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豪气干云(6)

阳顶天明显是被这少年的武道天赋给惊到,这才开口下了逐客令,想等韩千叶走后自己慢慢冷静一下。

但是此时的韩千叶却并不打算就此离开。之前他与谢逊喝酒的时候,所提到的与各大门派之间关系的事情,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跟阳顶天说一下。

韩千叶也很清楚,有的门派与明教之间几乎已经结成了死仇。要想完全化解恩怨,怕是并不容易。但总要试上一试,不求能够让其他门派全都跟自己这边同仇敌忾,至少也要保证他们在明教与元廷抗争的时候,不至于在背后捅刀子不是?

“教主且慢,在下其实还有一些话想跟教主商议。”韩千叶突然打断了阳顶天,这倒是让阳顶天觉得有些意外。毕竟寻常高手在刚练成某一门武功之后,都是一脸喜不自胜。满脑子想着的都是回去赶紧再次巩固一下,生怕有所遗漏。

但是韩千叶却是一副并不着急想要离开的样子。显然他要说的事情应是不太方便让太多人知晓的。阳顶天将其视作自己的女婿,当然是愿意听上一听的。

其实在此之前韩千叶就已经跟阳顶天说过要与中原武林中其他门派修好的想法,只是阳顶天虽嘴上不置可否,但韩千叶明显看得出来,他对于此事其实并不怎么放在心上的。

明教有着百万教众,其中虽大部分都是乡野之人,不通武艺。但毕竟有着这么大的基数摆在这儿,就算是量变引起的质变也足够吓人。

和其他各大门派相比较起来,估计也就只剩下丐帮或能争上一争了。丐帮原本就是天下第一大帮,只是在百余年前,襄阳城破时丐帮之中大部分的高手,也都随郭大侠一家殒命在了襄阳城下。

自那之后,丐帮便一蹶不振。就连世代相传的打狗棒法和降龙十八掌也都变得残缺不全。虽也保持着数万之众,可与明教相比较起来,还是有着不少悬殊的。

至于其他门派嘛,虽然高手众多,但门下弟子最多的也不过几千人而已。完全无法与明教这样的庞然大物相提并论。

这也是阳顶天对于韩千叶之前的提议,既不支持也没有反对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阳顶天在早年间也曾仗着自己明教中人的身份,与其他各门派的人也发生过不少的纠葛。

要想将这些恩仇全部消弭,只怕并非易事。魔教之名在之武林各派当中早已深入人心,要想消除成见只怕并不容易。

韩千叶再次跟阳顶天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阳顶天还未来得及做出回答,一直在地上盘膝而坐的杨逍却突然开口道:“韩兄弟此言大谬!那些所谓的名门正派,哪一个不是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的男盗女娼?和这些人打交道实在太累,倒不如咱们自己干来得痛快!”

杨逍不知在何时已经站起身来,对于韩千叶的主张,他显然是不支持的。

明教自北宋时就被蔑称为魔教,这么多年来,与中原武林各派之间几乎形同陌路。他本就性格孤傲,对于江湖上那些所谓的名门正派更是看不上眼。否则他也不会选择加入明教。

此时的杨逍与韩千叶一样都是血气方刚的年纪,看待事情自然完全凭借自身喜恶。对于名门正派,他嗤之以鼻。反倒是对所谓的邪魔外道颇感兴趣。

“杨左使,我并非是想让中原武林中各派与我们兵合一处,这样做虽然声势会更加浩大。但各门派之间如何统一调度就是一个极大的问题,而且不同的门派高手大家互不相让,只会引起混乱,而不会形成有效的战力!我所想的,只是希望能得到各大门派适当的支持而已!”韩千叶知道杨逍一向不屑于正派中人为伍,这才赶忙解释道。

“譬如,传递一些消息之类的事情,这不过是随手的事儿,但有时候却能够左右战场的局势!岂不闻,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若无充足的信息,又怎么能攻必克,战必胜?”韩千叶引用了孙子兵法中的几句话,为的就是希望杨逍能够明白,这事儿看起来不怎么重要,实际上却是关乎明教上下百万教徒的性命!

杨逍只是冷哼一声道:“若是咱们上门之后,那些所谓的名门正派对我们嗤之以鼻,甚至大打出手又当如何?”

他之所以不愿与那些名门正派往来,就是因为瞧不惯他们那一副趾高气昂,道貌岸然的样子。

以前他也曾与一些所谓的正派人士有所交流,可对方一听他是明教中人后,态度立时转变。虽然言语上依旧客气,但不管是行为还是说话方式上,都似是有所保留,有所防备一般!

