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大理寺的人来了

用过饭后,顾朗熙走到后院准备回去休息一会儿,没想到却见薛昭华将绣架抬到了后院院中。

此时的她正埋头穿针引线,随后俯身在绣布上认真的开始刺绣。

院里没有树木遮挡阳光,烈日就这么大咧咧的照射在她的身上。

绣布雪白,看久了眼睛疼。

薛昭华时不时停下来揉揉眼睛,随后又继续投入进去。

虽然雪娘说苏州巡抚约莫要十来天才能到,可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来了。

她需得赶紧绣好,以防不测。

就在这时,一把伞忽然出现在她的头上,被伞遮挡的阴霾将薛昭华笼罩,阳光照射下来的光反射在绣布上倒也没有那么刺眼了。

薛昭华疑惑的抬起头来,男人深沉的眼眸闯入她的眼中。

“你怎么来了?”虽然对今早的事情有些生气,不过如今有求于人,她也是收起了锋芒。

顾朗熙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反倒是问薛昭华,“怎么不去绣阁?”

薛昭华低头下去,看着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在绣布上绽放,默默道:“那些姑娘还没有适应,一点儿动静都能吸引她们的注意,我在外面绣,不会吵着她们。”

况且她自己也很烦刺绣的时候有人在一旁叽叽喳喳的,这会让她分心。

“那你继续。”

顾朗熙撑着伞没有离开。

薛昭华抬眸看着顾朗熙没有动作,眼神带着几分疑惑,可对方却没有觉得有什么。

既然如此,她也不矫情。

既然他愿意撑伞就撑着吧,反正受益的是她。

时间缓缓流逝,太阳也渐渐西下,沉醉在刺绣中的薛昭华并没有察觉到身旁的顾朗熙始终没走。

直到薛昭怡的声音传来。

“三娘,过来吃饭了,你看见顾公子了吗?”

薛昭华回过神来,埋着的头抬了起来,头顶的伞不动分毫。

“你还没走啊?”

薛昭华有些讶异。

太阳都下山了,这才过去了两三个时辰,他就这么一直举着伞?

眼看着阳光已经不刺眼了,顾朗熙将伞收了起来,并没有说什么,“你大姐姐叫你吃饭。”

说罢,顾朗熙转身离开。

看着顾朗熙离开的背影,薛昭华一时间觉得有些奇怪。

他为什么不走?

难道……

薛昭华没有往深处想,只觉得不可能。

他怎么会喜欢她?

捉弄她还差不多。

想想顾朗熙这副睚眦必报的性子,薛昭华就觉得可恶。

索性也绣得差不多了,薛昭华将绣布从绣架上拆下来放好,这才走到饭厅前去吃饭。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薛昭华时不时前去杨府看看雪娘,雪娘这些时日一直在以泪洗面。

虽然她也按照他们的话派人去关照好福气,可是牢狱里是什么条件,再怎么关照也实在艰苦。

眼看已经过去了八九天,不仅县令府没有动静,顾朗熙这边更是没有动静。

薛昭华都有些着急起来。

这日一早,顾朗熙刚从卧房中走出来,薛昭华一把拉过他的胳膊往后门走去。

走到后巷中,薛昭华才松开顾朗熙的胳膊,神情严肃又带着焦急的口吻,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么多天都没有消息,你到底有没有记得这事儿?”

薛昭华心里有些打鼓,尽管她一直告诫自己要相信顾朗熙了,可是她还是有些不放心,忍了几日实在是憋不住了。

只见顾朗熙垂眸不知道在看些什么,她又皱着眉头说:“我问你呢,你到底有没有在听。”

顾朗熙将目光从她的手上移开,抬眸对上了她的眼睛,低沉沙哑的嗓音传入她的耳中:“那么着急做什么,还需要等一个人。”

“等人?什么人?”薛昭华不解,没明白他这是什么意思。

就在此时,章丘忽然从后门走出来。

听见了脚步声,薛昭华赶紧和顾朗熙站远了些,可刻意的举动倒是有种欲盖弥彰了。

章丘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看着站在薛昭华面前的顾朗熙,朝他点头。

顾朗熙抬手轻敲了一下薛昭华的额头,唇角勾起一抹志在必得的笑,“等的人来了,你去找你的雪娘,一起去县衙。”

“去县衙?”薛昭华抬起头来,眼神疑惑。

可是看见顾朗熙的模样,心里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信任,倒是不自觉的相信他。

“那好。”薛昭华不再说什么,转身就离开了绣坊。

被带到县衙门口的雪娘实在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询问三娘,可三娘也支支吾吾的回答不上来,只道跟她来就是。

“三娘!”雪娘在县衙门口的台阶下面站住脚,看了看衙门的牌匾后,心中十分担忧,“你得先告诉我如何救我爹爹啊,否则咱们来县衙做什么?”

薛昭华朝四周看了看,直到瞧见了站在不远处的顾朗熙和林漾两人才转头对雪娘郑重其事的说道:“我虽不知用什么方法救出杨伯父,但是顾公子有办法。”

雪娘遥看向顾朗熙,心中七上八下的没有着落,握着薛昭华的手,再次询问:“你认真的吗?你和他相识不久,确定可靠吗?你相信他?”

听见雪娘的话,薛昭华顿了顿。

是啊,一个相识不久的陌生人,真的可以信任吗?

但抬眸看向正朝她们俩走过来的顾朗熙,一股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信任就在心头盘旋着。

薛昭华认真点了点头,“我相信他!”

事已至此,不得不信了。

两人已经走了过来,见三娘都这么说了,雪娘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她对着顾朗熙福身一礼,“三娘说公子有办法救家父,请公子施以援手。”

“无妨,现下人已在里面,进去之后,你们不必说话,在一旁看着就行。”顾朗熙说完之后,没有看向二人,转身抬脚就走上了台阶。

县衙堂前,苏州巡抚赵志远正检查着账目,神情严肃,不苟言笑。

身旁的孙廉洁赔笑着和他套近乎,“巡抚大人驱车劳顿许久,今日就歇在下官府上吧。下官特意请了本地的大厨,大人也尝尝咱们陵川县的特色。”

赵志远没有回答他的话,只是专心致志的看着账目,一丝一毫都没有错漏。

见他这般,孙廉洁心中隐隐有些不满。

忽地,外面传话进来,“大人,大理寺的人来了。”

闻言,先比孙廉洁反应过来的是赵志远。

“林大人?”

孙廉洁一愣,赶紧道:“快将人请进来!”

赵志远赶紧起身走到堂中,却见林漾身旁的另一人,眼神逐渐变得敬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