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诛元联盟》

三天后。

江湖轰传惊天消息:朝廷兵马大元帅汝阳王亲率近万元兵,直逼光明顶,结果却被正道六派与明教携手围歼,全军覆没。

此战果一经传出,天下间蛰伏的反元义士,不禁精神一振,备受鼓舞。

不过令人可惜的是,峨嵋派的周芷若与崆峒派的关能,在与元兵的厮杀中,不幸殒命。

战后,正派与明教,共举义旗,号召天下群雄,反抗暴元!

一时间,四方响应,反元义士们纷纷慕名而来,踊跃加入。

有好事者,将这股凝聚起来的力量,冠上一个响亮的名号——诛元联盟。

……

六月后。

中原各处,狼烟四起。

叶承霄所率领的诛元联盟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克多座城池。

他更是亲自挂帅,指挥了数次规模较大的战役,皆是大获全胜。

如此卓越的战绩,自是使得他在联盟军中的威望更加飙升,无人能望其项背。

这一日,叶承霄率联盟大军,在徐州城外安营扎寨。

意欲拿下这座古城。

江南地区,乃是历朝历代的经济命脉。

蒙元亦不例外!

他已拿下江南诸城,还待徐州,便可彻底掌控江南一带。

届时,就能扼住元廷咽喉,令其元气大伤。

主帅帐里。

叶承霄端坐上首,对着左右两侧的盟军高手与兵法大家,道:

“徐州这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大规模征战多达五十余次,其中是非曲直,难以论说!”

“但史学家无不注意到,正是在这片古战场上,决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兴亡,此起彼落,故而素有‘问鼎中原’之说。”

“所以,三天后的攻城之战,要胜,还要大获全胜!”

“嘿嘿,还请盟主放宽心,此次会战兵力是八万对六万,优势在我!”

“是啊是啊,更别说还有我们这些武道高手,夜里去嫩死那帮狗崽子了,此战,必会大获全胜!”

他刚说完,华山二老就满脸堆笑着跳出来,拍打胸脯。

叶承霄看着这两人,微微颔首。

这两人虽然道德上有那么忆点瑕疵,但胜在听话,懂事啊!

六派与明教结盟救得人后,武当宋远桥、峨眉灭绝、少林空闻这些人没多大功利心,且不擅战场厮杀,又不屑做夜晚刺杀这种落脸之事,便就自觉返回山门。

不过,也没有置身事外,均派几位高层与一众弟子来协助他。

毕竟明眼人都看出来,所有起义势力中,他是最具潜力的蛟蛇,只待攻破元都,便可飞天化龙。

自是不会错过这个交好投资的机会。

所以,当下跟在他身边的六派话事人,只有华山、昆仑与崆峒。

前两个是贪财好利,崆峒新掌门则是被他暗控,唯命是从。

“嗯!”

叶承霄颔首道:“战术呢还是原来那套,夜晚……该去投毒的投毒,斩首的斩首,毁粮的毁粮,潜伏的潜伏,总之,使用一切方法,以最小的代价来夺取胜利!”

“是!”

众人齐声应和,响彻营帐。

“好了,散会吧!”

叶承霄说完起身,当先走出帐外。

这时有一名身披战甲的明教弟子向他走来,单跪抱拳:

“教主,营外来了三个波斯人,他们自称是波斯总教派来的使者,指令要教主您前去拜见他们!”

“要本教主前去拜见?”叶承霄笑了。

“好胆!”身侧的殷天正当即怒斥:

“区区三个小使,也敢如此大言不惭!我中土明教与波斯总教早已断绝来往多年,别说是他们了,就是总教教主亲临,也不配让教主屈尊迎见!”

身后的明教教均是面露愤然,波斯总教算个屁啊!

仗着些许渊源,就敢如此颐指气使,什么玩意啊!

正派众人亦不禁皱眉。

‘李沉舟’虽为明教教主,却也是诛元联盟的盟主,他们的领头人。

他们还指望他推翻元朝混个从龙之功呢!

区区三个蛮夷小教的使者,竟想骑在他们头上,真是不知死活!

“教主,老蝙蝠这就把这三人的脑袋提来,给你当球踢!”

韦一笑眸闪狠厉,主动请缨。

“哎,不用那么急!”

叶承霄摆手笑道:

“人家大老远的从波斯赶来,我们若是连面都不让人家见,多少就有点说过不去了,一起去看吧,看看这总教使者是何货色!”

他倒不怎么生气,也不觉得受了多大羞辱,几个死人而已,没必要置气,做人要心胸开阔一点,毕竟人家大老远的从波斯过来送人头,也不容易!

营地百丈外。

叶承霄一行人很快就看到了与中原汉人迥异的两男一女,三人皆是身着宽大白袍,袍角绣有火焰图案。

两男子身形稍高,女子稍矮。

其中最高那人虬髯碧眼,另一个黄须鹰鼻,女子乌发与汉人无异,但眸子极淡,近乎无色,瓜子脸,约莫三十上下,甚是娇媚。

三人还各持两条两尺长的黑红令牌,一见叶承霄等人,便高举令牌。

中间的虬髯碧眼男还以汉话朗声道:

“总教圣火令到,中土代教主、护教法王,还不速速下跪迎接,更待何时?”

殷天正端详三人手里的黑红令牌,凑近叶承霄,低声道:

“教主,单从外观看,这确实是圣火令无疑……没想到,丢失多年的圣火令,竟落入总教之手!”

叶承霄点了点头,心里却是在想其他事。

原书里,这三人见谢逊和黛绮丝时说的是:‘总教圣火令到,护教龙王、狮王,还不下跪迎接,更待何时?”

现在喊的是:‘总教圣火令到,中土代教主、护教法王,还不速速下跪迎接,更待何时?’

这就有点意思了!

想来是波斯总教见中土明教发展迅猛,有问鼎中原之势,起了觊觎之心,想摘果实。

明教本名摩尼教,源于波斯。

摩尼教在本土被各方势力相互倾轧,混的不开,唐代得以传入华夏,后在会昌五年灭佛时,遭受打击,转成地下宗教,吸收道教及民间信仰才改称明教。

简单讲,这就是一个三流小教,自唐以来多受官府打压,北宋时更是差点被黄裳给打崩,因为这明教与白莲教一样专干造反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