“他们之所以将我们明教视作魔教。不外乎是不了解咱们明教的教义,误以为咱们所拜奉的摩尼尊者是邪神,再加上咱们教内兄弟因受官府管控,行事自然免不了有些诡秘,这才产生出许多误会!”韩千叶继续试图说服杨逍。

可杨逍却是冷哼一声道:“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咱们只管做咱们的事儿,又何必去管他人怎么看?”

杨逍的观点其实大部分与阳顶天接近,这也是历代明教教主的观点。自北宋年间,明教开始起兵造反时开始,明教先后遭受官府的压制。

尤其是方腊教主在徽宗年间,于江浙起兵失败之后,明教更是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直到蒙古人统一中原之后情况才稍有好转,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明教早已积蓄力量,成为了中原大地上首屈一指的大教!

但即使如此,明教虽在中原各地都燃起烽火,但无一例外全都被蒙古人扑灭!这其中既因为准备不足,也有民众百姓不知明教教义之根本。

多方原因,才导致了之前的数次起义均以失败告终。所以韩千叶这才想通过与各派修好的同时,也将明教的教义发扬光大。让更多人知道明教并非邪教,这才有机会集结中原群豪之力,一举推翻元朝的统治!

“可是杨左使,你须得明白!这些人咱们若不拉拢,便要被朝廷拉拢!所谓战争与政治,说白了就是要把自己的朋友搞得越多越好,把敌人的朋友搞得越少越好!倘若咱们不与各派修好,到时候他们若转头朝廷,对我们倒戈相向!那时候明教的处境可就比现在更加艰难数倍了!”韩千叶苦口婆心地说着,希望杨逍能够明白其中道理。

可杨逍却似是食古不化的老古董一般,固执地道:“他们失了气节,没了骨头!难道我明教中人便怕了么?自北宋以来,咱们明教何曾屈服过?再说了,少林武当、崆峒峨眉哪一个不是门户光大?他们又怎么可能会倒向蒙古人甘心做那朝廷的走狗?”

“杨左使所言不错,少林武当之流的大派当然没有倒向朝廷,峨眉开派祖师郭襄女侠更是昔年北侠郭靖的千金,与蒙古人有着灭门之仇,更不可能甘心做那朝廷走狗!”说道此处后,韩千叶话锋一转。

“可此一时彼一时,不少江湖上的小门派已选择了投靠元廷,朝廷中人或是诱之以利,或是动之以情!只要朝廷肯想法子,总能使一些方法将其拉拢过来!便是实在拉拢不动的,直接派遣朝廷大军攻打便是!江湖门派中人便是武功再高,面对千军万马之时又能如何应对?”

“轮番剿灭之后,愿意归顺者自然在元廷座下享尽荣华富贵,不愿归顺者直接在铁蹄之下化作飞灰!到时候只剩下咱们明教孤掌难鸣,独木难支之时!又待如何?”韩千叶所言句句在理,掷地有声!

一时之间,杨逍也不知如何辩驳,只能负气一般道:“那又如何?咱们大不了一死而已!又有何惧哉?”

“太史公司马迁曾言‘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若是能得见鞑子被赶回草原,九州山河无恙,百姓安居乐业!便是死上一万次也是值得的!可若不能将蒙古人赶回草原,任由他们践踏山河,欺凌百姓!咱们便是死了,又有何面目去见教中历代先贤?”韩千叶几乎是在质问,杨逍则被气得面色发红,但却始终一言未发。

“好了!你们二人都各有各的道理,但此事尚需斟酌,你们还是快些回去休息吧!等到天明之后,我将教内一众兄弟约到圣火厅中商议之后,再做定夺!”阳顶天听完韩千叶和杨逍的话后,已然明白韩千叶的想法。但一时之间他也不能做出决断。

只能先打遣他们暂时退下之后,再做考量。另外他也想听听教中其他人的想法。如果是大多数人都愿意与各派修好,他即使作为教主也不可能乾纲独断。

“是!教主!”杨逍朝着阳顶天行了一礼后,转身便踏步走出了圣火厅。

韩千叶将自己的想法说完之后,自然也没有再继续留在这里的理由。而谢逊却始终一直盘腿坐在圣火厅内,五官略有些扭曲,似是在修习乾坤大挪移第一层的关键之处,对于适才杨逍和韩千叶的激烈辩论,却是一句也未曾听进去。

他只觉得周围吵吵嚷嚷,好不烦人,现在突然安静下来,他总算可以专心致志地行功修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