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研究意义

进入新时代全面提升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的能力和水平,需要做到精准研判,应对有方,处置有效,这对于构建韧性社会治理,完善市域治理现代化,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西方社会风险治理理论是基于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总结而成,与我国新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存在显著差异,直接应用于我国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会出现本土适应性的困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风险的重要论述,为各级党委政府及各党政工作部门提供了科学指引,对其进行深刻理解和把握有助于基层党委政府有效应对社会风险。因此本研究在系统梳理西方社会风险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风险治理理论以及进一步与实践相结合,对理论的应用性进行检验,促进本土化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二)实践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样也是面临利益分化、风险频发、冲突不断、矛盾突出的社会转型重要时期。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以下几点。一是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社会风险也呈现出全球化趋势,这对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出了严峻挑战。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是实现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基石。二是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供实践经验,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是社会风险涉及的领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能否得到保障,对社会风险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