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李白离开四川时肯定携带一笔不少的钱财,不然不会在扬州一年花掉三十万余钱,那么,这三十万钱财在李白所处时代是什么样的概念呢。
我们要了解到唐朝人使用的货币叫做开元通宝,它铸造于唐高宗武德年间。开元,具有唐曲随改朝换代的意思。在当时唐朝规定,十枚开元通宝重一两,一枚就是一钱。后来各朝各代铸造钱币大都依据开元通宝的标准,而前这么个重量单位也一直沿用至今。
开元通宝铜币所谓的成分中,大多数百分之八十都是铜,其余百分之二十都是铅和锡。因为由于成分比例合理,在唐朝灭亡之后,开元通宝虽已不发行,但是一直与后代铸造新钱混合使用,一直达到明朝后期才被禁止使用。那么关于李白三十万钱在开元年间具有多大能买哪些能力。我们查了许多关于一些史料记载当中,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一斗粮食平均价格为二十到三十,也就是说一匹绢帛的平均价格大体是四百到五百钱。一斤猪肉平均也就六百钱左右。即使一斗名贵的酒也不可能卖到上万钱,比如说李白诗中所谓的金樽清酒斗十斤,或者是王维所说的新丰美酒斗十干。这也就是文学中夸张的一些成分吧。更何况一匹马平均价格为千至数万之间。更何况三十万钱不过是李白施舍别人的,那么他自己拥有五十六万甚至更多的钱财,也就是说李白年轻的时候当时拥万贯家财。也算上一个富家土豪。
但是这样出手阔绰生活持续时间也不长,出川之后的两三年里,李白沿江一路东下先后漫游今湖北金陵,洞庭以及,江西庐山等地。此时他的生活似乎也渐渐陷入了窘困之境,情绪也非常低落,甚至染上了疾病,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
,后来在唐玄宗开元十五年李白在安陆娶许氏为妻子,生活相当稳定,刚好并曾西入长安寻求政治机遇,在这一时期他的经济状况自然比漫游楚汉的时要好,但也时常需要他人的救济。包括到了安史之乱的前后,李白手头更不宽裕了,他在给自己家表外甥高镇的诗中他自己曾经说过,欲邀击筑悲歌饮,正值倾家无酒钱,在《赠刘都使》,归家酒债多,门客粲成行。总而言之,在成家以后李白似乎更没有那种千金三十万余的壮举了,其家庭经济状况虽然不至落魄穷顿,,但是非要说富有,那也与事实相差甚远。
如果我们按照平常人的想法,不论三十万是六十五万多钱,虽然算不上亿万富翁,也算是小家乍富,小康家庭。如果是进行筹划,我估计李白一家也过上殷实平静的生活。可是李白政治理想,都那么不寻常,他非得要实现在政治上一冲上天,来一个一鸣惊人想要做帝王之师,你也想要宰辅之臣,他要来个名动天下。他要如果实行这种政治理念。就得要采取一户寻常途径跟手段的。这也就决定他的这个金钱消费观念也是不同的。照这么来说那么区区几十万钱自然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数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