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打造广西本土网络文学偶像寻找优秀网络原创文学作品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八桂大地风景如画。10月,我们喜迎了新中国66周年华诞,也收获了广西网络文学的累累硕果。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党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和大力支持,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广西网络文化协会、广西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麦林文学网承办的第一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自5月12日启动以来,历时4个月,得到了区内外文学爱好者的积极响应,取得了丰硕成果,于10月20日圆满落下帷幕。

助力文艺精品,繁荣网络原创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网络文学已成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网络文艺的重要类型,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和重视。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希望网络文学作家们创作更多具有正能量的作品。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11日审议通过的《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加强文艺阵地建设,推动优秀文艺作品走出去”,引起各界关注。

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发表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 加快推进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重要文章,指出文艺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等内涵的中国精神,推出一批既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建设一支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队伍,构建一套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组织活动方式,把文艺战线的力量发动起来,把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落实下去,推动全区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第一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举办之际,恰逢全区文艺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会议提出打造“美丽南方”文化品牌,为网络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与此相契合,第一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正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不仅是对优秀文化的继承,也是对时代精神的弘扬,对广西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第一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在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精心合作和组织策划下,倡导积极向上的主题,采取深受广大文学爱好者欢迎的形式,征集了反映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展示广西人文历史风貌的网络文学原创作品,倡导了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以优秀作品传播正能量、传递真善美,推动广西数字出版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大赛启动以来,包括广西、北京、上海、浙江、新疆等20个省(区)的文学爱好者,踊跃投稿,积极参赛,共收到来稿2210篇。本次大赛采取良好的把关机制,积极引导参赛作者紧扣大赛主题,反映生活,贴近时代,创作出一批内容丰富多样、思想健康向上、创意新颖独特的作品。

大赛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分为初评、终评两个阶段进行评选,初评阶段由广西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麦林文学网根据参赛作品质量和网络人气筛选出入围作品。终评阶段由知名作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进行评选,最终产生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等获奖作品共21篇。

抒写美丽南方,抒怀八桂情缘

本届参赛的一篇篇获奖的散文随笔,抒写美丽广西、抒怀八桂情缘,展示了对广西人文历史的浓厚兴趣与赞美,表达了对广西发展的关心和关注,抒发了对广西这片土地与人民的深情;一部部获奖的长篇小说,无论是家族史自传,还是风云人物传奇;无论是虚构仙侠惩恶扬善,还是揭示乡村隐秘;无论是青春成长感悟,还是沧桑人生回忆,无不展现了创作者对历史的感悟,对人生的态度,对理想的追求,也标志着广西网络文学的日益成熟和进步。

与传统方式的文学创作相比,网络文学以它独有的风格,展示了在网络技术下新的沟通交流方式。网络文学给每个创作者新的机遇,每个人都可以依托互联网平台书写内心情感。网络文学作品,通过独有的激情、澎湃的情感以及简洁化的语言风格,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自由空间。散文随笔作品最大限度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情感,更加贴近生活;长篇小说则通过故事的叙述,在作品中融合了写作意图及思想,适合细细品味。

品读本届大赛作品,会发现其具有以下特征:

作品内容丰富,稿件质量高。纵观大赛参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地方抗战、人文历史、市井生活、社会感情等。本届网络文学大赛是广西第一次举办的网络原创文学赛事,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文学爱好者,各省市作协成员也积极投稿参赛,如《一把手和他的儿子们》的作者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在北海,你是否带走一滴海水》的作者是湖南永州市作协副主席,《壮乡三人行》《犀牛湾》《江那边的父亲》的作者均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等,确保参赛作品整体质量高。

写作手法娴熟,个性别具一格。参赛者不管是77岁高龄的老人,还是在校在读的学生,其作品都展示了娴熟的写作手法。写历史,能有情境;写现实,能有焦灼,如《我的名字叫方言》。以冷静温情的笔触写回不去的青春时光,以圆融宽和的态度描述成长过程的痛苦和蜕变,如《莫负年少时轻狂》。富有浪漫主义神话色彩,用清新的语言将广西代表性文化元素糅合在一起,描写在艰苦生活中仍能苦中作乐坚强成长的故事,具有正能量,如《所及之外》。用雨、青蛙、粽子为线索,串联起一幅独特的广西画卷,新颖且有代表性,如《落雨·蛙声·粽叶》。

情感丰富感人,故事娓娓道来。不管是传统文学作品,还是网络文学作品,丰富真挚的情感,是文章必不可少的成分。在参赛作品中,会看到作者在叙述每一个故事的时候,情感自然流露。人物塑造丰满,故事娓娓道来,生活底气足,如《宁子墨那代人》。用真挚的情感,较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字里行间以情动人,如《江那边的父亲》。既蕴含浓浓的柴窑情,也赞美了人的勤劳与智慧,如《一个人的龙窑》。唯美的爱情故事,传奇的世纪生态,让读者在愉悦与沉重交织的阅读情绪中,得到有益的思考和启迪,如《谁的青春永远飞扬》等作品。

搭建数字平台,培育出版品牌

促进广西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要搭建好数字发展平台,培育数字出版品牌,坚守文艺创作理念,在网络文学的商业性和艺术性中平衡,形成良好的发展创作环境。广西网络文学的发展,要以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为契机,立足广西,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出一批具有广西特色、时代特征的网络文学精品力作,打造“美丽南方”文化品牌,使“美丽南方”成为广西的名片,塑造广西美好新形象。同时,以中国—东盟信息港基地正式落户南宁为契机,充分发挥广西的地域优势,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扩大和繁荣网络文学市场。

通过第一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这一平台,我们发现了一批网络文学人才,创作了一批抒写美丽南方、抒怀八桂情缘的文艺作品。今后,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在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广西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麦林文学网将继续办好广西网络文学大赛这一重要赛事,不遗余力地继续培育网络文学出版品牌,推动网络文学创作,为繁荣广西文艺创作,发展广西文化产业,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