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北京第三代作家心灵史研究
- 杨志
- 540字
- 2025-04-27 17:21:04
前言
我们当初从远方聚集/到一座城中,好像只有/一个祖母,同一个祖父的/血液在我们身内周流。
——冯至
北京孕育了世代的作家,这些作家又使北京文学自成一派,独具特色。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化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对北京文学产生了重大冲击,形成了新的文学风貌,并呈现出一定代际变化。大多数新北京第一代和第二代作家,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定居北京的,这两代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化,以及生活,都跟北京有一定隔膜。这就导致他们文学创作的题材和语言,跟北京城存在一定的疏离,他们要描写北京生活受到了一定限制。只有很少一批本是北京土著的作家,如老舍(1899—1966)、萧乾(1910—1999)、颜一烟(女,1912—1997)、杨沫(女,1914—1995)、刘白羽(1916—2005)、邵燕祥(1933—2020)、王蒙(1934—)、刘绍棠(1936—1997)等,其文学作品才较多蕴含北京城及北京文化的色彩。本书所研究的新北京第三代作家则有所不同,他们绝大多数出生或者成长于北京,既成长于革命气氛浓郁的首都,深受“新中国第一代”和“新中国第二代”影响,又接受了北京文化近千年的浸润,身上熔铸了革命文化和北京文化的双重影响,与前两代作家有较大差异。与此同时,他们跟其他同代人一样,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改革开放、市场转型等历史转折,他们的成长及创作,跟中国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