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水瓶

一夜无话。

翌日清晨。

太阳刚刚翻过山头,将山中的岚蔼渐渐驱散,鸟声便逐渐明亮起来,蓬玄观里也逐渐响起朦朦胧胧的诵经声。

此时才刚刚七点零五分。

晏安其实早就已经醒了,他没想到山上的紫气来得更早一些,而且由于灵气更加充沛,导致原本应该从六点半炼到七点半的最后一次小周天只花了半个小时就完成了。

紫气尚未散去,如果还想炼的话,再花半个小时运转一个小周天也不是不行,但他此次前来蓬玄观,本就是在麻烦别人,人家又提供住宿,又提供免费的伙食,他又岂能真的不知好歹?

于是在听到房间外面响起脚步声后,便下床推门而出。

他本来以为是他那位师兄,然而在寮房中走动的却另有其人。

水瓶今天起得很早,或者说她一向起得都很早,每天公鸡打第一声鸣时,她便会很自觉地起床,因为以前干农活的时候习惯了。

在漠漠凉雾中默诵完了晨经,又笨手笨脚地打了一套师父刚刚交给她的拳,此时太阳刚刚从山里升起,斋堂响起放饭的罄声,她准时准点地来到了斋堂。

这是她每天最高兴的三个时间点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吃午饭和晚饭的时候。

不过,有时候她也会有些愧疚,因为每天明明什么都没干,却每一顿都要吃那么多。

这让她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好好学道,将来好报答住持的恩情。

说来也巧,早上去斋堂用斋时,她刚好遇到了住持。

住持今天穿得格外隆重,甚至比当初为她举行皈依仪式时还要隆重,行走间道貌凛然,不苟言笑,让她不敢抬头直视。

然而,就在她小心翼翼地猜测着今天将要发生什么大事的时候,住持却突然走到了她面前,笑容和蔼地说要请她帮个忙。

这让小女冠受宠若惊,还没听清楚住持说什么,便直接点头答应了下来。

随后她才知道,住持只是让她帮忙送一份斋饭去他的寮房,顺便把昨天来访的那位客人叫起来吃饭。

而之所以叫她去,是因为她是整个蓬玄观最先来斋堂的那个,明明是七点钟才放饭,她却总是在七点钟就已经吃完了。

这份干饭之心,整个蓬玄观无人能及。

小女冠倒是没工夫想这些,她只是觉得能帮上住持的忙便是天大的幸事,这可以让她在吃饭的时候少一些负罪感。

于是接到任务后便很认真地比划着手语,让负责打饭的师兄多打一些。

七点零五分,小女冠提着食盒推门而入,小心翼翼地将食盒放在桌子上,正准备去敲门叫那位客人起床,结果刚刚回头,便与打开房门的晏安四目相对。

仅仅只是一瞬间,小女冠的耳根子便红了,犹如受惊的兔子,颇为慌张地低下头,浑身僵直地揉搓着衣角,像是被东皇的大招控住了一样。

晏安也不知道她见到自己的反应为何会这么大,难道观里规定了女冠不能跟男客接触?

疑惑在心中一闪而过,看见桌上的食盒,他便明白对方是来送饭的,当即便作了个揖,道:“幸苦道长了。”

“呜呜呜~”

小女冠连连摆手,一个闪现挪开,不敢受此礼,她比划着手语,忽然又反应过来晏安看不懂,便面红耳赤地从衣兜里掏出本子和笔,慌慌张张地写下一句话递给晏安看。

“我叫水瓶,居士还是叫我水瓶吧。”

晏安算是看出来了,这个年纪看起来只有十七八岁的小女冠有点内向,又有点呆萌,还很害羞,于是忍不住问道:“水瓶道长是本地人吗?”

明明昨天师兄才跟他说了水瓶的身世,但晏安实在是觉得,这和他印象中的川蜀女生实在是反差太大了,难道水瓶道长祖籍是江南的?

水瓶轻轻点点头,接过本子,又写了一句话:“住持让居士慢慢用饭,不用着急。”

晏安点点头,自己这位师兄也算是刀子嘴豆腐心。

他走到桌边给自己扯了一把椅子,又把离小女冠最近的椅子扯了出来,道:“这么早,水瓶道长应该也还没用饭吧?不如坐下来跟我一起吃?”

水瓶此时大概是适应了一些,虽然还是不敢抬头看他,但好歹能鼓起勇气摇头了。

她帮晏安将食盒打开,把里面的斋饭取出来,又将筷子整齐并放在碗的右侧,期间晏安说“我自己来就行”,结果伸手差点抓在人家的手上,为了避免尴尬,只能干看着她做完。

做完这些,小女冠又在本子上写两句话:“我吃过了,居士慢用。”

晏安只能客气道:“那就多谢了。”

小女冠摇摇头,收起本子,向他作了个揖,等晏安同样向她作揖之后,悄悄偷看了他一眼,这才轻轻柔柔地离开寮房。

斋饭都是素的,味道也还不错,就是量不知道为什么有点太多了,看起来像是中午饭。

晏安早上不习惯吃得太饱,但又不好浪费,只能勉强自己强行吃完,结果吃完后连打了好几个饱嗝,感觉午饭都可以不用吃了。

七点五十,清冲道士从前院回来,见晏安正在院子中溜达,笑道:“什么时候起来的?用过饭没有?”

晏安又打了个嗝,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刚起一会儿,饭也用过了,就是吃的有点撑,师兄,咱们什么时候出发?”

“这就走吧。”

“好。”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院子,晏安本以为要从前门出去,却没想到清冲道士直接带着他往后门走。

“小后山在后面,因为那是师父羽化之地,所以院里向官方报备,将小后山划为了本院禁地。要往小后山,必须先穿过本院,从后门前往,只此一条路。”

清冲边走边解释道。

所谓的小后山,穿过一迳石墙,从蓬玄观后门出来便能看到。

其高度比不上蓬玄观所在的青城后山支脉,但四面环山,犹如众星拱月,远远地便能见到烟霞气。

晏安心中一叹,心想蓬玄观的关系真是硬,这么大的一座山,而且风景秀丽,若是开辟出来划入青城景区,也能增加不少景点,如今却直接划给了蓬玄观,而且还不允许别人进出,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

正所谓数里缘山不厌难,为寻真诀问黄冠,两人沿着后门小路一路深入山林,寸延寸展,只见苔铺翠点仙桥滑,松织香梢古道寒。

此时虽然已经过了阴历的暮春,但山中碧桃花开正好,道旁茅花随风摇摆,又有松柏竹林,宛若一天遥碧,让晏安也觉得耳目一新。

随着道险转诘曲,山深愈巑岏,锦屏云起,两人谈谈笑笑,两痕身影渐遥渐入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