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

1644年,早春三月的某个清晨,一个男人含着泪在一棵老槐树下自尽,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刻被历史铭记,被后人无数次评说。因为这个男人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大明王朝末世的统治者。

其实,摇摇欲坠的末世要比真正崩溃更可怕。彼时的大明正是如此,政治腐败,社会黑暗,民不聊生,民间揭竿而起……这是命运,是帝王和百姓都无法逃脱的命运。

所以,十七岁的朱由检,在戴上皇冠的那一天,便褪去了少年的青涩,开始与时间和命运赛跑。即位之初,这个雷厉风行的少年大展拳脚,收拾了万人痛恨的奸臣魏忠贤,民间惊呼“圣人出”。

历史的发展总是瞬息万变,一步得生,一步得死。崇祯皇帝一直在这些生生死死的瞬间里努力改变,寻求着大明王朝的一线生机。

十七年来兢兢业业,勤政爱民,他符合儒家评判明君的标尺,却并没有成为他渴望中的那个复兴江山的英雄。十七年的励精图治,最终仍是埋葬了大明朝近三百年的基业。

明君断送江山,是命运使然,还是另有隐情?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谜团。

而比这更令人迷惑的是崇祯皇帝与世界最后的诀别。

“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也。”“若贼中有忠义豪杰之士,代朕将文官尽戮、武将全诛,勿伤朕百姓一人也。”

一个末世帝王,被农民起义推翻了政权。他不怨恨敌人,却痛恨自己的臣子。

有人说,大明朝的倾覆,是臣子误国;但也有人说是崇祯亲手将皇冠打落。可历史无法盖棺定论,在那段往事中,你可以抽丝剥茧,挖掘出深埋的线索。