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色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 郭绍义 田予诗
- 8字
- 2025-04-17 19:15:07
1 色彩究竟是什么
1.1 我们所看到的色彩从何而来
色彩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种物理现象,是光线作用于物体后,因吸收、反射或透射不同所产生的结果。我们的眼睛对光线产生视觉效应,并传至大脑,从而产生“我能看到某种颜色”的感觉。
由光而生
在黑暗中,我们看不到任何色彩,但在有灯的房间或是在白天,我们却能够看到缤纷的颜色,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色彩源于光,无论是人造光还是自然光。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光,就没有色彩。
日常生活中,我们能看到色彩是因为有太阳和灯光这类的发光源照射物体,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物体所呈现出来的色彩,是由发光光源照射在非发光物体上(如墙面和地面等)所反射的光而形成的。同时,光是一种以波长来计量的电磁波,由于人眼可以区分不同的光波波长,所以不同的波长能使我们对不同的颜色形成不同的感知。也就是说,我们对颜色的感知就是对不同光波的视觉效应。由此可见,光与色彩密不可分,光是色彩产生的根本条件。图1-1,是灯光照射在雪与树枝上所形成的色彩。

图1-1 戴雪婷/摄影
基于物体
除了太阳与灯等能够发光的物体外,大部分物体本身不会发光,例如我们在黑暗的环境中拍照,只有打开闪光灯才能照得清楚。实际上,我们的眼睛之所以能看到物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是由于不同物体表面的材质有差异,所以不同物体吸收波长色光和反射波长色光的能力也不同。
发光光源直接或间接照射在物体上,反射出来的色光被人眼捕捉后在人脑中产生感知,这样我们才能看到物体的颜色。比如我们看到金黄色的向日葵,如图1-2所示。实际上,向日葵并不是金黄色的,而是向日葵吸收了除金黄色之外的所有光波,只将金黄色反射出来。具体来说,我们的视网膜收到来自金黄色向日葵的反射光波,视觉神经就会将信息快速地传递到大脑的视觉皮层,大脑便会马上将该信息处理为“金黄色”。因此,人对颜色的感知都是反射光借助视觉神经传输至大脑,使大脑做出判断与反应,进而让人感知到不同的色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作为色彩形成的三个要素之一的物体,在光与人眼之间产生桥梁的作用。

图1-2 戴雪婷/摄影
视觉感知
前文中提到,光和色是分不开的,光是色的根本条件,因此,反映到人们视觉中的色彩其实是一种光色感觉。这种光色感觉是受人类大脑支配的一种感觉机能,是人类认识颜色和识别颜色的能力。所以,色彩必然与人的感觉(外界的刺激)和人的知觉(记忆、联想、对比)联系在一起。
人眼其实并不能看到每一种色彩,我们所看到的色彩只不过是能够被人眼看见的可见光谱,所以,光色感觉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仅与物体本身的颜色特性有关,还受时间、空间、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不同个体接受光色的细胞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对颜色的辨识也受到个体的主观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