人的认可。

但现在,夜寒却要建造大秦藏书阁,用新的书籍代替旧的书籍,这显然要比李斯的手段更加温和,秦始皇心中的那根弦,终于放了下来。

“不过,现在的竹子很难印制,也很难保存,也不知道夜先生说的,大秦能不能找到一种更加便宜,更加方便的写字材料?”

蒙毅脸露希冀的看着夜寒。

经过几次试验,众人对夜寒所说的“技术”,也有了一定的信心,但大秦现在根基不稳,很多东西都没有得到运用,这让他们很是郁闷。

“已经有了一些进步,但还需要改进!”

“另外,数量也是关键!”

“光是这些手稿,就能印出几十万本,用来制作新型书籍,所需纸张就超过一千万张,而这仅仅是一座图书馆的基本需求!”

“还有大秦现在可是有几十个郡,还有一千多个郡县,这些东西很难普及啊!”

夜寒笑眯眯的说道。

他虽然不擅长造纸,但也知道这是一种用木材和竹子磨成粉末后,将植物的纤维重新磨成浆制而成,经过大秦的能工巧匠,已经制作出了几种成品。

和后世那些光滑的宣纸比起来,这些泛黄、略显粗糙的纸,虽然还差得远,但和厚重的竹简比起来,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而雕版与活字印刷,在技术上并不困难,唯一的问题是,如何建造大量的造纸厂,如何将这些书中的内容,全部翻译为秦国文字,这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件事情,有夜先生做主,我甚是欣慰!”

秦始皇点了点头,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

夜寒这家伙,虽然有的时候有些惫懒,但该干的事情,却是十分可靠。

大秦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镇压百越,推行盐政策,获得百姓的支持,现在还不适合和儒家和他们身后的家族撕破脸皮。

此时,

“恭喜陛下!”

“按照屠睢大将军的说法,自从新的军功考核制度推行以来,那些本来就不敢上前的投降营,顿时士气大振,短短半月时间,就拿下了两个旧地的近乎一半范围!”

“更有一些被俘虏的百越头领,要求他们也接受新的命令,如果有可能,他们愿意成为秦的先锋!”

王翦脸上露出一丝喜色。

王翦身为大秦武将,自然知道百越战争最困难的地方,并不是兵力的强弱。

百越虽然出过吴越,但早已衰败,人口只有百万左右,青壮年更是只有二三十万,还不到大秦军队的一半。

百越之地,最让人头疼的是,这里地势险峻,密林密布,可以埋伏的地方极多,而南方远征军的推进速度并不快,一方面是因为俘虏数量太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对地形不熟。

如果能拉拢一些百越首领,那对大秦来说,也是一个有利的条件,有了这一次的和平,百越之争,如果屠睢还输了,那他也不配称为大秦大将。

“夜寒先生对我大秦的协助,又是一次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