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笔花鸟绘画概述

五代·西蜀 黄筌 《写生珍禽图》

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按题材分为山水、人物和花鸟,按表现形式分为工笔与写意。工笔画讲究写实,以白描线条勾勒造型,设色以固有色为基准,具有细腻、严谨、色调雅致,以及讲究意境、追求灵动之美的特点。工笔花鸟画开始于唐代,成熟于五代时期,在两宋达到繁荣。五代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特别是两宋期间,因宋徽宗赵佶的倡导与喜爱,工笔花鸟画盛极一时,成就了“宣和画院”的鼎盛时代。两宋期间的花鸟画用笔细腻,造型生动、逼真,惟妙惟肖,众多经典作品流传至今,展现出的极致风采不由得让人赞叹。

“学不师古,如夜行无烛”,工笔花鸟画的学习与创作亦如此,一般都是从临摹开始的,在临摹的过程中深入体会前辈们在创作中的立意、构思、构图、用色、用笔等技法,力争达到对临作品的形神之妙。只有通过临摹、学习,才能从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临摹的过程实际上是与前辈交流的过程,让自己获得更多的经验,便于日后创作。临摹工笔花鸟画一般先从宋人花鸟画小品入手。宋人花鸟画小品画题材和绘画技法多样,形象逼真,构图完美,设色细腻精到,意境空灵雅致。例如《出水芙蓉图》《海棠蛱蝶图》《碧桃图》《竹雀图》《白头丛竹图》《枇杷山鸟图》《牡丹图》等,众多优秀的宋人花鸟画都是我们临摹的好资源。

宋 吴炳 《出水芙蓉图》

宋 传赵昌 《写生蛱蝶图》

工笔花鸟画素有写生的传统。北宋花鸟画家赵昌“对花写照”,亦有“写生赵昌”的赞誉,他既能画出花瓣的薄度,又能描绘出花朵迎风摇曳的美妙姿态;另一位北宋画家易元吉为画猿猴曾深入山里,长期仔细观察猿猴的生活,并创作出一个个生动的猿猴形象。清朝画家邹一桂也曾提出:“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见一花一萼,谛视而熟察之,以得其所以然,则韵致风采,自然生动,而造物在我矣。”

在写生之前,除了临摹,还要多看前人的优秀作品,学习优秀作品的绘画技法和构图。速写能锻炼线的造型能力,掌握了线的造型能力,写生还是不难的。初学写生时,要耐心细致地观察并描写。因为工笔花鸟画的写生资料要求结构清晰,见细节,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它的姿态,创作时才会得心应手。例如,写生花卉时,不要急于动笔,首先要仔细地观察对象的基本形态特征,然后再开始画。画两朵以上的花卉,姿态不要雷同,要有变化。如果花都类似,可以用手改变一下,扭动花朵或花瓣,目的就是避免雷同。写生一般画原大小,叶多大,花多大,按实际比例去写生。表现结构时也是这样的。写生时,可以在外面对着实物写生,也可以采回来,插到水瓶里,或者拿在手里,仔细地观察摹写。北方四季鲜明,一年之中,从春天到秋天会有不同的鲜花,姿态各异,甚是好看,是花鸟画爱好者的无尽宝藏。

清 邹一桂 《花卉八开》之一

写生时,我一般用铅笔,这样画得不理想的地方可以用橡皮擦掉重画。每次都要将铅笔削得尖尖的,削铅笔的时间还可以用来休息和思考,争取将形象画得准确,这样将写生稿用于创作时无须做太大的改动。画花卉时,还要选择适宜入画的角度。有些花俯视才能看到花蕊,例如荷花、玉兰;有些花适宜正面或者半侧面画,例如牵牛花,比较容易画出筒的深度。画大花朵时,一般先确定外部轮廓和花心的位置,然后从中心开始向外部画。初接触写生时,尽量按自然的形态画,不要自己随意改动,这样才能掌握花卉的特征,画起来才能得心应手。画叶子时,可以先画主叶脉,再画叶子的外形,这样容易把握叶子的整体动态。画面上可以标注颜色,这样方便记忆,染色时容易整理。平时随身携带速写本与数码相机,看到想画的事物随时画下来、拍下来,为将来的创作积累素材。

写生稿的整理是工笔花鸟画创作的开端。写生稿要及时整理,可以将几个写生稿融到一幅作品当中,也可以将一个写生稿单独整理成一幅作品,要有取舍。在一幅工笔花鸟画的创作过程中,构图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以借鉴前人花鸟画的优秀构图。从构图上检查是否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如果未达到,还得增添一些枝叶或花朵。因为没完成时不显空,等完成后,就会觉得层次不够。以折枝花卉为例,就相当于在一丛花中选一枝特写,单独构成一幅画,折枝要画得栩栩如生。画两枝以上的花儿时,互相要有联系,要顾盼生情、相互呼应。如果画木本花卉,当树枝较多时,要有粗细不同和曲直的变化,花朵要有不同的姿态,有盛开的、未开的、半开的,线条宜用优美的曲线,要错落有致,要有疏密变化。

宋 李迪 《红芙蓉图》

绘制一幅工笔花鸟画,首先要知道应该使用哪些绘画技法,在了解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的情感开始创作。写生是我们密切联系自然、描绘自然最好的手段。我们通过绘画观察生活中每一片花瓣及每一片叶子的形态,研究如何灵活使用线条与色彩表现它的空间意境。当在自然中看到能触动自己内心的景象时,就会迁想妙得、寄物思情,把现实中的自然景象重新结合、整理,发挥想象进行创作,将“情”与自然的“美”完美融合。绘制工笔花鸟画的过程是画家内在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的过程。无自然则无灵感,无画家主观情意的参与,也就没有富含灵性的作品展现,它将客观景象与人类情感合二为一。可以说工笔花鸟画创作是在借助自然的形态,来表达人为的内涵。

创作是一种绘画实践,更是一种创新,只有勇于实践创新,艺术之花才会开得更加烂漫。

宋 李迪 《白芙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