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选择张爱玲的小说作为研究文本的缘由

选择张爱玲小说作为研究文本主要在于张爱玲的小说作为文本的经典性。举个简单的例子,如张爱玲的《霸王别姬》[8],虽然是张爱玲的少年之作,但是作为研究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文本,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叙事学的研究需要各国的不同的文本来补充和完善,女性主义叙事学也需要不同的文本来补充和完善,张爱玲《霸王别姬》是中国女性主义叙事学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对“霸王别姬”故事的改编来看,有很多的版本: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郭沫若《楚霸王自杀》和张爱玲《霸王别姬》,电影李碧华《霸王别姬》、陈凯歌《霸王别姬》,这些版本,虽然讲述的都是“霸王别姬”故事,但是叙述重点、叙述角度、叙述对象都不相同,这些作品反映了“谁在说、怎么说、为什么这么说”这个非常值得研究的叙事学内容,张爱玲《霸王别姬》作为这个历史主题文本的组成部分之一,从叙事学研究文本价值的角度来说,对张爱玲的小说文本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小说《心经》《莉香茉片》也是张爱玲小说之一,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也非常值得研究。两篇小说的内容是一种弗洛伊德式的内心世界的探索方式,按照常识来看,一般作者通常采用个人自传体的方式进行叙述。但是张爱玲采用的是作者型叙述模式(即客观、公正、旁观者、第三人称),而不是个人性叙述声音模式(即亲自参与、体验、身临其境),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主要表现了张爱玲的叙事风格,即叙事的对抗性、隐含性、权威性和圆滑性。

另一个原因在于张爱玲小说主题的经典性。张爱玲的小说主要关注的是婚姻家庭和女性命运,渗透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张爱玲的小说还有对生与死的思考等主题,都透着锐利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张爱玲的高门巨族身份和思想的深刻性是研究叙事学理论不可逾越的领域。

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张爱玲小说艺术性的经典性。颜色和意象精彩的运用使张爱玲小说中闪耀着艺术的光芒。而叙事的技巧,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同样不可太忽视。在叙述视角上,张爱玲的小说通常采取以女性主义的视角为主要视角,同时兼顾不同人的视角。在张爱玲的小说中,“隐含作者”这个概念也很好地解释了张爱玲小说中呈现的理想作者的形象与读者想象的作者之间的距离。张爱玲小说的深层结构的揭示,特别是从婚姻与爱情的揭示,更容易看出潜藏的父权制度与女性追求解放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