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诗经》是中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被视为中国诗歌的圭臬。在讲到中国传统文化时,是无法绕开《诗经》这部元典的。在中国古代文人所读的书里,《诗经》是“五经”之首。在今天的中学语文教材里,在大学文学、历史等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中,都选有《诗经》篇目。

《诗经》是高校中文专业古代文学课程中先秦文学的重要内容,但限于课时,文学史、作品选虽有涉及,但所选《诗经》篇目甚少。为此,笔者给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了《诗经研究》选修课程,以补充基础课程的不足。同时,也给研究生开设《诗经》专题课,开阔其视野,为他们进一步研究《诗经》提供方法与资料。

本书名为“诗经识读”,意在用讲读的方式对《诗经》的基本问题展开讲述,对《诗经识读》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度分析,凸显《诗经》的文学魅力,使读者在今天的文化背景下,能有效地读懂这部文化典籍,传承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本书在体例上采用“概论+诗选”模式,以期涵盖文化史和学术史内容,既参考前贤著作、吸纳其学术研究成果,又有笔者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思考,欲将学术性、理论性、资料性、专题性、实践性融为一体,使之既有整体的思路,又有不同的侧重,展现《诗经》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使读者可读、可品、可悟。

本书对《诗经》编纂的性质、价值,产生的时代和地域,《诗经》的集结、分类、编撰、流传等问题进行了必要的介绍,也分析了《诗经》的内容、体例、艺术、影响等文学史问题。同时,对《诗经》的重要作品进行了分析解读。

为了扩大读者视野,拓展研究领域,本书注重挖掘《诗经》与汉水流域文化的关系,体现出处于汉水流域的陕西理工大学在学术研究上的地域特色,以及对地方文化的服务与贡献。而且,在《诗经》研究的跨学科方面,本书也试图作一些探讨。

本书既可作为本科生学习《诗经》的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研读《诗经》的入门书,还可以是爱好《诗经》的广大普通读者的学习读本。

任何时代、任何个人的见识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尽善尽美。本书呈现给读者的各类看法和观点,其不妥之处或许很多。著者当事者迷,读者旁观者清,恳请方家赐教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