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方向

清晨,祖携(xié)孙出门。祖曰(yuē):“尔知方向乎?日出于东,没(mò)于西。今尔向日而行,是为东方,背后为西,右手为南,左手为北。故视日之出没,可以辨四方也。”

注释

①〔携〕带着。

②〔曰〕说。

③〔没〕隐没。

④〔是〕此,这。

⑤〔故〕所以,因此。

⑥〔也〕表示判断和肯定。

译文

清晨,爷爷带着孙子出门。爷爷说:“你会辨认方向吗?太阳从东边升起来,从西边落下去。现在你面朝太阳的方向走,前面是东方,背后是西方,右手边是南方,左手边是北方。因此,根据太阳的升与落,可以辨认出四个方向。”

古文理解

这篇小古文讲了一个爷爷教孙子辨认方向的故事。古人用来辨认方向的工具不多,太阳是其中一个重要工具。太阳东升西落的特点,让人们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了基本的掌握。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太阳是人们用来辨认方向的主要依据。尤其是在野外,辨认方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民间有三句话是这样说的:“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我们可以记住这三句话,然后一起去做“看太阳、找方向”的游戏。

知识拓展

古人用什么工具辨认方向

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其中,指南针是人们用来辨认方向的重要工具。当我们谈论四大发明时,“指南针”这个词语主要指的是发明指南针的技术。古代常用的指南设备跟现在人们使用的指南针并不一样,名字也不叫指南针。

很久以前,中国人发现了天然的磁石。磁石,能吸引铁质物品,一般为灰黑色或褐色,人们常常叫它“吸铁石”。最重要的是,磁石有一定的指向性,把一块磁石用线吊起来,总有一端会对准一个方向。通过对磁石的研究应用,人们发明了“司南”。

司南的外观像一把勺子。这把“勺子”是用磁石做成的,将勺子放置在一个光滑的底盘上,无论怎样转动勺柄,勺柄始终指向南边。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磁性指向工具。不过,因为司南是由勺子和底盘两部分组成的,不方便携带。于是,经过摸索和实践,人们发明了“磁针”。

一根小小的铁针,与磁石接触之后会被磁化。被磁化之后的针就有了跟磁石一样的指向作用。人们将被磁化的针悬浮在水上,或者用丝线吊起来,或轻轻放在碗口的边沿上,铁针就可以指示方向了。虽然铁针很小,但是使用的时候需要丝线、水或者碗,依旧不够方便。

人类从未停下实践研究的脚步,后来,便出现了更加轻便、专业的罗盘。从司南到罗盘,我们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智慧。随着罗盘传入欧洲,中国的指南针技术逐步影响着世界。有了中国人的指南针技术,哥伦布才能发现新大陆,麦哲伦才能进行环球旅行,人类历史上才出现了重要的“地理大发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